三晋传媒网大同讯:去年以来,平城区立足区域特色,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持续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力,经济运行在超常承压中平稳向好。
特优农业加速布局。立足区域特色,各有侧重地打造小南头种植养殖经济片区、白登山文旅康养小镇、马军营乡村振兴示范区,城郊农业亮点纷呈。2023年,一产固投完成5.68亿元,增加值增速8.8%。区级以上龙头企业营收额完成3.5亿元,超额完成30%以上。建成全区第一个工厂化高密度渔业养殖示范点,年产5万公斤,销售额280余万元。推进直插式蔬菜套种冷棚建设、森海食用菌特色产业基地扩建,小石子村、知青大院、金家湾、梨园水庄、嘉年华等重点项目按序时推进。农业示范区产业项目完成投资6.69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工业发展转型增效。深耕“产业链+专业镇”模式,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作为重点发展产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业效益、提升社会效果。平城区轨道交通专业镇被评为市级专业镇,和谐Ⅱ型电力机车入选第一批“山西精品”。重点培育“小升规”企业16家,其中“晋合晋燃”和“浩丰呈”2家顺利完成入库。
服务产业不断优化。新增批零住餐企业132家,同比增长82.36%。实施“2023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开展“6·18专题促消费”“双11大促”“双12购物狂欢季”等线上直播,发挥互联网优势引流超百万人次,线上传播突破新高。发放“畅享云中·约惠平城”消费券270万元,直接撬动6500万元资金,整体拉动消费1亿元。
创新驱动成效显现。2023年,规上工业中战新企业4家,全年完成产值43.7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9.89%。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0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认定2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存续17家。与吉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签订共建成果转化基地框架协议,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300多项高新技术寻求成果转化,助力产业向高精尖迈进。
文旅品牌重塑形象。把文旅融合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聚力打造全国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以大同历史文化为素材创作出“千年微笑”“昭君出塞”等街巷演绎,打造互动沉浸式“花车巡游”“国潮乐舞”“金榜题名”等IP原创节目。依托代王府实体空间,打造大型实景演艺“天下大同”,繁荣古城“夜游经济”。成功承办省旅发大会、省运会等活动,“文旅+”“赛事+”“宣传+”成效明显。4家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343.55万人次,同比2019年翻了两番。2023年,该区成功入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鼓楼东街入选“第三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阳和坡村入选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开源一号文化创意产业园成功申报“山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责任编辑:薛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