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 联系热线:17636155855
首页 > 生态环保 > 正文
吕梁山林业生态修复调研组在吕梁市实地调研王立伟陪同
2019-09-25 19:07:04 来源: 吕梁日报

9月22日至24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总经济师杨超带队,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水利部等有关部委组成的联合调研组深入我市离石、兴县、临县、柳林等地,就今年两会期间山西代表团向全国人大提交的“关于加大吕梁山革命老区林业生态修复力度的建议”进行专题调研。市长王立伟,省林草局副局长黄守孝,副市长尉文龙等陪同。
      吕梁山区生态脆弱与深度贫困高度重叠、互为因果,为实现生态生计统筹、增绿增收共赢目标,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在我市参会代表的积极推动下,山西代表团以全团名义向大会提交了加大吕梁山深度贫困地区生态修复支持力度的建议。建议国家加大吕梁山深度贫困地区的生态修复支持力度,强化支持保障体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位于兴县东会乡的省国有林管理局交楼申中心林场,按照标准化造林的思路和要求,高标准实施1000亩造林工程,是国有林场生态修复提质增效的示范引领工程。兴县孟家坪乡白草沟退耕还林工程按照“山顶退耕还林经济林、山坡荒山绿化生态林、沟底路边国家储备林、林下种植中药材”的模式,积极探索生态脆弱区林业综合治理路径,目前已实施退耕还林2.2万亩,直接带动1500余户群众增收。调研组深入两处重点工程区,认真察看苗木长势,详细询问种植规模、贫困户参与等情况,对我市组建农民造林合作社、规模化合作化推进生态造林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杨超指出,生态造林是实现增绿增收双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举。要紧盯目标任务不放松,坚持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经济林提质增效一起抓,集中人力物力,压实工作责任,不断掀起造林绿化高潮;要将荒山造林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吸纳贫困劳动力参与生态建设,完善造林扶贫专业合作社组织机制,扩大贫困群众参与度,更好实现增绿增收双赢目标。
      临县是沿黄红枣主产区,红枣林面积达80余万亩。在林家坪镇、碛口镇等地,杨超一行来到碛口红千年枣林综合性示范基地、红枣院士工作站,了解红枣低效林改造、密植嫁接、品种试验等情况,希望有关方面加强枣园管理,搞好试验示范,积极选育适合本地的新品种和种植技术,为经济林提质增效、红枣产业振兴起到示范推动作用。在占地200余亩的十品老农枣花蜜基地,调研组深入了解枣林养蜂以及蜂产品研发、市场销售等情况,强调要大力实施特色林产品增收,依托本地充足的枣花槐花蜜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养蜂、养鸡、中药材等林下经济,广泛吸纳群众入股合作社,最大限度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现代功能性林下产品,提升林业综合效益,助力群众脱贫增收。
      调研中,杨超一行还深入离石森林公园、柳林县等地进行了调研,对我市统筹生态生计、实现增绿增收、推进吕梁山生态修复的做法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调研组表示,将积极回应人大代表诉求,广泛听取各方面建议,形成科学的调研报告,推动吕梁革命老区林业发展和生态修复取得更大成效。(记者 付永文)

(责任编辑:李鑫焱)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