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文化学者说,曲沃这个地方是随便踢起一块土坷垃都是有文化的。黄河金三角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发祥地之一,曲沃是这块发祥地的核心区域。
曲沃是晋国古都,县名始见于西周初期,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素有“桐叶封唐地、三晋发端处”之美誉,于2018年12月11日被确认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这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大悲院、东许三清庙献殿、南林交龙泉寺、羊舌墓地。其中依托曲村——天马遗址兴建的晋国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晋文化的平台。
这里山川秀丽,风情动人,《诗经》中的很多篇幅都出自这里,其中唐风《扬之水》就出自曲沃景明,县诗词楹联协会主办的《扬之水》刊物享誉三晋大地。曲沃的景区无论春夏秋冬,总是美的,美在这些充满希望与气息的色彩,或红色,或黄色,或蓝色,像是一幅幅的山水画。
晋都曲沃的美不仅在历史,更美在文化传承。曲沃是中国成语典故之乡、中国成语典故传承基地。经初步统计,300多条成语直接出自曲沃,如“表里山河”“秦晋之好”“志在四方”等。除此之外,曲沃的非遗项目也十分丰富,任庄扇鼓傩戏、曲沃琴书、曲沃碗碗腔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得到继承与发扬。
讲好曲沃故事、晋都文学文艺会客厅等等文化惠民活动,好戏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沃国大地载歌载舞,书香墨韵已深深扎根。
著名旅美画家陈逸飞先生这样评价昆山市,昆山犹如一把精美的折扇,一面有经济之风,一面有文化之风,两面都很美。
其实,曲沃何尝不是这样呢?曲沃除了历史上与昆山有渊源,现在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经济发展也为文化繁荣带来了物质支撑,从而形成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清晨,日出东方,当太阳跃出地平线的那一刻,阳光照耀大地,你会发现在曲沃南北两山之间的这座晋南平川县城,独具魅力,如一幅立体五彩图画。楼宇、湖泊、街道、古建筑、学校、医院、居民小区等等很是秀美。
夜晚在县城中心、东西南北数十个大小广场、乡村的广场上许多人在跳广场舞,在唱歌,在唱戏,有唱蒲剧的,有唱碗碗腔的,还有辅导青少年唱歌唱戏的,十分热闹。黄土高原上的这个小城,流光溢彩,一座座造型别致的高楼,都在闪烁着霓虹灯。
城市中心有一处大型开放式公园——晋园,还有三处园林式公园:申园、顾园、绛园,公园里的建筑错落有致,风格各异。顾园是一座兼具南北风格的建筑,伟大的爱国主义学者、思想家顾炎武的铜像竖立在园中,身后的照壁上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
东西街两旁的仿古灯柱,各有特色,四面是成语典故,路口处还有八处石雕成语人物造型。在灯光的照射下栩栩如生,游人驻足观看。
曲沃中学古香古色的大门,四牌楼古建筑均亮起了特色灯光秀……
夜晚的灯光已诠释了这座小城无处不在的文化符号。
曲沃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汾河悠悠,绛山巍巍,沃泉悬出,诗经古韵。曲沃也是一座充满朝气的文化之城。
在浍河与滏河两条河流的中心地带,有一个凸起的黄土堆,当地人称为磨盘岭。磨盘岭上,有一处观景台,如果在晴空万里的日子,站到观景台上,四百多平方公里曲沃大地的风貌尽收眼底,北面的桥山,桥岳晴岚,那里是黄帝文化的发源地。
从北向南出发,到了曲村有壮观庄严的晋国博物馆。
往西还能看到千里汾河从这里折而向西,注入黄河。还能看到一座现代化的十里钢城,在钢厂的旁边,有一处大的人工湿地——面积800亩的太子湖,这里也有一个传说中的神话故事,太子申生的故事就诞生在这里。
往南能看到春秋晋国城、诗经山水风景区等等。
如果来曲沃恰逢剪纸展出,就能幸运地看到艺人们剪纸,你会惊诧于那种原始的美,会唤醒内心遗忘了很久的美好记忆。
扇鼓傩戏、碗碗腔也成了曲沃戏曲上的两张文化金名片,扇鼓傩戏还是戏曲的起源之一。
如果赶上“任庄扇鼓傩戏”,一定会看到精彩绝伦的表演。
碗碗腔是曲沃的一种地方戏剧,也极具晋南风情。它的音乐和唱腔清新亮丽,委婉缠绵,蕴含着大量黄河流域民歌的味道。
葫芦之美,意在天然,后天雕饰,独添风韵。
曲沃的工艺美术产品不仅有葫芦,还有编织工艺品、青铜器皿等。曲沃许多包含文化元素的工艺品不仅行销大江南北,而且有部分产品已走出了国门。
文脉流淌,曲沃全域旅游兴起后,全县新建了30座主题文化展馆。
春秋晋国城近期又与台湾教育界、文化界建立了联系,共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2019年三月份,曲沃参与制作的72集青春励志剧《重耳传奇》在浙江卫视中国蓝栏目首播后,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文化业态创新涌现出了许多文化产业,交出了一份份亮丽的成绩单,曲沃迎来了发扬文化美好的“花期”,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曲沃文化的传承、发展、繁荣,不仅融入了旅游、教育、展览展馆之中,更重要的是它已潜移默化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生产中,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崔晋国)
(责任编辑:冯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