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351-3238289 邮箱:1450352871@qq.com
微信
微博
首页 > 扶贫攻坚 > 正文
朔州市平鲁区凤凰城镇六百户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
2019-04-23 09:33:53 来源:黄河新闻网朔州频道

 六百户村位于朔州市平鲁区凤凰城镇西南15公里处,属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在册人口128户375人,村内常住30户62人,大多是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109人。现在上级各单位的帮助支持下,于2017年底实现整村脱贫,目前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期,村民奔向幸福小康生活奋斗期。

 六百户村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村史,据《土地志》记载,辽金时代,这里驻扎两个百户长防守戍边,每个百户长管辖300户,又称双百户村,现改称六百户村。六百户村地势偏远,远离省道、地下无煤层开采,周围青山农田环绕,村内空气自然清新,是典型的青山绿水田园村落。现如今荣乌高速的贯通,省道212的改建,新提质返修的村村通公路,交通条件的便利,极大地方便了人员、物流的通行,现驱车去平鲁凤凰古城只需15分钟。六百户村庄周边山坡随处可见,光伏发电帆板熠熠生辉,山顶大风车虎虎生风,发电造福万家灯火;晚上繁星点点与风车运转彩灯交相辉映,仿若举手便可摘星辰。村民在田间地头种植塞外高寒特色农作物莜麦、胡麻、油菜花、马铃薯等有机农副产品,村里刚刚引进种植金银花药材。野生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大量可采挖中药材黄芩、黄芪、柴胡、秦艽、防风、苦丁茶等;养生山茶、地皮菜、杂茉莉等分布较广,是乡间美味的食源;村内粮食、野草使散养鸡、牛、羊、猪肉质鲜美,口感好,品质高,让人咂嘴赞叹。

 六百户村依托历史遗迹,大力促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据野史记载,明朝成化年间,六百户村内曾发生过一次大地震,震后长出的榆树幼苗,经历了500年风雨沧桑,如今依然枝繁叶茂庇护乡邻,成为村民心中的“神树”。村南,有荷叶山蒙汉万人大战遗址,明朝嘉靖七年,蒙古军入侵大同西路井坪地,三位明军指挥官两路出兵,合兵布阵在山下进行了一场漂亮的阻击战,以4500名兵力有力地阻击了上万蒙古军的进犯。如今旧址山坡上常有古物被雨水冲刷出来,幸运的寻宝人在旧址周边不时捡到银元、古钱币还有玉佩等古物。

 臭水池塘变美景

 麻黄积水坑每个农村几乎都有,它是塞外干旱少雨乡村中特有的产物,一般在村中低洼处形成,方便牛、羊饮水。每当夏季雨水来临时,山坡、村中街巷雨水挂着柴草、淤泥、粪便,流入池坑,由于死水不流动,导致垃圾成灾,蚊蝇乱飞,奇臭难闻,村民避之三舍。2017年开始,村内持续开展大规模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将以前村中最乱最脏的麻黄积水深坑,开挖拓建改造成蓄水池,方便牲畜用水。池塘边栽种树木,池中种植水草荷花等,肥沃的淤泥滋养着树木花草,浮游生物成为鸭子、鹅的美食,将来会实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美景;会看到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村民躺在温暖的炕上,谈论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枯木盛世又逢春

 六百户村有株500年历史的古榆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三个成人手拉手围拢不过来,树干扭曲变形古朴沧桑,充满历史厚重感,是六百户村的护村神树。村民猜测,神树大概是明朝成化年间大地震后,榆钱儿从废墟中顽强地生存下来。村里的老人回忆爷爷们给讲述过,神树里以前久居着一条大蛇,村里唱戏时,树上的大蛇还探出头来听戏看唱,唱戏时也要和蛇商量,然后摆酒席来祭祀,祈求全村平安,五谷丰登。神树向南延伸枝繁叶茂像一个“龙头”,向东枝条漫展舒缓越过道路,像一个“龙尾”。龙尾曾是八十多岁高龄老人童年时的游乐设施,树枝又长又重,树梢离地面不到50厘米,顽童们或跳或骑,在树枝上攀爬摘榆钱儿充饥,吃饱了荡秋千玩耍。马路人来人往,牲口来回踩踏吃食,“龙尾”不堪负重,也因缺水干枯,龙尾从中间断裂。村民出于对神树的敬仰,再缺柴火也不将“龙尾”树枝用来烧火,现在断尾后的枯树枝还在路旁供人瞻仰。因气候干旱,村内缺水无法浇灌,龙尾再没有长出来,整棵树也出现萎蔫现象,村民一度以为神树会枯死,但在1973年,神树后面新盖起水窑,古树大概汲取了水窑的水气,又枯木逢春再次泛绿吐芽,村民们在大树的身上又看到了新的希望。在神树旁边还有一株古榆树,同样枝繁叶茂绿树成荫,两者遥相辉映,象一对情侣默默相望,以身相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青年男女来说,那是长相守,百年好合爱情的象征,古树上系满红红的情侣结;对家庭来说,那是家族兴旺发达,儿孙满堂,封妻荫子的象征;对事业、工作不顺的成年人来说,人生充满了坎坷路程,只要脚踏实地工作,总有一天会古木逢春,迎来人生的春天;因而到神树下许愿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神树上挂满的红红的布条是最好的见证,保佑人们爱情甜蜜、家庭幸福、事业有成。

 一草一叶迎宾朋

 六百户村依据乡村地方特点,于2018年在212省道旁,竖起了建村以来第一块大石板路标,指明了游客来村观光旅游道路,并在进村沿途布置景观带,方便游客沿途随时驻足欣赏田园风光。村委多方筹措资金,拓宽街道,高标准修建进村3.124公里道路,打通了村民致富最后一公里路程,村民把废旧轮胎用五颜六色油漆粉刷一新,安放在村中边、坡路段,村内亦铺设特色石板路,绿草从石缝中探出头,形成绿色花纹状乡村小道。在村中植树绿化生态、种花美化环境、安装路灯亮化夜景,有山、有水、有树、有草、有了忘不了的乡情。正在进行的庭院整治工程,把村民院墙用奶油色粉刷一新,大幅提升了村民院落的环境卫生。租赁村民废弃的窑洞,打造三处各具特色的农家乐庭院,1)浪漫式洞房,洞房花烛只有窑洞才是洞房,红箱、红柜、红蜡烛,大红灯笼高高挂,大红囍字高高贴,营造温馨浪漫的二人世界。2)温馨一家,院中绿树油油,金黄杏子挂满树,院中种满豆荚、水萝卜、西红柿、黄瓜等新鲜蔬菜,小白兔奔来跳去,小黑狗汪汪乱叫,家中油围墙、黑锅头、花油布、香喷喷的油炸糕,炕头还躺着懒猫。3)重温岁月,院中饲养着牛、驴,墙角放着犁、耧、耙等农具,堂屋放着镰刀、锄头、扁担、水瓮,家中放着大洋柜,墙上挂着毛主席像,窗户上挂着小喇叭,炕沿放着木制风箱,端上热乎乎的莜面窝窝,让外地游客体验晋北人全新的生活。

发展经济保脱贫

 六百户村为发展集体经济及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成立了集体所有制企业“朔州市平鲁区户户康农副产品加工厂”。公司回收村民粮食,通过村集体手工磨坊进行精加工提质销售,解决贫困户粮食滞销困难,同时雇佣村民进厂上班生产,提高村民工资性收入。基于村民购置新鲜蔬菜及水果困难,村内集体企业盖建大棚,一方面方便村民随时有新鲜放心蔬菜可食,还将采摘蔬菜与农家乐相结合,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为了帮助村民稳定脱贫,奔向小康生活,凤凰镇党委、政府与村干部商议后精准施策,2017年初利用包村干部扶贫款购置无公害“晋薯16号”土豆种子,免费向村民发放。350亩马铃薯基地连片种植,在精细化管理下,以往亩产1500斤的土豆,秋收时亩产达到了3000斤,全村土豆产量高达160多吨,真正在规模和品质上形成市场优势。产量上升必然导致销路困难,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未雨绸缪,在土豆秋收前依靠无公害土豆的口碑,与多家食堂签订购销合同。全年村民销售土豆近百吨,且单价均高于市场价格,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为了更好地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规模,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成员,四天行程2200公里赴山东平邑实地考察,了解到金银花具有较高药用及观赏价值,种植条件适合村内地域环境,亩产收益高;且金银花一年种植,四五十年收益,采摘时间与农忙时间相互交错。基于以上情况,村“两委”人员今年带头小规模试验种植金银花8亩,经抗寒、抗旱锻炼后,若明年开春,金银花依然存活,村内便可大规模引进种植。

脱贫带路年轻人

 六百户村短短二年时间,把一个贫穷落后闭塞的穷山村,打造成全省旅游扶贫示范村,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谁能想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竟是两个年轻人。康立府是六百户村扶贫第一书记,是朔州市委组织部驻村八零后扶贫干部,刘馨是村支部书记九零后女大学生。

 2017年5月,康立府作为朔州市委组织部选派到平鲁区凤凰城镇六百户村任扶贫第一书记,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作为第一书记,不但要驻村,更要驻心,他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将根深深地扎在六百户村这片土地上。刚入村的第二天,康立府就从村东头走到西头,从南边走到北边,映入眼帘的是破旧倒塌的土窑,路面上的垃圾随处可见……如何改善村容村貌?决定动员村民义务劳动,参与村环境卫生整治。作为一个八零后的年轻人,他把日常的虚荣心全部抛弃,进民家、访民情、解民忧,同吃同住,用行动感染着每一个村民,百姓从观望排斥中看到康立府一把扫帚一把真情,在他的带领下父老乡亲纷纷参与到劳动中来,扩马路、整院落、修院墙,一条心齐出力,全村面貌换然一新。硬化村道路1.5公里,栽植路边树近100百棵,打旱井28口。康立府用真心真情和村民交往,村民也喜欢上这个“城里娃”,家里有什么事也愿意和他说说,听听他的建议或请他帮忙,他都乐此不疲,他经常入户看望,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他得知村民土豆滞销,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到处争取和几家单位食堂达成购买土豆协议,为了保证土豆的质量,他又让村民统一土豆的大小和重量,并在编织袋上写上村民姓名和联系方式,确保销售出去的土豆可追根溯源,为今后稳定拓展市场打下基础。“最初,要求我们在袋子上写名字和联系方式,大家都觉得多此一举,当康书记把事情的缘由解释清楚后,大伙都拍手称赞,认为此举得确长远,”村民李四高兴地说。这种销售模式确实带来很多回头客户,全村出售土豆近100多吨,而且销售价格高,土豆款钱年底一一都兑现了。

 2017年换届选举,六百户村重新注入新鲜血液。平鲁区凤凰城镇党委书记吴晋平在下乡中慧眼发现,九零后女大学生刘馨思维敏捷,敢想敢干是一颗好苗子,镇长赵峰、镇党委副书记张晓明也在观察培养这个女大学生党员,鼓励她挑起村支书担子,刘馨犹豫不决,自己手无缚鸡之力,能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吗?两件事让她改变了想法。一是今年5月份,组织上调派市委组织部康立府为六百户村第一书记,他积极参与村内各项工作,并帮助村民解决各种困难。从康书记的身上,刘馨看到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应有的工作素养,这对她来说是榜样也是鞭策,一个外乡八零后年轻干部,能扎根非亲非故的农村基层,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自己是本村媳妇为啥不能呢?还有一次在村里举行升国旗仪式,当看到乡亲们穿着挂满泥土的衣服在手机中聆听播放的国歌,满怀敬意地凝视着国旗时,让她感触颇多。乡亲们生活艰苦,但对祖国依然感恩,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一定要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完成“我要脱贫”的重任。村干部张维业表态,我也年龄大了,许多新鲜事物也接受不了,电脑也不会,但搬石头还比你劲大,有啥苦活累活我来干,只要能让村民脱贫致富,朴实的话语,体现了老党员的品质。刘馨坚定地挑起六百户村这个脱贫致富沉甸甸的担子。

 新的血液新的党支部新的创业精神,在六百户村这三千亩土地上战天斗地开始了,用他们的年轻脚步书写了新时代共产党的品质。作为一个八零后,一个九零后村干部,他们把平常年轻人的虚荣心全部抛弃,脚踏实地用行动感染着每一个村民。在村党支部康立府、刘馨的领导下,把千年古树的院墙台阶重新修建粉刷,千年古树旁观音庙旧貌换新颜。为了村民吃上干净、安全放心饮用水,村委翻新了水窖,现水窖旁还完好地保存着1973年“吃水不忘毛主席”的大红字。贫穷落后的根源是乡村与外界交通的不完善,一座大桥洪水蔓延的淤泥阻挡了村民出行,村支部党员康立府、刘馨三番五次到公路局寻求解决,他们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老百姓有条出路。为了拓宽道路他们深入贫困户王淑珍家里,讲常理说亲情,千言万语说心窝,百年让出德行路,老人捐让出土地,如今道路宽阔平整,方便车辆与人员通行。新修建的文体活动场所也将涵盖村史展览馆、村民技能培训班等,提升村民文化软实力,让全村的精神面貌有了巨大的改善。村干部粗布衣家常饭农家炕头谋发展,跑资金上项目产业扶贫有创新,将中煤资助的10万元扶贫资金投入集体所有制企业,用于发展有机种植业、畜牧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把农产品拓宽市场提质销售,增加村民收益,同时加强信息和物流设施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助推村民增产增收。

 清明时节刚过,上天眷顾这个小村庄,刚下了一场及时雨,为春耕播种做好铺垫,我们在村口见到这位女大学生村官刘馨,她正瞭望山坡沟壑,防止火灾发生。她带着一顶鸭舌帽,穿着一身运动衣,显得精干有力,黑黑的眸子坚定有神,“白皙的面庞”有点用词不妥,用“朴素的面容”描述吧,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她说:“刚下了一场小雨,防火工作暂可缓口气了,马上面临春耕备耕工作,今年土豆种植面积突破350亩力争达到400亩;阳高县的“大结杏”树苗马上开始栽种;从山东引进的金银花树苗,不知该咋种,去年冬天不太冷,试种的基本都成活了,种得少,经济效益不高;种得多,又怕冬天气温太低,村民损失大,心中一点底也没。”是啊,一个九零后女大学生村官担子有多重!

 驻村扶贫书记康立府和镇长赵峰带领部分村民,去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白村实地考察学习。让村民亲自看到外边的变化,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树立主人翁意识,动员全民参与,扩大基层民主,提升战斗堡垒作用,让村民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脱贫致富,把“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落实在具体行动上,进一步推动六百户村成为“山西省旅游扶贫示范村。”

 六百户年轻村干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建设美丽家乡,他们的奋斗事迹有目共睹。平鲁区委、区政府授予“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庄”、“乡村振兴示范村庄”。

 朔州市平鲁区凤凰城镇六百户村全体村民欢迎远方的朋友来参观旅游。(林智 高云贵)

(责任编辑:王宁)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