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8月13日电 题:扶贫产业园里的暑期托管
新华社记者孙亮全、王飞航
写作业、做手工、画画、做游戏。这个暑假,小学六年级的杨家应没有像往年暑假一样独自宅在家里,而是和一帮新朋友,一起度过一个别样的暑假。
用纸片和塑料瓶制作饮水机模型,做成闪闪发亮的小星星,杨家应和他的小伙伴们将劳动成果装饰在墙上。旁边的地上摆着成排的课桌椅。
在山西省最北端,脱贫县天镇的万家乐产业园区内,一个爱心托管站里显示着这样的景象。
今年暑假来临之前,产业园区建了一个爱心托管站。杨家应等80名孩子,每天跟着他们的父母一起来“上班”。
早晨7点半,母亲李冬梅把杨家应送到托管站后,再去隔壁的服装厂车间上班,下班后接上杨家应一起回家。
杨家应的家在不远处的万家乐移民新区,与产业园区一路之隔。万家乐是前两年在脱贫攻坚中新建的移民小区,1万名住户来自天镇县此前的28个贫困村和51个插花贫困村。
为了解决这些“新市民”们的就业问题,当地在新区附近建起了产业园区。天镇县边塞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主任范爱军说,一期已经有16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园区,提供了1400多个就业岗位,正在加紧施工的二期和三期,总共将提供4000多个就业岗位。
李冬梅就在产业园区的一家外贸订单服装厂工作。
“爸爸在外面工作,妈妈也忙得顾不上管自己,以前暑假,经常一个人待在家里,除了写作业就是看电视。”杨家应说,对于自己的功课,妈妈有时候也辅导不了。
“这里有80个幼儿园学生和小学生,他们的父母都在产业园工作。”托管站负责人张俊华说,她和4名老师,除了辅导孩子们写作业,还带着他们一起进行体育活动,画画、做游戏。
暑期和周末,大人在厂里上班,孩子由托管站免费托管。范爱军说,他们探索建立的园区爱心托管站,解决了园区内工人最大的后顾之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