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沟全貌。 赵文君摄
夏日雨后,绿树滴翠,红花吐芳,石头路面泛着油亮的明光。路旁房舍错落有致,灯笼高挂,屋瓦如鳞,在蓝天远山之间,一如记忆中的故乡,朴拙安详而又宁静。
这里就是岢岚县宋家沟。
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岢岚县东川的宋家沟考察。宋家沟是岢岚县易地扶贫搬迁的8个集中安置点之一。当时,安置移民的新房已经建好,大家正在陆续搬迁。“请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深深刻在宋家沟人的心底。
宋家沟甩开膀子,乡村游异军突起。典型的晋北民居村貌,吸引来各地的游客。3年时间,宋家沟一口气摘下国家3A级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诸多荣誉。眼中的绿水青山成了宋家沟人握在手里的金山银山。
眼下,正是旅游旺季。宋家沟三棵树广场上,刻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墙壁,成为游人必到的“打卡”点。呼朋引伴,来汲取奋进的力量。
搬出来更要稳得住
习近平总书记在宋家沟考察易地扶贫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情况,走进了乔迁新居的张贵明家,询问住得习不习惯,搬迁享受了多少补贴,现在生活怎么样,还有哪些困难,还特意看了看挂在家里的老房子的照片。
往事历历在目,72岁的周牡丹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不住地说:“享福了!”2019年,老伴张贵明因病去世。从病到去世,张贵明一直都是帮扶干部忙前忙后照料,“和儿女们一样贴心”,周牡丹很是宽慰。
周牡丹自己身体也不好,有轻度脑梗,常年在服药。“现在医生定期送药上门,也不用花钱,每年还能免费体检两三次。”这让老人非常暖心。
作为兜底保障人群,周牡丹每年享受低保和养老金共有5180多元,还有扶贫企业入股分红6000元、光伏扶贫收益800多元、村集体种植中药材分红700多元。“这日子知足了,比以前不知好多少倍,有保障,不发愁。”
周牡丹家原在长崖子村,住的是山庄窝铺,低矮昏暗,吃水都困难。40亩坡地养不活一家人,日子过得艰辛。受益于搬迁后“权益不变”政策,她家的坡地全部退耕还林,不用出一分钱就住进了宋家沟的独家小院。全乡14个村的145户265人成为新宋家沟人。
在建设易地扶贫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中,岢岚县将特色风貌整治融入其中,跟进实施小康教育、小康卫生、小康房、小康水、小康路、小康电、小康网等15项行动,让村民过上“水管子接到灶台,出门就能坐上车”的便捷生活。公共浴室、公共卫生间、卫生院、养老院、小学、文化广场、图书室、村史馆、党员活动室等全配套,使迁入户“一步搬入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
出门三五步就是超市,周牡丹开玩笑说,现在哪怕正做饭发现没盐了,再出去买也不误事。日常,老人习惯斜倚在沙发上,晒着太阳听段二人台、晋剧,要不就去三棵树广场的长廊里坐坐,看着一群游客走过,又一群来了。
“现在没有什么不满足的,有吃有穿,住在画里。”周牡丹说:“我就是希望自己身体好些,毛病少些,多活几年多享几年福!”
向着美好的生活奋斗
5点多天蒙蒙亮,刘林桃就起床了。舀上粉面,加上凉水调好,再烧水,做凉粉。边做边听着西墙外三棵树广场传来的欢快舞曲,等着跳舞的人散了,她的土豆凉粉和豆面芡粉也出锅了。
宋家沟是岢岚县农村特色风貌整治的“试验田”。以特色风貌整治为牵引,同步架构乡村旅游经营体系,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在脱贫之时就开启乡村旅游振兴农村的新征程。全县153个村“颜值”同步提升,连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从东口子半山坡上不足40平方米的家搬到宋家沟,不等不靠,手脚勤快的刘林桃瞅准来宋家沟游玩的人多,第一个支起凉粉摊。一个小摊子抵得上以前一年的收入。现在村里摆摊卖凉粉的已经有20多家。
老伴沈姚付心思也活泛了。记者见到他时,老沈刚从地里回来,计划吃罢饭就到附近各村转转,收集收集以前用过的旧农具、旧物件,准备在自家院里办农俗展。
他说:“搬出来,才发现活路多得眼花缭乱。”宋家沟有他见过的架豆、马铃薯、小杂粮,还有他没见种过的大棚、苗圃。就连女人们坐在一起,剪个窗花,绣个鞋垫,也能换成钱。
岢岚县通过架构“政府主导+公司孵化+合作社经营+农户参与”的旅游产业运营体系和“人居环境+生态+产业+文化生活+治理”五位一体的乡村协调发展模式,县乡村齐发力,让村民开心端起“旅游碗”。
在宋水街,“堡主”周明则那块儿最热闹,一片孩子们的尖叫声和欢笑声。
周明则是宋家沟本村人。年轻时腰受了伤,不能再干重活,四个孩子,两个老人,他的日子过得“那叫个煎熬”。现在,村子美了,绿了。老周当上了护林员,老伴儿在村里作保洁员,老两口一年能拿到2万多元的工资。
今年,周明则把家收拾出来,办起了农家乐。女儿给他买了一个充气城堡,没几天他就赚回来万数块钱。他高兴地说:“上有党的好政策,给咱指明了路,咱就跟着加紧走。”
统计数字显示,2019年岢岚县实现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2元,与2014年相比,提高了2.69倍,同比增速较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高6.6个百分点。其中,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增收成效最显著,贫困户户均增收也从2014年的1200元,上升到2019年的15417元。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6月21日,宋家沟第三届乡村旅游季启动。岢岚县委精心策划了一场“幸福奔小康”接力跑。从赵家洼到宋家沟,鲜红的党旗一棒一棒接力下去,参加这次接力跑的36棒接力跑队员,都是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
被宋家沟人笑称为“代言人”的95后温宏霞高举鲜艳的党旗,在接力跑中,看着路旁乡亲们开心地为她助威加油,责任与梦想油然而生。她是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负责村里日常事务,有空还客串讲解员。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完成了交接,温宏霞走下来,她边擦汗边激动地说着自己的感受:“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完成好接力,让乡亲们有稳稳的幸福。”
村党支部书记雷文斌朗声说:“我们走在了大路上!”
雷文斌口中的“大路”,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也是岢岚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蹚出的“立足脱贫、着眼小康、衔接振兴”的融合发展之路。
雷文斌深知,为了让乡村振兴计划落地、见效,县里确立了以书记、县长为组长、第一副组长,副处级领导包乡、专门指挥部包项目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周例会和周任务清单式推进制度、“天天到现场”的工作机制。一度日趋破败的宋家沟,如今焕然一新、声名鹊起,与古老的宋长城构成了一条深受市场欢迎的精品旅游线路。
宋水街上,远远就闻到了烧烤味。杨美艳、赵小东这对小夫妇今年“夫妻双双把家还”,回到了村里,经营起烧烤,生意远远好于预想。端午节当天,就有2万多游客。杨美艳笑着说:“咱的根就在宋家沟,挣上钱了,就在这儿开枝散叶呀。”
昔日其貌不扬的49万亩野生沙棘林,也成了香饽饽。宋家沟建起了功能食品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沙棘药茶入选了“山西药茶”系列区域公共品牌。现在,该公司形成了年处理5000吨沙棘鲜果、4000吨沙棘鲜叶的产能。周边乡亲们跟着“沾光”,“现在上山摘些叶叶,砍个枝枝,就能卖个百八十块钱”。
提升传统产业,支撑贫困户持续增收;壮大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带农增收;培育新兴产业,引领贫困村快速增收。宋家沟乡党委书记张国莲说:“从一张蓝图到一幅实景,宜居宜游的宋家沟要做好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风来一时新。曾经工业几乎空白的岢岚县,如今有了经济技术开发区,25家新能源应用、新材料等企业落地开花。就在记者采访期间,又传来与京东签订协议建设电商物流园的消息。(记者班彦钦 王利强 通讯员田沁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