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念的经
2019-09-11 17:56:23 来源:
三晋传媒网
本网讯(任良)上世纪末,在港台武侠剧风靡的八九十年代,无数优秀粤语主题曲被人们喜爱传唱,其词优雅如诗、韵味十足,其曲奔放豪迈、荡气回肠,远非现在那些空洞幼稚不知所云的歌曲所能比。如果非要从其中选一首最佳的话,笔者认为非《难念的经》莫属。
《难念的经》是1997年香港TVB《天龙八部》电视剧的主题曲,由林夕作词,周华健谱曲并演唱,充满佛性哲理的绝美歌词,急缓相济的动听旋律,完美贴合了小说的主旨本身,加之华健充满磁性的嗓音,道尽了人生百态和命运无常。
歌曲开篇,便是温和平缓这么两段:“笑你我枉花光心计,爱竞逐镜花那美丽,怕幸运会转眼远逝,为贪嗔喜恶怒着迷”,“责你我太贪功恋势,怪大地众生太美丽,悔旧日太执信约誓,为悲欢哀怨妒着迷……”
在力求简单明了的现代,这两段词初读起来确实非常拗口,更别说唱了,但细品之下真是回味无穷:人本无贵贱,众生不过痴,江湖之中无数人勾心斗角,追名逐利,或是为了个人恩怨,或是为了家国大义,根源总归是“贪嗔喜恶怒”而已,到头来便如镜花水月般一场空。
看看现实生活,包括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为了生计、为了事业奔波不休,也有着悲欢喜怒的各种情绪。但纵然明白又能怎样,怪只怪“众生太美丽”吧,正是我们喜爱世间的纷繁美丽,不舍人生的璀璨闪耀,才惹出了贪嗔痴怨,沾染了一身风尘。
接下来便是一番感慨:“啊,舍不得璀璨俗世;啊,躲不开痴恋的欣慰;啊,找不到色相代替;啊,参一生参不透这条难题……”
一句句的感慨,一声声的叹息,想要摈弃贪欲,推开杂乱的凡尘,但又舍不得,躲不开,放不下世间的美好,内心矛盾的背后是一片茫然。《天龙八部》中,正是这种复杂的情绪主导着每个人的行为,推动着剧情发展,乔峰舍不得名声的污点、舍不得家仇国恨,段誉躲不开追与被追的命运、躲不开情感的纠葛,虚竹武功平平却被迫成为高手,想要当个好和尚却偏偏五戒皆破,慕容复自己有心栽花花不开,别人却老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真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人生在世,许多决定是对是错,真是道不清说不明的,《天龙八部》书中塑造了二百多个人物,所有人浮浮沉沉,最终都难逃命运安排,想要的和最终得到的都对不上号,可说是人人都是受害者,人人都是做恶者。所以当年陈世骧先生给金庸写信,信里评价《天龙》是“有情皆孽,无人不冤”。
歌曲到此,高潮顿起:“吞风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欺山赶海践雪径也未绝望,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凭这两眼与百臂或千手不能防……”
吞、吻、葬、欺、赶、践,六个字可见豪情万丈,纵然走遍天南海北,尝尽风霜雨雪,成为盖世英雄,但都会在那拈花把酒之时,被一个情字折服。所谓“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世间繁华如斯,但最为可贵动人之处,还在于人的感情,感情是可以凌驾于一切功名利禄之上的。
最后,“天阔阔雪漫漫共谁同航,这沙滚滚水皱皱笑着浪荡,贪欢一晌偏教那女儿情长埋葬。”歌曲出人意料的没有继续颂扬感情,而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天地辽阔,世人庸碌,孤独回首一生,为情所困之际恰是最美好的时光,贪欢、埋葬两词虽似有贬义,但更多地是自嘲。我看透了世间种种,但仍然不会忘了我的执念,或许这样才是人生的真谛,是解开这道难题的答案所在吧。
《难念的经》这首歌曲是有哲性的,金庸的小说历来包含儒释道的多重哲学思想,佛教色彩尤为浓厚,写下《天龙八部》时,正值金庸倾心向佛的时候,他这部书中的人物,大都有因果轮回、造化弄人的崎岖身世。词作者林夕也是信佛的,作的词中一向多有禅意,他自己说《天龙八部》是最爱,“一写佛,便有如佛助”,所以他在长途飞机的餐桌上写出了这首词,正贴合了小说的主旨意义。
正是林夕和金庸珠联璧合,这首歌与小说相得益彰,才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参透人生、宣讲大道的动人故事。每当此曲响起,那慷慨激昂又愁肠百转的旋律总能将我们带入那个有意境、有品味的武侠世界。
(责任编辑:李鑫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