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监督举报电话:0351-5687051 邮箱:sjbkjb@163.com
微信
微博
首页 > 山西非遗 > 正文
太原莲花落
2018-10-24 06:59:13 来源: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网

 莲花落是我国北方的民间曲种之一。

 

 

 莲花落最早传入我省是在清道光年间,当时河南闹水灾,许多难民逃到我省晋中一些较为富庶的地区,他们同时把“莲花落”这一演唱形式也带到了山西。光绪二十九年(1903) 祁县的莲花落名艺人毕者山收交城县成村人吕著(乳名恩科则为徒。光绪三十一年(1905),吕著出师,单独演出,后成为清末民初当地有名的莲花落艺人。他熟悉晋剧和陕北碗碗腔坐唱,将其中的曲调吸收化用到莲花落唱腔中来。当地人用自己的方言来演唱莲花落,于是晋中一带就有了唱莲花落的艺人,他们的演唱被称为“晋中莲花落”,又名“晋中落子”。太原莲花落的产生较晚,上世纪60年代初,太原曲艺联合会的相声演员曹强几经周折走访晋中莲花落的著名艺人李连根,他在认真研究晋中莲花落的基础上,从语言、唱腔、表演、句文、句式、节奏、板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以现实生活为创作题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使太原莲花落成为省城的一个曲种。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批新演员和新节目。1960年,交城县文化馆李学成在山西省第五次音乐舞蹈调演中演出了莲花落节目《小猫与公鸡》;交城坡底村的樊继明会演长篇节目,是交城唯一的半农半艺莲花落艺人。20世纪70年代,交城县工会干部王希融曾用莲花落编演了《王明赛贩钵盂》。进入新世纪以来,其他各地的莲花落均已衰落,只有太原尚有演出。

 

 

 莲花落早期的演出形式为乞丐手执牛胛骨或扇鼓、竹板(呱嗒板)等击节,顺口编演一些吉利话沿街乞讨。后发展为一人手执击节打击乐器采用方言吟诵表演,唱腔与语言结合十分紧密,节奏性很强而旋律性较弱,只在吟诵的句尾有一个拖腔。

 

 

 太原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七件子”是指表演者分执于两手的竹板,因其右手所执两片大竹板、左手所执五片小竹板而得名。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说唱之词随着板眼节奏进行表演。太原莲花落的说唱词,基本上是七言四句为一段,用太原方言来合辙入韵。也有双人对口和多人演出的形式。表演之时,先扣大竹板,间配小竹板,打板三巡之后,开始说唱,以唱为主,间以夹白,边唱边说,抑扬顿挫,尾音稍长。太原莲花落以竹板击节,无需其他乐器伴奏,唱腔为段落体。每段开头和结尾用唱腔,中间用韵白或道白叙述故事情节,尤以摹拟人物言行见长,活灵活现,使人如临其境,尾句唱腔用抖“包袱”形式结束,画龙点睛,妙趣横生。太原莲花落的传统曲目多为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当地人熟悉的民间传说。长篇的有《五女兴唐传》、《万花楼》和《呼延庆打擂》;短篇的有《小两口打架》、《小寡妇上新坟》和《夫妻格水》等。

 

 

 太原莲花落委婉动人,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具有寓教于乐、淳化民风之功能。太原莲花落从创立至今,与曹强呕心沥血、锲而不舍的研究、创作是分不开的。四十多年来,曹强带过不少学生,在太原莲花落发展的鼎盛时期,不少人慕名跟他学习。上世纪90年代后期,曾给太原人带来无数欢乐的太原莲花落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已年过七旬的曹强对太原莲花落后继无人、无法延续的现状感到担忧,他除了坚持创作和表演、在企事业单位和文艺团体进行讲座和教学外,还悉心挖掘和整理莲花落的历史资料,物色传承人,希望把这一艺术形式传承下去。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