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太秧歌由在农村逢年过节、春前秋后传唱的小曲儿发展而来,初称地秧歌。其曲调简单,只有上下两句。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吸收和融合了安徽凤阳花鼓的许多东西,衍化成踩街秧歌。表演时由俊扮、丑扮两个公子手持执扇领头,俊扮领着身背花鼓的女演员,丑扮领着拍小镲、敲小锣的男演员,分两行走街串巷,至踩遍全村各街为止。祁太秧歌大都以第三人称说见闻、数典故、叙景致。歌舞时,无弦乐伴奏,只是轻敲边鼓、轻击锣镲掌握节奏。舞蹈动作简单,歌中带舞,舞中有歌。清代,太谷商业兴起,“商贾辐射,甲于晋阳”,祁县、太谷一跃成为中国北方的金融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省外商人频繁往来。在外来艺术的影响下,艺人编出了反映商人生活的小戏。光绪初年,太谷农村普遍成立了秧歌“窝儿班”,并以“交社社”的形式在周边县市活动,同时,秧歌也被走南闯北的太谷商人带往全国各地。
在祁太秧歌向戏曲发展的过程中,派生出一种“武秧歌”,以武打为主,当时在祁县的温曲村和太谷县的贾家堡很盛行。1952年11月,榆次成立了祁太秧歌研改社,改编了一批传统剧目。1955年榆次秧歌剧团成立,拥有了一大批名老艺人,14名女演员第一次登上了秧歌舞台,结束了男扮女装的历史。
祁太秧歌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反映当地人民的劳动、爱情、生活,也有少数移植来的历史故事。它是集音乐、舞蹈、唱、念、做(表演)、打(武秧歌)于一体、并以唱为主的综合艺术。唱是祁太秧歌的主要内容。一个曲子在一个节目中要重复唱许多遍,如《偷南瓜》的曲子,从始至终要唱20多遍。唱词、道白用方言乡语。唱腔曲谱按句式有七种:二句式——— 有上句、下句,有的有回句成为三句式;三句式——— 破格句式,常用花腔、衬字补平成为四句式;四句式——— 两组上句、下句,句式完整;五句式———破格句式,常常加回句成为六句式;六句式——— 三组上句、下句,句式完整;垛句式———在帽子句、尾子句间插入对称的上、下句,句数不限,类似晋剧中的垛板,属说唱性质;花句式——— 句中、句尾插入点缀性花腔、衬字,使曲调丰富多彩,有乡土气味。
在句尾押祁太方言土韵,是祁太秧歌的特色。或一剧一曲,或一剧多曲,曲调优美动听,语言生动活泼,唱词多为排比句式。祁太秧歌的音乐有两部分:唱腔曲谱、唱腔锣鼓。另有少数几个从中路梆子移植过来的曲牌,还有少数几个锣鼓经。祁太秧歌的曲调纷繁,声音优美。现古调已流失,所流传至今者,经辗转传唱,不断修改加工,虽失去几分粗犷,却增加了几分委婉。很多唱腔音乐富有游移性三度间离,部分唱腔结尾调用“4”、“7”。
祁太秧歌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搬一对碌碡、搭一块门板皆可成舞台,放一张桌椅、立一个幔帐即可成道具,抹一点胭脂、穿一身古装即可谓化妆,一套武场乐器、一把胡胡即组成乐队。祁太秧歌虽属地方性的剧种,但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本地域。
目前,祁太秧歌的传承问题值得关注。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留存的300多个祁太秧歌剧目现在能演出的只有40个左右;秧歌曲调整理收集尚不完善;许多演出技艺已经失传;演艺人员出现断层,90%的秧歌艺人都已进入中老年,30岁以下的优秀艺人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