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已成为各地各相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石楼县作为国家级深度贫困地区,把养老事业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不但让兜底群众脱了贫,而且通过“托管”“半托管”以集中供养的方式让他们的日常生活得到了保障。
近日,笔者来到石楼县龙交乡德义河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只见10多位老人或打扑克、或下棋打麻将、或唠家常,很是热闹。
“现在我们老年人可真是享福了,有了这活动场所,大家每天聚在一起,一边玩,一边唠嗑,不但有人照顾,中午还能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饭菜,国家的政策就是好啊!”82岁的冯福光老人高兴地说。
德义河村日间照料中心设施一应俱全,不仅有娱乐室、休息室还有阅览室、餐厅、卫生室等,并且请了专门的厨师,只要是来这里的老人都有专人负责照料,全村所有老人过上了“白天入中心接受照顾和参与娱乐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新生活。目前,像德义河村这样的日间照料中心在石楼县已建成46所,实现了全县千人以上农村全覆盖。
一边是“半托管”,一边则是“全托管”。位于县城、刚刚翻修落成的石楼县敬老院,各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备齐全,院内设有厨房、餐厅、医疗室、护理室、管理室、会议室、活动室等,并配备了健身器材和娱乐设施,凡是老人居住和生活的区域,全部实现无死角监控。可安排100位老人入住,目前共接收44位五保老人入住。其中全护理32人,半护理9人,全自理3人。配备护理、保洁、保安等服务人员共15人。
“这里真好啊,住得好,吃得好,新铺新盖,还给发新衣服,还免费给俺们看病,有人专门照顾,还有娱乐活动室,比在家里好多了,党的政策就是好啊,比爹妈都好!”在敬老院里,老人们纷纷发出感叹。
石楼县民政局局长王瑞平介绍说,从2018年开始,石楼县在推进养老事业中结合脱贫攻坚中的兜底脱贫人群的养老问题和子女的家庭情况,先后投入250万元,按照老年人的需求,将农村闲置的学校、医院、村委会等场所进行改造,并依托村卫生室、图书室等资源融合,加设了棋牌室、休息室、餐厅等设施,建设“半托管”式的日间照料中心,并在县城翻修建成一个“全托管”式的敬老院,不但有效解决了老人们的照料看管问题,同时还能为这些家庭的子女早日走上脱贫“松绑”。
家住石楼县龙交乡明岭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高小平,因为忙于照顾家中90多岁的父亲,至今仍未实现脱贫。2018年驻村第一书记帮他在家养起了蜜蜂,但也因无法外出追赶花期收入大打折扣。自从有了日间照料中心,老父亲有了托管的地方,他也可以放心外出了,全力发展养蜂产业的同时,冬季空闲时间还能外出打工,今年终于顺利脱贫。
民生福祉,枝叶关情。石楼县城敬老院及农村日间照料中心的建成运营是该县全力推进保障性扶贫措施,在兜底扶贫攻坚战中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举措的实施,筑牢了社会救助“兜底网”,有效为贫困群众撑起了社会救助的“保护伞”,让贫困群众在脱贫路上“一个不能少”。(霍爱兰 苏彦云 王帅)
(责任编辑:吕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