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县老母坡煤业在高技能职工队伍建设上,搭平台、拓空间,带“高徒”、出“巧匠”,用培养激活“智慧源”,栽好了梧桐树,育出了“凤凰”林,形成了“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的良好局面。
成才有平台 成长有空间
“要给广大干部职工成长成才搭建广阔平台,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地位、有待遇。”这是老母坡煤业党政领导的“人才观”。
基于“不拘一格育人才”的发展思路,老母坡煤业积极顺应人的“进取心”,在各单位广泛开展“学、练、比”“技能比武”等活动,并以岗位培训、献计献策、帮带送技等方式,带动职工学技能、提素质。在此基础上还不断转变人才培训学习方式,采取了“开放式”“拓展式”“互动式”等学习方法,把职工学习课堂搬到外面、搬到班组、搬到生产车间,使枯燥无味的技能培训变得趣味横生,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学习兴趣,使得职工整体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今年以来,全公司已累计开展相关主题活动20多场次,仅安检部就有28名职工通过了职业技能鉴定,实现了工作能力的再提升。 “名师”带“高徒” “能工”出“巧匠”
“公司的‘3112自动化工作面’技术创新成果,获得了集团公司一等奖,让大家再次鼓掌,向我们的优秀团队致敬……”近日,老母坡煤业对优秀技能人才进行了表彰。
“表彰技能人才”是老母坡煤业推进“人才强企”决策的有力抓手,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开展了选树“金牌工人”“能工巧匠”等实践活动,并着力打造“副总师大讲堂”“技术能手小课堂”等素质提升载体,以“榜样的力量”带动职工学技能、提素质。
目前,全公司开展各类相关实践活动不断线,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资源努力成就一批“名师”“高徒”,有效破解了技能人才短缺难题。
培养“千里马” 激活“智慧源”
与其寻找“千里马”,不如自己培养“千里马”。在老母坡煤业人才队伍建设实践中,还非常注重人才培养,他们依托一个个职工创新工作室,持续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激活和释放了广大职工们的聪明才智。
这其中,“吕潘磊创新工作室”就是自主锻造“硬队伍”的“主力军”。这个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发挥人才技术优势、转化成果创新创效”的发展思路,积极投身“双创”,持续强化保障机制、搭建创新平台,各项技术改造和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沿空留巷‘双十字梁’设计与应用”“卡轨车多弯道运输系统改造”“采煤机变频器维修调试组装”等多个技术改造和创新项目均已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创造了可观经济效益。(张庆良)
(责任编辑:张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