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记者来到位于石楼县曹家垣乡君子村的石楼县旺捷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时,不禁眼前一亮:湿漉漉的棚内,整齐摆放着一排排像小枕头一样的木耳菌棒,上面长满了黑黝黝、胖嘟嘟的鲜嫩木耳,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忙着采摘、晾晒木耳……一朵朵“黑玫瑰”竞相开放,点亮了君子村贫困户的“脱贫路”。
木耳飘香采摘忙
“你们看,俺们这里的木耳,朵又大肉又厚。” “快看,俺这一根菌棒上都长满了木耳。” “俺们合作社的木耳没有打农药,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产品。”……合作社的社员们坐在菌棒堆里,一手扶着菌棒,一手熟练地将成熟度适宜的木耳摘下来放进身边的筐里,一筐筐刚采摘下来的木耳展开“笑颜”,静静等待被搬去晾晒。
看着一朵朵水灵灵的木耳,记者忍不住用手摸了摸,滑滑的、凉凉的、软软的,顺手摘下几朵,闻了闻,一股清香之气扑鼻而来。
阳光透过遮阳网照进大棚里,一簇簇木耳发出橘红色的柔光映红了社员们的笑脸,宛如一幅秀美的丰收图。
家门口就业乐开怀
据了解,2018年,在曹家垣乡党委、政府的全力帮助下,“食用菌黑木耳”扶贫项目在龙店岔村落户,成立了“石楼县旺捷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黑木耳种植基地。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瞄准市场需求,采用“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扶贫模式,通过入股分红、到合作社务工等方式,帮助本村委及周边村的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随着村里木耳种植合作社的诞生,君子村的贫困户们也尝到了甜头。他们可以到合作社装木耳菌棒,也可以到木耳大棚里采摘、晾晒木耳,通过务工赚钱,还可以享受年底分红。
“俺在合作社主要负责木耳大棚的日常管理,既能挣到钱又能照顾父母。”往年在外打工的梁晓永,如今正在家门口的木耳基地里忙碌着。“俺农闲的时候就来合作社打工,一天的劳务费是100元。” “采摘木耳的活儿挺轻巧,每天在家门口就能赚到一百多元嘞!” “做梦都没想到合作社建到俺们家门口,如今打工赚钱方便多了。”……谈起合作社带来的喜人变化,村民们有太多的兴奋和激动。
张补应喜算丰收账
合作社负责人张补应介绍,现在他的合作社主要经营黑木耳菌棒的生产及黑木耳的种植、加工、销售等,社员从最开始的5户发展到了现在的26户。目前合作社正在加工秋木耳菌棒,预计生产15万棒,可供采摘的木耳已经有2万棒。看着沉甸甸的收获,他高兴地给记者算了笔账:按目前木耳的长势计算,每个菌捧可产干木耳1两,2019年预计产量在1.7万斤左右,按照每斤40元计算,可收入68万元左右,除去所有成本30万元,纯收入可达38万元左右。
对于今后的发展,张补应已经策划好了宏伟蓝图,他说:“下一步,合作社将继续扩大木耳种植规模,吸收更多的贫困户入社,带动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近年来,曹家垣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产业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发展产业作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把培育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作为产业扶贫的核心,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抓好落实,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加快了全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责任编辑:李鑫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