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排需求搭平台 增加就业稳定性
农民工是就业的重点群体之一。去年,我省已全部完成农村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全省人社部门通过这一信息平台系统及时掌握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失业情况,根据农民工培训就业需求,精准实施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同时根据人社大数据,引导用人单位合理设置招聘计划,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理性择业。
“你好,我是县人社局的工作人员,想了解一下你现在的工作情况?年后是否有外出务工的意愿?想选择哪方面的工作?”
春节前,永济市许多农民工都接到了县人社局工作人员的摸排电话。之后,他们的信息和需求被准确地记录在县人社局的就业台账中。意愿分类、匹配岗位、核实时间……细致入微的工作为精准对接、稳定岗位奠定了基础。2月19日春节假期刚过,该市首批106名外出务工人员就已出发到上海市、江苏省两地工作。
提高信息对接的精准度。今年,我省各级人社部门继续利用全省农村劳动力建档立卡信息平台,通过“扫码填”“微信推”、入户走访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跟进信息,全面摸排返乡农民工就业情况和节后返岗返城需求、行程安排等,及时汇集出行信息,对目的地集中、具有一定规模需求的农民工,按照“一车一方案”原则制定服务保障工作方案,提供“点对点”直达服务。
稳定拓展与就业者高度匹配的岗位。“为此,我们持续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春风行动等服务活动,加强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帮扶;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省外用工集中地区的劳务协作和信息对接,加大返乡未外出农民工较多地区岗位归集投放力度,充分利用线上就业信息平台和线下就业招聘活动,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和就业服务。”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处长贾新明介绍。
全省各地纷纷行动,迅速搭建就业平台,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运城市、晋中市等地通过开展“直播带岗”活动,由几大网络平台互动推送,缩小企业和就业者的沟通距离。“公司大部分员工都是本地人。之前公司招人困难,县人社局采取措施,帮我们解决招聘问题的同时,为当地脱贫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大宁县山西宇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冯晓玲说。
培训技能拓渠道 提高工资性收入
就业是增收的前提,技能是就业的根本。
一直以来,我省不断完善“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开展订单式、菜单式、滚动式和项目制培训,创新培训模式,改革评价制度,强化产教融合,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提高取证率和就业率。每位劳动者每年可参加补贴性培训不超过3次,同一职业同一等级不可重复,为培训对象增加了选择空间。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共培训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41.5万余人次。
“平时我在家不是织衣服,就是编些小花样给孩子们玩。没想到在培训班学了手工编织方法后,还能靠这个挣钱养家。”绛县的王淑侠逢人就说。
像王淑侠这样的妇女在绛县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县人社局举办的手工编织专业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全部进入艳子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每月工资有2000多元,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随着自身职业技能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扩大。从市场匹配录用到订单培训入职、从增加公益岗位到技能提升就业,从打造品牌输出到创业带动就业,我省人社部门挖潜谋新,持续拓宽就业渠道。
在静乐县,裁缝学徒工出身的冯连勇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资金返乡创业。在创业政策的扶持下,他从小规模加工厂做起,到在易地移民安置点扶贫车间建厂,再到成立静乐县久冠服饰扶贫有限公司,一步步实现了从农民工到创业者的转变,为周边260多人带来了就业岗位。“找到久冠这份工作没用我操心,都是县人社局牵线的,每个月3000多元的收入,解决了家里的生活问题。真好!”该县娘子神乡杨家沟村脱贫户宋玉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
今年,我省将根据经济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需要,持续推动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提质增效,大力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培训,有效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进一步增强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其工资性收入。
强化服务增输出 推进就业正规化
逆周期调节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是我省实现稳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1月6日,我省约5000名省外输出就业人员集中启程,前往京津冀、浙江、江苏、广东、陕西、山东等地工作。
1月23日,载着运城市盐湖区131名外出务工人员的飞机飞往江苏省泰州市。“这次外出务工,全程专车专机,直接把我们送到厂门口,不仅安全,而且还有保障,家人也很放心。”外出务工人员王萍说。
2月28日,汾阳市“点对点”输出第一批14名外出务工人员前往山东锦航船舶管理有限公司。汾阳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海员海乘就业是我市独具特色的外出就业项目,采取订单培养模式,目前已招聘输送海员海乘60余人,培训合格后签订5年期就业协议,工资待遇在2500美元-10000美元。”
……
提升规模化程度需强化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协作机制。为此,3月16日,省人社厅、省公安厅、省交通厅、省卫健委、省扶贫办、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转发了人社部等部委印发的《关于做好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支持成规模、成批次外出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复工,重点保障脱贫劳动力、边缘易致贫人口外出务工和重点企业用工。
在实施中,我省人社部门不仅加强与交通、公安等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强化信息沟通,合力做好需求摸排、行前服务、返岗运输、抵达交接、上岗防护保障等工作,还明确农民工返城返岗服务保障工作负责人,向社会公布联系人名单,让已有工作岗位和新确定工作岗位的拟外出务工农民工能联系得上、出得去。截至3月15日,全省各级人社部门已组织专车(厢、机)464车次,共帮助2.08万名农民工返岗复工。
规模化、品牌化输出逐渐成为我省促进农民工就业正规化的助推器。近年来,我省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培育发展的“吕梁山护工”“天镇保姆”等特色劳务品牌,不仅提高就业市场竞争力,也逐步形成品牌效应。
借助“吕梁山护工”劳务品牌平台就业的临县大居村的王润平逢人便说:“我现在一个月有8000元的工资,日子特有奔头。”
“增加劳务输出不仅仅在省内、国内,我省还积极开拓海外就业市场,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省人社厅农民工工作处处长侯勇梅说。
记者张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