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时至正月十五、三月十六和清明时节,沿山一带的村子里,山西省襄汾县像尉村、三公村、南北膏腴、南北贾岗等村,身强力壮的青壮年男子,或两村各组成一队,或一村分成两队,拉鼓车以接力赛。对于鼓车文化的历史考证,多有专家学者探究。临汾市文物局的副局长、研究员李兆祥先生,就曾专门,著文给予述之。本地尉村的退休老教师贾德亮先生,也做过多方面的研究。他们在对《晋国史》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如此结论:古太平的鼓车文化,源于古代的军事训练。在古代战争中,车战最为得力。
当年“鄂公”驻扎在这里“兵农合一”的军队,屯兵战备,擂鼓驱车进行军事训练和演习。悠悠岁月,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虽然战争总是被和平不断的取代,屯兵之处的兵也早已成了民,可是擂鼓驱车的军事训练,却被积淀成了团结合作、拼搏向上的一种赛事,成为当地独特的跑鼓车文化。
跑鼓车乍一看,都是人拉车而追逐,其实只要你细细观来,其中还真有些不同的地方。就说膏腴那块的跑鼓车吧,通过不断的演变,已经非常贴近现实生活。古拙的木轮大车,三十辐共一毂,如小蘑菇伞般的铁钉,把片片铁条牢牢地钉在木轮的外沿,使木轮显得虽笨拙却结实。在这坚实木轮所支撑的车上,前后各竖着固定的两面大鼓,向外的鼓面上,画着虎头龙首,喻含龙虎精神之意,同时还贴着用红纸写的队伍名称或村子名,也有一些鼓劲和祝愿的话。竖起的大鼓中间站着的三人,两人分擂前后鼓,以壮士气,另一人则手持大锣,以待鸣金收兵,彪悍的汉子拉着用麻拧成的粗而长的绳子,在鼓声的激励下奔驰。各队为了鼓舞士气,还请出他们尊敬的人“踩鼓车”。而踩了鼓车的人,自然也得拿出红包意思意思。但是,并不一定有钱就有资格踩辕。尤其在清明时节,踏青的少男少女,老人小孩涌集而至,在循环的路旁人潮中,各为自己的鼓车队呐喊鼓劲。更有趣的是,南北贾岗与南北膏腴交叉结队。当表演者与观看者相互感染、达到激情飞跃之际,观看人群中的北贾岗者,就会自动地参加到南膏腴的表演队中。而南贾岗的观看者,也会主动地参加到北膏腴的表演队中。拉鼓车的队伍不停地狂奔,旁边的人不断的替换,直到分出胜负为止。
尉村的跑鼓车,却更多地能够寻觅出占时战事的轨迹。其村分为五院,各院都有自己的鼓车。这些鼓车上的图饰各不相同,仍有古代的战车布阵演化过来的痕迹。贾德亮先生《尉村鼓车文化的由来》记述:“北边的鼓,边子是黑色的;庙巷的鼓,边子是白色的;南院的鼓,边子是红色的;东院的鼓,边子是绿色的;唯独后院的鼓,边子是黄色的,鼓心还画着‘八卦图’。”这是因为其中隐含着古代易学的原理,由八卦方位、五色五行相配所致。“夏朝的‘易经’叫‘连山易’,由艮卦领先,东北为艮,所以位于东北方的后院,独画八卦于其鼓”。唐时尉迟恭驻扎占太平,承接了古晋国鄂公之地?而封为“鄂国公”。他在此击鼓训兵校练,对后来的鼓车文化产生了更加直接的影响。以至于发展到了赋予更加多的内容,驱邪去病,强身健体,祈雨求福等等。据说,清·道光年间的一个三月初六,有人说是膏腴村的鼓车比赛,也有人说是尉村进行鼓车比赛,时间久远也许是联队比赛。前队的鼓车拉着奔向南去,后队的鼓车毫不服输,也紧跟着追来。两队的后勤服务也尾随其后,你追我赶,一直拉着鼓车跑到了河南洛阳的白马寺。说来也巧,久旱的天竟下起了大雨,比赛的鼓车队也没了资金,只得将鼓车捐于官府,得官府资助而返。后来当地官方将太平鼓车置于关帝庙,每逢岁旱之时则祭鼓祈雨。此事已成了太平鼓车文化中的一段佳话。有诗作记:双车争雄去如蛟龙那年曾拉到洛阳白马寺;一鼓作气来似雷霆此日尤难忘大唐尉迟恭。
尉村鼓车始于春秋时期,车与鼓皆由战车、战鼓演变而来,威武雄壮,声音宏大,“一击而闻百里”,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尉村史称“鄂公堡”,据《晋中史记载》,公元前718年,因曲沃庄伯公进攻晋都,晋鄂公逃至“鄂邑”(乡宁县),为御敌追剿,晋鄂公在今尉村北筑城堡,故名“鄂公堡”。此后,“鄂公堡”的驻军脱离了军队建制,演变为民,但擂鼓的演练却保持了下来。至唐,尉迟公被封为“鄂国公”,在此屯兵、屯田和演练军队,并采取兵农合一政策,鼓车民俗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演练军队的一部分。尉村鼓车因有军事色彩,其鼓点、阵法秘不外传,所以成为全国绝无仅有的一种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