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规范批后监管项目建设行为,打造宜居城市,让居民生活更美好,按照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工作部署,临汾市规划监察支队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不断创新,充分利用源头上预防、网格化管理、制度化规范等手段,积极探索批后监管监督检查新路子,进一步加强“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逐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一、源头上预防。一是执法人员秉承“谁执法谁普法”的执法理念,进一步落实“进工地”的举措,将普法宣传渗透到执法巡查全过程,在“日常巡查——集中检查——跟踪督察”动态监管机制中有效普法,通过文明执法促进深度普法,通过广泛普法促进文明执法,营造和谐有序的法治氛围。二是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巡查方式,对辖区重点监管区域加大巡查力度,以“零容忍”的执法态势,对违法建设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制止”。
二、网格化管理。一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及市委、市政府关于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的相关要求,支队统一制作中心城区批后监管项目示意总图,并依照城西大队、城南大队、城北大队、城东大队辖区监管范围制作辖区批后监管项目示意图,由大队日常动态管理,保障一张蓝图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二是创新执法巡查模式,在辖区大队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的网格化监管措施,划分区域,包片包块,将各大队巡查区域细致的划分为四个片区,每周一到周四对片区实行全覆盖巡查,周五统一对批后监管项目进行检查,与批后监管项目负责人沟通对接,对本周检查情况进行登记,保证巡查的常态化和有效性。
三、制度化规范。一是完善建设项目批后监管制度和批后监督检查流程图,坚持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有效规范监督管理的工作流程,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二是加强学习培训,“打铁要靠自身硬”,支队每周五定期开展学习培训,由大队内勤组织授课,重点学习国土、规划等法律法规知识以及规划业务知识和支队相关规章制度。发挥“老带新”的作用,所有队员相互学习交流,更进一步强化学习成效,提升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
支队通过多样措施,在批后监管工作上不断推进,突出工作亮点,创新监管手段,提升工作效能,有效地维护规划和自然资源执法的权威。同时支队长要求执法人员严守职业道德底线,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执法就是为民”的工作理念,扎实开展执法工作,着力提升执法水平,将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推向深入。
(责任编辑:王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