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间,实现了学校食堂、宿舍、厕所、洗浴、饮水、取暖设施的全面达标
“水冲式”厕所、“明厨亮灶”食堂、“三线一温馨”宿舍、“周周洗”洗浴、“直饮水机”供应、“水暖电暖”、保姆式管理,这些似乎只有在“贵族学校”才可以享受到的服务,却让留守儿童和低龄儿童在驻地学校变为现实。这是襄垣县王村中学再现给人们的校貌,也是长治市农村寄宿制学校推行标准化建设的缩影。两年间,长治市先后投入资金4.37亿元,按照标准化体系建设要求,对全市381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进行了建设,实现了学校食堂、宿舍、厕所、洗浴、饮水、取暖设施的全面达标。由此带来的是全市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教育均衡整体推进,师生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学习环境全面提升。
农村寄宿制学校历来是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在长治现有的381所农村寄宿制学校中,有在校生13万人,他们大多是留守儿童。着力于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长治市认真清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历史欠账,从标准化建设入手,全力打造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新格局。市教育局专门组织力量开展“地毯式”调研,经过认真梳理和科学分类,形成了从厕所、饮水、洗浴到采暖、食堂、宿舍6个方面的问题和意见建议,集纳了从建筑布局、设备设施、卫生管理到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体系。市政府将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体系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纳入全市各级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列出专项资金,分两年实施。在推进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采取建立问题清单和下达建设任务、进行县级申报自查和市级抽查督查、组织经验交流和现场观摩推进、实施分项验收与综合认定、列入政府目标考核并奖优罚劣的“五步工作法”,使体系建设覆盖了全市农村寄宿制学校,成为实现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他们的经验和做法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并成为全国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典范。(记者 李楠)
(责任编辑: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