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 联系热线:17636155855
首页 > 文化旅游 > 正文
弘扬“红船精神” 不忘建党初心 ——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记之三
2019-07-04 11:24:49 来源:吕梁日报
      走进南湖革命纪念馆,睹物思人品史。在解说员的引导下,笔者在参观中品读,品读中回顾,回顾中寻根,接受了一堂生动的党性教育和一次精神洗礼,可谓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穿越时空隧道,回望建党历史。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和嘉兴南湖召开。出席代表共13人。他们是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和包惠僧,代表全国7个共产主义小组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当会议进行到第8天(7月30日晚)时,一个陌生人突然借故闯进这座房子,环视一周后借口找错了人匆忙退出。此事,马上引起了代表们的警惕,马林当即提议紧急休会,离开会场不久后,会场就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骚扰。负责会晤工作的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建议到嘉兴南湖租一只画舫,以游船为掩护继续会议。后来中共一大就在南湖游船上胜利闭幕。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李达任宣传主任,张国焘任组织主任,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航船从南湖扬帆起航。
      南湖革命纪念馆,1959年10月1日在烟雨楼正式成立。初馆馆址设在南湖湖心岛上,借用湖心岛古建筑作为举办党史展览的场所;1985年9月邓小平为南湖革命纪念馆题写馆名;1991年6月,由嘉兴人民捐资又在南湖东岸建造了南湖革命纪念馆,总占地38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党徽造型;为更好地保护、利用南湖的政治资源,经中央批准,2007年3月——2011年6月,历时5年在南湖之南岸建造了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建筑总面积19633平方米。主楼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东西副楼均为二层建筑,内设辅助展厅、学术报告厅和服务区。
      走近纪念馆,但见主建筑外观造型呈“工”字形,代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四周有56根檐柱,寓意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外墙采用大规格青面砖,既体现庄重大气风格,又透示出江南水乡韵味;门楣镶嵌邓小平题写“南湖革命纪念馆”七个金色大字。正南面是七一广场,北面是宣誓台。纪念馆以庄重、大气的建筑风格成为嘉兴城市建设的新坐标,以翔实、生动的展览内容和全新的展览形式倍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和赞誉。
      走进纪念馆序厅,迎面呈现大型石雕照壁和红色党徽吊顶,交相辉映,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两层大型浮雕采用上下错落的块状分割组合:上层以嘉兴南湖的风景名胜为主,反映了中共“一大”召开的社会背景;下层正中,一艘全铜制成的“一大”纪念船石破天惊般从历史画卷中奔涌而出,显示序厅“中国革命的航船从南湖扬帆起航”的中心主题;左右两侧浮雕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寓示了“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人民选择了共产党”;上下两层浮雕之间用6根巨大石柱贯通,蕴含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中流砥柱”之意;顶部是一枚巨型党徽,熠熠生辉,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照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整个序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艺术震撼,渲染了“中国共产党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主题。
      走近纪念馆展厅,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篇篇翔实的史料,一件件先烈的遗物,一个个历史场景,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用心去感悟领悟那为理想而激情燃烧的岁月,让人顿生一种坚定的爱党爱国情怀。展馆一楼和二楼为“开天辟地”单元,三楼为“光辉历程”单元。整个展陈由“开天辟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有巨幅“星火燎原”和“中流砥柱”彩色壁式浮雕墙,高4米,长20余米,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中的核心事件;最后是一面宏伟壮观的“党章墙”,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党章的展示和简介,组成了中共从一大到十九大的完整思想发展史。
      走进南湖,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章,观一次专题片,瞻仰一次红船,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红船精神得以传承,革命思想得以升华。(解德辉)
(责任编辑:李鑫焱)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