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 琳
各式各样的首饰项链、金银器皿璀璨华美,彰显出千锤百炼的“指尖绝活”;原先被称作“烧火棍”的桃木变身精美的雕刻工艺品,用天工巧作夺人眼球;经过百道工艺锤炼的云雕作品髹漆肥厚、黝黑发亮,千年技艺“绛州剃犀”焕发新的生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生命记忆,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在5月20日至24日举行的“行走河东·沿着黄河看非遗”海外华文媒体采风行活动中,来自美国、法国、瑞典、意大利、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探访我市多个非遗项目,领略赓续不息的技艺传承,感受河东非遗焕新、焕彩的独特魅力。
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车间内,机杼声声作响,一只只梭子在千百根彩线间来回穿梭,一块块五彩斑斓的土布逐渐成形。5月21日,在永济市东开张村的惠畅土布文化旅游产业园内,数十位“织娘”正加班加点赶制订单。
土布制作技艺吸引了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纷纷上前拍照或录制视频,并在“织娘”的指导下,体验织布。委内瑞拉《委国侨报》副社长郑海燕介绍,这是她初次尝试操作看似简单却充满技巧的织布机,织布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极其专注和细致,透露着这门手艺的复杂与精妙。
“完成一段布料的织造后,我不禁对这份工艺产生了深深的敬意。”郑海燕说,“这不仅仅是一块布,它更是历史的见证,背后蕴含着极大的文化价值和匠人精神。”
永济市是我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土布在民间使用已有千余年历史。土布制作复杂而讲究,经过轧花、弹花、整棉絮条等72道工序,才能制作出一件成品。这些土布成品色彩艳丽、图案精美、手感舒适,有“会呼吸的土布”之称。2021年,惠畅土布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为传承和创新发展手工土布产业,东开张村于2012年成立文化创意公司,开展土布设计研发,目前可生产床上用品、衣物、布鞋等100余种产品。除织造外,染色、装饰等使用草木染、手绣、手绘等传统技艺。”惠畅土布制作技艺传承人之一、东开张村党支部书记余艳平介绍说,“这些产品远销海内外,年产值达4000万元,直接带动就业800余人。目前,车间织布的‘织娘’们,年龄最小的30余岁,人均月收入2000余元。”
以匠心传承非遗,让非遗适应当下、突显“本色”。绛州澄泥砚在三代人的接力守护下,从千年古城新绛走向世界舞台。
澄泥砚始于秦汉,兴于唐,盛于宋。山西绛州澄泥砚与甘肃的洮河砚、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由于诸多历史原因,澄泥砚的制作工艺在明末清初失传。
1986年,新绛县光村人蔺涛与父亲蔺永茂开始挖掘、研制绛州澄泥砚,并成立绛州澄泥砚研制所。由于没有现成的资料以及成熟的工艺流程,他们只能从文献古籍当中寻求答案。
父子二人收集整理了《文房四谱》《砚史》《西清砚谱》等文献资料,经过几百次试验,终于在1993年将失传300多年的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恢复成功,使这一民族瑰宝重放异彩。2008年,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采泥、澄泥过滤、绢袋压滤……制作一方澄泥砚,需经过几十道工序、近一年时间,且成品率只有30%左右。
“在质地上,绛州澄泥砚具备温润如玉、坚硬如石、耐磨不渗水的品质;色彩方面,恢复了古澄泥砚朱砂红、豆绿砂等上乘颜色;在造型上,传统与创新并存,产品设计精巧文雅,数量已达上千种;在题材上,广泛多样,传说故事、山川名胜等尽有涉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蔺涛说。
三代匠心,守护一方砚台。如今,绛州澄泥砚研制所已发展成为集交流、展示、技艺体验、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绛州澄泥砚文化园。其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展示为特色,包括绛州澄泥砚珍品博物馆、国家级制砚大师珍品馆、非遗展示中心等,全方位展出当地非遗文化,每年吸引大量海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来此参观,先后接待了三批“中国寻根之旅”或“亲情中华”夏令营200余名海外华裔青少年体验学习。
“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一只镊子、一把剪刀、一团铜丝,在工艺师巧手的一番娴熟操作下,柔软的扁铜丝被“掐”出各种花纹的轮廓,再配以天然的矿物质釉料填充在花纹内,使得釉画色彩丰富饱满。5月20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掐丝珐琅釉画第五代传承人梁文平的工作室,一件件制作精良、色彩绚丽的掐丝珐琅釉画作品让人目不暇接。
“我在葡萄牙的很多教堂里都看到了珐琅工艺,今天欣赏到这么多掐丝珐琅釉画,技艺经过创新,融入中国特有的文化,很是惊艳。”葡新国际文化传媒副总编辑尹萃键对掐丝珐琅釉画制作技艺赞不绝口。
据悉,掐丝珐琅源于中国传统技艺景泰蓝,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用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粘在外面,再把珐琅颜料填在图案处,就是掐丝。
作为年轻一代的掐丝珐琅釉画技艺传承人,梁文平对这门传统技艺有着深厚的情感。为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该技艺,他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创新,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技艺相结合,使掐丝珐琅釉画重焕新生。
“通过借鉴花丝和衍纸等传统手工艺,我们创新发展了金属丝绣制工艺,使作品在细节处理上更精细,整体外观更美观,充分展现掐丝珐琅技艺独特的魅力。”梁文平介绍说。
不仅如此,梁文平还将掐丝珐琅技艺应用拓展到更多的领域,包括装饰画、首饰、日用品等,让古老技艺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梁文平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开发出20个大类170个款式的产品,涉及纤维、玻璃、皮革、竹艺、纸艺等材质。
非遗的魅力源于悠久历史,非遗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创新。走进万荣县云仙面塑工作室,一个个彩色的面团,经过手艺人揉、搓、压、擀,再用梳子、剪刀等工具,点、刻、划、塑……顷刻之间,一只只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面老虎”便呈现出来。
“用一块小小面团,居然能做出造型各异的面人,这让我感觉到十分新奇和惊讶。”在《法国侨报》副总编辑王萍感慨之际,万荣面塑第六代非遗传承人赵锐便按照她的模样,仅用20分钟就捏出一个小面人。
据文献资料记载,面塑起源于汉代,兴盛于明代。晋南地区盛产小麦,是中国面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面塑的诞生提供了先天条件。
据了解,万荣面塑多达百余种,有着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当地民众根据岁时节令,用白面塑成动物、花卉,用于祭祀祈福、串亲访友等。其造型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实,并富有雅拙的美感,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传统的捏面人是棍棒式的,特点是概括性比较强,用时少、速度快。而我的新派面塑,除色彩艳丽、经久不掉色外,面团本身也有了极大变化,具有防摔、防裂、防坏等特点,可永久保存。”赵锐说,“技法方面,在‘捏’的基础上加入‘塑’,使作品更加浑厚自然,造型多样。”
“小面团”捏出“大世界”。青年“守艺人”让传统面塑焕发别样光彩。云仙面塑工作室前身为万荣县城镇云仙传统工艺面塑铺。如今,这家面塑铺从最初的8平方米小店,扩展到900平方米的集加工、销售于一体化的特大作坊,年销量最高达200万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400余人。
另外,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还探访了河东葫芦文化产业园、永乐理天桃木雕刻坊、杰忠金银铜器制作中心、绛州漆器研究所等。
强化非遗保护,成果普惠共享。非遗印记,既是历史栩栩如生的见证,更是河东儿女智慧的鲜活象征。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见证了我市非遗项目的绚烂多彩、传承创新。我市非遗传承人纷纷表示,今后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媒介,讲好非遗故事,让非遗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好地保护传承利用非遗这一“活化石”,推动非遗传下去、深扎根、结硕果,在河东大地绽放出更加迷人的时代光彩。
责任编辑:郭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