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热线:0351-3238289 邮箱:1450352871@qq.com
微信
微博
首页 > 好记者讲好故事 > 正文
我的姥姥
2019-09-17 17:03:57 来源:三晋传媒网
本网讯(申晓华)从我记事起,我们兄妹三人就在姥姥爱的翅膀下笼罩着,直到我们一个个长大成人,远走高飞,奔向各自的工作岗位。虽然姥姥离世已经七年有余,但她对亲人对他人的慈爱,对生活对劳动的热爱,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时时魂牵梦绕、温暖长存。
 
     
姥姥名叫贺玉梅,1930年出生,15岁出嫁到汾阳市三泉镇赵家堡村。她没有上过一天学,五十年代初在本村扫盲班认识了一些常用字,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担任本村妇女队长、妇联主任,还担任过村治保主任。姥姥性格开朗、宽厚待人,干起活儿来风风火火、从不惜力。农田里的活儿除了犁地没有干过,像割麦子、扛麻袋、上扇车抖簸箕筛粮食等这些男劳力干的活儿她都不让须眉。听妈妈说过,姥姥还曾经收秋跟牛车,半夜从庄稼垛上掉下来,躺了一个月才好。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她把尚在襁褓中的舅舅托付给邻家妇女照看,自己跟随炼钢队伍前往石庄镇西武堡村捡矿石,几天后才半夜跑回家看了一眼孩子又返回去继续劳动。
 
     
在六、七十年代当妇女干部可是件苦差事,吃苦耐劳、样样活儿都得走在前。龙口夺食的麦收季节,姥姥在挥汗如雨地持镰上阵,一口气不休息割到地头儿,再调头接应还在地中间干活的其他人。春夏抗旱时节,姥姥挑起家里的大铁桶,带领妇女手摇辘轳绞水把一担担井水挑到村外的旱地保下种的农作物出苗。
 
     
1970年,她随参观团赴大寨取经学农业,回来后在妇女中推广用棉絮套包裹送饭罐的做法,让数九寒天在田间地头干活的男劳力吃上了热乎饭。
 
     
姥姥热爱劳动,地里的活儿不落,小院里也是红火,常常这里种点西红柿、那里种点向日葵,养几只兔子、小鸡、小狗、小猫,样样都要照顾到,照顾好。冬天放假了,最享受的就是躺在姥姥热乎乎的炕头上晒着温暖的太阳,等姥姥在鏊子上炒葵花籽,满屋子都是诱人的香气,此情此景,至今想来仍历历在目。
 
     
姥姥的爱是一种广博的爱。在缺医少药的六、七十年代,农村人生孩子都在自家炕上,有病也常硬扛着。每每遇到这样的事情,姥姥总是跑前跑后协助产婆接生。曾经有村民家小孩患急性脑膜炎,因为交通不发达看病路远,大人们急的团团转,姥姥也总是当做自己的事情,半夜跟着担架一路小跑陪着去将近二十里远的县医院看病,孩子得以及时就医。
      
 
那个年代的年轻人自由恋爱被当做是伤风败俗的事情,常常遭到大人的阻拦,姥姥总是三番五次地帮忙劝说双方家长,最终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喜结连理。姥姥还是热心红娘,给邻近村庄的青年男女牵线搭桥,经她介绍婚姻成功的少说也有50对儿以上。
 
     
 县城来了盲人宣传队挨村演出,每次都是姥姥带着他们前面引路,把演出队员送到大队派饭农家的热炕头儿上。40多年过去了,家住豆腐巷,曾经的盲宣队员、如今年逾古稀的冀先生和妈妈说起当年古道热心的姥姥,依然念念不忘。
 
     
1966年,姥姥被选为全县学习毛著积极分子,参加了巡回报告演讲团,不识几个字的她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语言和对党热爱的感情引得台上代表哈哈大笑,台下观众掌声连连。
 
     
1970年驻军某部拉练到三泉镇,姥姥组织了妇女同志开展拥军活动。帮忙拆洗被褥、纳鞋垫儿。一位战士脚崴了,姥姥二话不说,掠起袖子,拿来白酒,用手蘸上冒着火苗的酒精给战士揉脚,第二天这位战士的脚就消肿了。
 
     
在家里,她对我们兄妹三人特别慈爱。父亲是乡镇干部,常常下乡不在家;母亲忙于工作,针线活儿也不会做。我们从小就常常住在姥姥家,穿着姥姥一针一线做的棉衣棉裤棉鞋。一双双千层底布鞋、黑条绒棉鞋,都要经过打鞋帮儿、搓麻绳儿、纳底子、楦头定型等复杂工序才能穿到脚上,姥姥总是毫无怨言、任劳任怨。

     
农村孩子上小学有早课,我们常常在睡梦中被叫醒,迷迷糊糊中姥姥给我们快速穿上衣服,然后送到街上交给同行的小伙伴。冬天下雪她会提着灯笼站在大门外,接应我们从下学路上的小坡上溜到坡底,冻红的小手马上被姥姥揣到了温暖的怀里。
 
     
姥姥对大自然一切有生命的生物同样珍爱,她能把小麻雀养成家雀儿,上地干活儿时落在肩上,收工跟着回家。老年的姥姥十分宠爱她养的大黑狗和小花猫,它们让姥姥的老年生活欢乐不孤单。她最钟爱的是养育了她一辈子的黄土地,姥姥常说:甭管有多大的烦心事儿,只要到村外去看看那一大片庄稼,心情就豁然开朗了。

     
2007年农历三月初九,77岁的姥姥耗尽一生心血,安详地走了。在她卧病在床的日子里,乡亲们念着她的好,老老少少天天有人来看望她,炕头、桌子上常常摆着村民们送来的鸡蛋、油糕等小食品。
 
     
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确实惊诧上天真的是有心灵感应这一说,在姥姥的灵柩即将起灵时,在北京工作的弟弟打来了长途电话,远在大洋彼岸哥伦比亚驻外工作的哥哥也在当天午夜时分打回电话,我含泪默默地代他们给姥姥敬了四柱香。
 
     
三泉镇赵家堡村党支部、村委会为姥姥举行了简朴隆重的追悼会,悼念这位有着50多年党龄,一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老党员。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姥姥:贺玉梅,祝老人在天堂里永远快乐。
(责任编辑:吕奋珍)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