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半百的侯新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警察,警容整洁,精神饱满,言语之间朴实低调,却时刻牢记使命,严于律己,这是笔者对他的第一印象。
弹指之间,今年已是侯新民在交城县看守所从事监管工作的第21个年头。从2000年走出军营的那一刻,他告别了16年的军旅生涯,转业到了交城县公安局,从军营到警营,从正营长级到普通监管民警,流逝的是时光,不变的是军人的忠诚和坚守。
到岗之后,他发扬在部队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保持部队铁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先后完成了从营职军官到普通民警,再到副所长、指导员不同岗位的坚守与蜕变。
工作之余,老民警们讲起“侯导”的故事,令笔者感触颇多。
20年前的旧看守所不比现在,两名民警看守着一百多名在押人员,一串监室钥匙可能就是“侯导”上班的全部家当。因为没有监控,所以值班民警只能靠两眼和双脚去完成一天的工作。当时侯新民作为内值班民警,除了谈话教育、深挖犯罪等这些本职工作,他还要一天无数次地去巡查每个监室,去捕捉每一名在押人员一丝一毫的变化。为了防止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每次接班他都要提前半小时进入监区巡视,确保掌握第一手情况,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每次交班他都要将自己班内发现还没有解决的问题逐一交代,做到无缝对接,严防脱管、漏管。正是有了他这日复一日地执着与事必躬亲的坚持,才有了他从事监管工作21年无事故的优异成绩。他日复一日用脚步丈量监区内每一个角落的画面也成为同事最深刻的记忆。
“今天的监管工作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方方面面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但不管怎么变,忠诚和坚守不会变。”侯新民告诉笔者。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现在的侯新民每天来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依然是:回放全方位无死角的高清监控,查看在押人员生活情况,查看值班民警履职情况,紧盯监控画面,仔细巡视监区每一个角落。他用自己的职业敏感性,慎终如始地继续着这些我们看似乏味的工作。无论是万家灯火的平常日,还是普天同庆的欢聚时,没有厌倦,更没有牢骚和抱怨,脚踏实地,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平凡岗位,为确保交城县看守所安全无事故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军人的本色,一个监管民警的平凡壮举。
“监管无小事,无论哪个时候,思想上都不能麻痹大意,心存侥幸”。这是“侯导”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一次例行查监过程中,一名在押人员荀某的脸色异常,由于荀某有轻微智力障碍,对身体的不适不善于表达,同监室在押人员也没有报告,但是细心的侯导还是发现了问题。经与驻所医生沟通,他立即同所长牛永旺商量,决定将其马上送医救治。经诊断,荀某身患多种疾病,已有生命危险,因为送医及时才转危为安。在日常工作中,侯新民工作严谨细致,有着比常人更加锐利的火眼金睛,总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凭着一股认真劲儿令极少数躁动的在押人员闻风丧胆。他先后发现在押人员私藏有重大安全隐患的违禁品十余次,为确保监所安全稳定做出巨大的贡献。
疫情期间,侯新民更是不顾他已经56岁,年龄偏大,毅然决然地进入封闭工作模式,全天24小时驻所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监所抗疫一线,成为了全体民警心中的榜样。驻所后,他带领封闭执勤民警严格落实监所疫情防控和监管安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决策部署,无论从整体把握到细节落实,都争取做到细致入微,用执着的坚守和无私的奉献践行一名退役军人的铮铮誓言和使命担当。
青丝转白发,在滚滚历史长河中,21年只是沧海一粟,但对于一个人来说却是一生的事业和追求。“如果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会把豪情铁骨、一腔热血全部倾注于监管工作呢?我可以响亮地回答,这就是军队留给我最宝贵的财富——忠诚和坚守。”侯新民深有感慨道。(郭晋)
(责任编辑:孙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