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美食千千万,但有这样的“三剑客”——馍夹菜、饼夹肉、大盘鸡,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丰富着运城人的味蕾,成为一道不可多得的饮食文化风景线。
(一)
运城人主要以面食为主,馍是寻常百姓家再熟悉不过的主食。运城人吃馍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炒馍花、散馍花、揉馍花、烤馍、菜煮馍、面汤煮馍、滚水泡馍,还有馍夹菜,这也是最常见的吃法。馍夹菜,顾名思义就是把馍掰开加点菜。馍夹菜摊位在运城街头随处可见,前来品尝的客人总是三五成群、络绎不绝。
一般馍夹菜摊位放着10来个盆子,盛着各种各样的家常菜:凉拌黄瓜、炒土豆丝、凉拌韭菜、小葱拌豆腐、凉拌豆腐皮、炒青辣椒、炒青西红柿、凉拌豆芽、油泼辣子、蒜泥拌蒸茄子等。至于怎么加、加几样菜、吃几个馍,也都因人而异。
要说馍夹菜最有名的,很多运城人都会提起“火车站馍夹菜”,火车站附近的馍夹菜之所以受大家喜爱,在笔者看来有两个原因。
一是具备馍夹菜的传统灵魂,10来样家常菜,任你挑选,随便加,只要馍能夹得下,似乎散发着“自助餐”的气息,流露着“中式汉堡”的情怀。二是地处火车站,人流量大,有外出打工的,也有回来的游子。外出的人也许三五个月甚至一年才回来一次,走时吃个馍夹菜、喝碗小米汤,算是和家乡做个短暂的道别。风尘仆仆的游子,一路“舟车劳顿”,肚子咕咕叫,吃个馍夹菜、喝碗小米汤,呼吸着家乡的空气,算是家乡给自己的一个简单的“接风洗尘”。毕竟在外漂泊那么久,吃上朝思暮想的家乡饭,未到家已经感受到妈妈的味道,足以让人刻骨铭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餐饮习惯诠释一种生活习性。运城地处晋南,我们的祖辈世代为农,“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对他们最确切的写照。长年躬耕于农田,繁重的田间劳作,不允许他们吃饭时四菜一汤细嚼慢咽,所以馍夹菜、饼夹肉这种做法简单快速的食物备受大家追捧。
这是乡情,也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二)
在运城,几乎人人都吃过的街边小摊,就是饼子夹肉。饼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传统风味面食。运城有名的稷山油酥饼有半圆的、三角的、圆的,这一记录早在明朝就有了。万荣的火烧子也历史悠久。
饼子是现在人的叫法,用运城老辈人方言音译过来是火烧子。烧是把东西直接放到炭火里烤,与只是单纯在火焰上燎烤的烤相比,烧是有灵魂的,这也反映出饼子文化底蕴深厚。
运城人称摆摊卖饼子为“打饼子”,也能说明打饼子的技术含量之高,饼子好不好吃关键在于打饼子这个人。细心的人会发现,饼子摊上,只要打饼子的师傅动作麻利,翻面、抹油、撒盐时叭叭响,过来买的人就会多。
“翻面、抹油、撒盐”的打饼子,也随着时代在改变,最初的饼子摊只卖饼子,后来有了夹卤肉、夹鸡蛋、夹麻辣串、夹香肠、夹豆皮等。运城人称“饼子夹肉”还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饼子受运城人青睐,因为摊位众多,人们一日三餐都可以吃,且三两分钟就可以拿到手上开吃,不耽误时间,也不用经受等待的“煎熬”。饼子可当早餐吃,可当正餐吃,可作加餐吃,对于出门在外的运城人来说,还可以作为情怀之物,外出时包里放两个饼子,心里都踏实。有太多运城人外出时吃了饼子夹肉才走,回来下车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吃个饼子夹肉再说。饼子是一种面食,但因为被赋予了太多情感,所以才有了灵魂。
(三)
当大盘鸡“邂逅”运城人,就产生了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经过运城人的改良,大盘鸡征服了无数运城人的胃。运城人的包容性极强,活生生把一道外来菜品,普及成运城人的日常主食。如今,运城大家小巷开着不计其数的大盘鸡店,均以一人份、两人份、三人份等不等份的大盘鸡为主,还有一些饮料和凉菜,但生意都十分火爆、门庭若市。曾有一种说法:“每十个运城人,就有七个喜欢吃大盘鸡,盆盆摞起来可以绕地球两圈!”这种说法虽然无法考证,但还是让人看到了运城人对大盘鸡的喜欢。
在运城,吃大盘鸡也得看招牌、品味道,大家会根据喜好去选择。试想一下,携三五好友齐聚桌前,围着一份多人份大盘鸡,你一口我一口,你一句老板来份凉菜,他一句老板来点洋葱,我一句老板再加份面,大家吃得“热火朝天”,聊得“其乐融融”。吃完后,大家肚里揣着热乎的大盘鸡,漫无边际地聊着天,真是好不惬意。
大盘鸡之所以深受运城人喜爱,正是因为它味美实惠,有菜、有肉、有面,还可以作为一顿美餐招呼亲朋好友,做法简单,既能吃好又能吃饱,充满烟火气。(陈晓鹏)
责任编辑:郭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