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监督举报电话:0351-5687051 邮箱:sjbkjb@163.com
微信
微博
首页 > 扶贫攻坚 > 正文
“脱贫攻坚典型调查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2019-01-16 10:55:11 来源:国家治理研究院

2019年1月11日上午,由北京大学、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北大国家治理研究院、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承办的“脱贫攻坚典型调查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陈守仁国际研究中心举行。

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于鸿君、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夏更生、国务院扶贫办宣教中心主任黄承伟、北大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王浦劬、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局副局长罗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长叶兴庆、社会科学院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王晓毅、北大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雷明、武汉大学中国减贫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向德平、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燕继荣、北大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亚光,国务院扶贫办有关同志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南大学、西北大学等国内高校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上半场座谈会由王浦劬主持。他介绍了“脱贫攻坚典型调查方案课题”的委托方、顾问小组和课题组成员的基本情况并对本次会议的议程进行了说明。

于鸿君指出,反贫困是人类的神圣事业,消除贫困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全体人民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贫困历史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国务院扶贫办的成立为契机,加快了工作进程。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的力度,时至今日,这场伟大的攻坚战已然取得了决定性成果,全面胜利的曙光近在眼前。他表示,参与到这一人类壮举的征程中来,是时代赋予北京大学的历史重任。北京大学将集中力量、发挥学校科研优势,整合多学科、跨院系学术资源,为这一重要研究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

于鸿君致辞

夏更生阐述了课题的内容和目标,强调本课题旨在为2020年全面脱贫摘帽后的经验总结工作设计相关方案,而非即时性地启动总结工作。他指出,扶贫攻坚事业不但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而且在全人类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对这一经验的总结正当其时。我们要从理论到政策再到实战,从做法到成果再到借鉴,综合研究、深刻提炼,注重全面性、典型性、客观性、科学性和国际性。他相信,北京大学作为中国著名的学术殿堂,在诸位专家的智力支持下,尤其是在厉以宁、林毅夫、周其仁、陈元等著名专家学者在内的顾问团队的指导下,一定能够圆满完成这项任务。

夏更生致辞

黄承伟就课题设计和本次会议主题进行了说明。他指出,当前扶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总结工作的研究启动已经具备了条件。脱贫攻坚是一项全党全国全社会齐动员的伟大事业,脱贫攻坚总结方案本身关涉内容、精神、方法、成果等各个方面:内容上,既要重视理论创新成果,也要重视实践创新成果;精神层面上,要通过对扶贫攻坚故事的叙述凝练出体现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方法上,要倡导多学科、多领域、多渠道的融合;成果上,要注重呈现形式的丰富性和表达效果的感染力,还要研究设计成果的宣传和对外传播策略途径。他期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研究框架的整体设计、相关参与方的激励机制设计、研究方法的设计以及成果呈现形式等核心命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黄承伟发言

会议随后进入顾问小组成员主题发言环节。

罗丹认为,关于研究方案的设计,一是要明确课题的基本定位,准确理解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战略格局中的关键地位,明确其在对内、对外宣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政治站位。二是准确把握课题的立足点,将工作重心进一步聚焦到脱贫攻坚总结方案的设计上来,明确研究范围。三是优化专题设置,突出不同行政级别、“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和不同地域等层级维度的扶贫工作的侧重点;突出部门维度的工作总结内容;突出增收和发展类专题研究特色;突出体制机制专题类总结方案研究;加强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四是在课题组的组织方式上,要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工作机制。

罗丹发言

叶兴庆指出,这一课题的本质是为后续的扶贫攻坚经验总结提供指引。他提出,首先要妥善处理概括、提炼与典型分析之间的关系,致力于对普遍规律的阐释和相关评估标准的具象化,也要区分出可以推广的一般经验和具有时空限定性的特殊经验;其次,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发掘先进经验,前者包括移民搬迁、生态扶贫、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具体措施,后者涉及不同行政层级的有效做法。

叶兴庆发言

王晓毅认为,本课题是个阶段性工作,主要任务一是建构整体框架,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指导,尤其是要把部门的政策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二是兼顾课题的“封闭性”和“开放性”,即既要明确研究范围,做好当前工作,又要以课题为基础,打造学术平台,为相关研究的扩展创造机会;在研究设计的细节上,既要充分呈现和彰显扶贫工作成效,以定性方法描述量化数据的丰富信息,又要以问题导向总结扶贫经验,在国际对话的场景中说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读懂中国。

王晓毅发言

雷明指出,对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需要紧扣“高、实、准、新”四个字:突出课题的高站位和高定位,要在决胜2020,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以实际成就向世界展示中国经验;以务实、严谨的学术态度选取研究案例,让研究工作“接地气”;实践对接要“准”,理论对接要“准”,与国际对接也要“准”;同时,发扬北大的创新精神,通过对扶贫工作的体制、机制、成效、案例的研究创新扶贫理论,提升研究质量。

雷明发言

向德平指出,课题需要找准定位,处理好总结性与前瞻性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共和国发展轨迹、党的历史使命和世界历史进程的角度认识总结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实现现阶段的总结与后续工作总结的有机对接;同时,实现经验总结与学术表达的统一,实现统一标准与差异化经验总结之间的平衡,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有效结合;课题需要注重结果导向转为过程导向,处理好统一模版与创新性、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实现本土话语向国际话语的转化并促成中国与世界的对话。

向德平发言

下半场的课题组工作会由于鸿君主持。他充分肯定了各位顾问为课题提供的建设性意见,并对课题组的后续工作提出了原则要求。

黄承伟首先对脱贫攻坚总结方案的基本定位和内容框架进行了简要说明。他指出,课题的首要任务是为今后开展的脱贫攻坚总结制定工作方案。这一方案的功能在于回答“为什么总结”“总结什么”“怎么总结”“谁来总结”“总结成果如何呈现”以及“总结成果怎么用”等六个基本问题。研究框架至少包括八个方面:一是最终成果的内容框架和体现形式;二是提出习近平扶贫论述理论创新总结和基于大规模实践的中国扶贫理论建构的方向和重点;三是省、市、县、乡、村脱贫攻坚总结参考方案;四是脱贫攻坚精神总结方案;五是脱贫攻坚专题总结的内容框架和方法;六是脱贫攻坚案例总结体系和规范;七是脱贫攻坚总结方法(包括参与性、口述史、文化、民族、深度贫困等定性方法和数量经济学模型应用等定量方法);八是脱贫攻坚成果的宣传和传播方案。黄承伟还对课题组的工作进度和推进规划提出了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课题组成员围绕各位顾问的指导意见和课题推进基本思路展开了热烈讨论。华中师范大学陆汉文教授从信息传播与反馈的现实需要出发,建议以“脱贫攻坚50人论坛”、与国际机构合作、建立评价机制等形式打造工作长效机制;通过话语体系的重构与创新实现总结层次的升华。北大经济学院张亚光副教授认为课题的特点在于“两高、两多、两紧、两大”,即规格高、要求高,涉及地域多、牵涉利益多,时间紧、约束紧,工作量大、压力大。中国农业大学左停教授建议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增加历史维度的历时性分析和共时性的国际比较,以及通过图表提升成果的可视化程度。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陈佳老师认为在扶贫研究中,不仅要坚持政府中心主义导向,也要引入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北大政府管理学院王禹澔博士从政治学角度,提出了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分析要素。中国地质大学李海金教授表示将尽其所能做好课题工作。华中师范大学吕方副教授强调,一要重视中国扶贫进程的时间线索,抓住几个关键节点;二要探索中国与世界的对话空间。华中农业大学袁泉副教授强调了扶贫经验记录的学术意义。首都师范大学王春辉教授阐释了语言学与扶贫攻坚之间的丰富联系。西北大学齐钊副教授对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燕继荣以近期扶贫实践调研为例,分享了自己对扶贫工作的心得感悟。

燕继荣发言

黄承伟指出,这次会议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制定了细致的工作规划和路线图,为下一步工作的全面、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浦劬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在国务院扶贫办的信任与支持下,在于鸿君的领导下,在厉以宁等顾问团队的指导下,课题组全体成员通力协作,群策群力,必能圆满完成使命任务。这次会议既是研讨会也是工作会,不仅明确了课题的性质、定位和意义,也就具体工作的实施路线达成了共识。扶贫工作总结在学理性之外还带有强烈的实践品格,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坚持鲜明的客观科学导向:基于数据,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实现科学分析、科学抽样、科学选择的“三位一体”;将科学指标、国家指标和国际指标有机结合,保证总结过程与评估过程统一于客观科学的研究路径之中。他强调。要提升中国治理经验的全面性,显示中国经验不仅是致富经验,也是治贫经验,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经验。王浦劬最后说明了研究规划的具体步骤,并表达了对课题顺利开展的信心与期待。

 

 王浦劬发言

会议明确了课题开展的领导、工作和保障机制,理清了课题的定位、目标与重点难点,制定了详细的研究方案,有力聚合了多方资源,激励了团队成员的使命意识和工作热情。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