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 联系热线:17636155855
首页 > 脱贫攻坚 > 正文
柳林于家沟村:措施有力度 百姓获得感实实在在
2019-12-19 11:04:57 来源:黄河新闻网
      12月17日,建在柳林镇于家沟村的柳林县干部廉政教育园迎来首批学员。
      小小的于家沟村,又一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柳林县干部廉政教育园在于家沟村的建设,是该村依托廉吏祖籍地打造的一个廉政文化项目。
      于家沟村位于县城东北10公里,是“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的祖籍地。全村总人口571人,是柳林县5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经2019年动态调整后共有贫困户85户217人,现都已顺利脱贫。
      “脱贫前村子基础设施薄弱滞后、村容村貌破敝不整,缺人气、缺活力、缺生机,外出务工人员愈来愈多,”第一书记杨璞说:“通过夯实基层党建、做好基础实施、做实产业支撑等工作举措,如今于家沟的脱贫攻坚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并取得了很大成效”。
      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做好脱贫攻坚的关键。按照“选对一个人、带好一班人、引领一个村、致富全村人”的工作思路,镇党委通过多方努力,动员该村杰出青年于军回村担任脱贫攻坚组组长。
      于军虽是于家沟人,但从小在外打拼,事业小有成就,当村干部对他并没多少吸引力,但全村人殷切的期盼,又使他不忍回绝。2017年,在村级换届选举中,他全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充分利用扶贫相关政策,多方筹措资金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投资400多万元,实现村通油路全贯通,太阳能路灯主干道全覆盖;投资130万元,家家户户安装了自来水;投资50万元,进行了全村农网改造;投资3.5万元,实现了4G网络进村入户;投资140万元,建起了干部廉政教育园;投资15万元,修缮了村委办公楼。同时建成标准卫生室1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个;修复了成龙桥,新建了成龙文化活动广场,并配套安装了LED宣传电子屏和于氏族规家训文化墙,在沿村主要道路绿化景观500平方米,砌筑景观墙2000米。通过努力,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户容户貌。2017年于家沟村被省农业厅命名为“山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要脱贫必须兴产业”,村委主任于军说。为此,于家沟村充分利用58户贫困户扶贫资金入股成立了柳林县龙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近几年,合作社共实施土地整理项目300亩,大力发展土豆种植产业,并配套建成了年消化土豆2000吨,年产粉条300吨的土豆加工厂,村集体通过此项目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破零30000元,贫困户年均分红1000元。还利用本地自然条件,建起了100亩的马铃薯种籽基地、500亩的中药材示范基地、1600亩的核桃林基地,将农业种植和休闲观光相结合,打造成了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乡村旅游观景点。
      依托独特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结合当地山型地势打造了天然的山地自行车赛道,成功举办了在2017年柳林县首届“鱼龙杯”山地自行车挑战赛。新建的四座平均高度20余米的柳林泉补水渗漏坝,既形成瀑布景观又可提供水上游乐项目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的发展,吸纳村内及周边100余人就业,加上农家乐、采摘园、旅游土特产销售等形式多样的旅游业态,真正形成了旅游+扶贫的良好互动效应。
      目前,于家沟村被国家、省、市、县有关部门评为国家第五批传统保护村落、山西省扶贫旅游示范村。
      “依借廉吏祖籍地这张名片,发展廉吏家风寻根溯源游,修复于成龙祖居、成龙读书院,修建于家祖训堂;依靠传统古村落发展晋西黄土高原民俗游,开展举办农耕文化体验、传统民俗展演、实景剧演出;依托灵秀的自然山水森林资源发展绿色生态游,建设从于家沟到安国寺的旅游公路,与现有徒步路相结合,进一步带动从于家沟到安国寺的成龙古道游项目”。面对未
(责任编辑:吕奋珍)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