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苗红星)陕西省蒲城县城东北约十公里的金栗山下,有一个保持着明清风貌的村庄——山西村。这是一个保留着原始城墙的长方形村落,村庄坐东朝西,有东西城门两个,城墙经数百年风雨剥蚀,已有数十米坍塌,但仍有大部分保存了下来。尤其是东面、北面的城墙保存基本完好。其中西城门洞高约六米,门楣上方嵌有一青色碑石,上书“三槐并茂”四字,字呈红色,旁有“大清咸丰元年重修”字样。
山西村是明初一王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至该村。这一王姓家族共有弟兄三人,老大留在山西本地,老二迁至此地,老三迁至白水。门楣上书“三槐并茂”即为弟兄三人家族兴旺,事业发达之意。槐指山西大槐树。因而,蒲城的山西村也是明代人口大迁徙的历史见证。
据村史记载说,该村迁址不久,经常有土匪、强盗来村庄骚扰,后在一王姓老者的倡议之下,全村村民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齐心协力花五年时间修筑城墙。清咸丰九年,又置铁门一对,使西城门洞有两道城门,坚不可摧。西城门洞上方有三间大房,解放前还有乡政府在其上办公。山西村的城门东西相对,门洞深约七米,门洞里原有两道门,由于时年已久,门已不存,然而安装门的青石门礅、门柱洞、门杠插孔依然保存完好。穿过门洞走进村子,一条中心道路将村子分为南北两半,村不大,东西长约二百余米。城堡内共有二十八户居民,其余人已搬至城外居住,以王姓为主。这个村在当地俗称山西堡(bǔ)子。村外人称进村为“进城”,村内人称出村为“出城”。在山西村的城西门外五十米处,有一座陈旧的王氏祠堂,这里是村民一年一度举行聚会、搞年拜的场所。在王氏祠堂内现存有碑石,上面清晰地记载着祠堂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这一记载也说明了到清代康熙四十三年王氏家族已在该地成为一大户。
(责任编辑:张依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