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 联系热线:17636155855
首页 > 脱贫攻坚 > 正文
【脱贫攻坚进行时】石楼旱作农业唱响增收“大戏”
2020-01-10 15:05:03 来源:黄河新闻网
 
      石楼县是典型的靠天吃饭农业经济山区,十年九旱,沟壑纵横。针对全县67%的土地是25度以上的陡坡地带,立地条件很差,农作物亩产低的农业产业发展瓶颈,石楼咬定有机旱作农业这条路,积极探索出黄土高原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新路子,旱作农业唱起了农业增收的“大戏”。
      科技改变“靠天吃饭”,用好一滴水,种出增收田
      “今年旱得厉害,要不是使用了渗水地膜穴播技术,估计就没啥好收成了,我们村今年种了2400多亩谷子,亩产能达到四百多五百斤,如果按每斤两元计算,每亩地能达到1000来元,像这2000多亩谷应该达到个200万元左右的总收入。” 板桥村村主任张福全告诉我们。
      2016年,石楼农业部门引进渗水地膜谷子穴种植技术,并在灵泉、龙交、罗村三个乡镇试验推广。相比传统种植同一地块,同一年份,渗水地膜比传统种植产量增长60%以上,渗水地膜对水分要求低、对化肥利用率高、有利于农机大面积作业的优点在黄土高原充分显现。从2017年起,全县每年示范试验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三年来,全县累计推广种植谷子3万余亩,每亩谷子平均产量达到了800斤左右,比传统种植亩产多出了350斤,老百姓的收入实现了连年翻番。
      引进新品种,提升品质,助农增收
      引进新品种。针对红枣核桃提质增效,精选优良嫁接品种,解决品种单一、品质低下和春寒冻花、夏季落果、秋雨裂果的问题,认真参考近年来嫁接改良成功案例,选出适合该县气候的、群众愿意接受的优质嫁接品种,核桃嫁接引进了清香、礼品2号等新品种;红枣在“石楼帅枣”提品质上下功夫,着力提高红枣含糖量,改变枣果色泽,增大枣果个头。
      政策给力。推广新技术示范同时,石楼县政府还出台补贴政策,2017年以来,县财政为种植杂粮的农户,每年每亩补助价值100元的复合有机肥、种籽,有效带动了群众的积极性。红枣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奖补,日常管护每亩补助200元,改良嫁接每亩补助500元,从2016年开始累计投资6000万元左右,实施提质增效工程27万亩左右,涉及贫困户1.24万户4.35万人,人均年增收800元左右。
      新品种,新技术,一改过去过去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历史。农民腾出了土地和精力发展其他产业,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在逐步实现,石楼县旱作农业正迈步走向现代农业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吕奋珍)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