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金戈铁马边关要塞,如今是五谷丰登牛羊满坡。在党的惠农政策助推下,以“大同好粮”为代表的大同特色农产品喜获大丰收。9月23日上午,地处长城脚下的天镇县李二口村装扮一新,远处长城上数不清的红旗迎风招展,山坡上建国70周年大型标志格外醒目,活动广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一个个带有浓郁边塞农耕特色的艺术造型,将活动广场及整个长城民俗文化村庄装扮的农趣盎然,一系列文艺演出、展览展示、电商促销、政策宣传活动正在隆重举办,广大农民正以喜悦的心情,热烈庆祝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讴歌新时代,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2018年起,党中央、国务院将每年农历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为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传承农耕文明和地方民俗,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农历秋分前后,全国继续开展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庆丰收主题活动。
天镇县李二口村举办的“大同好粮”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是入选全国70个最具特色乡村庆丰收活动之一,也是我省入选的两家活动之一。大同市以“欢乐大同迎华诞五彩好粮庆丰收”为活动主题,通过国家级主流媒体进行全国同步直播,并以多形态融媒体产品向国内外推送,向全国人民呈现“大同好粮”之美、古都文化之韵,展现大同的大不同、“三农”新气象。
明长城李二口段是晋北明长城遗址中最具韵味的一段,一年四季景色各有千秋,当地人把这种韵味称为“四美一怪”。所谓“四美”,是指一年四季各有一景,为长城风光之最。春为“杏映长城”,“五一”小长假前后,当地杏花烂漫,长城掩映其中,有一种繁华与苍凉的错觉美感;夏为“冷月边墙”,7、8月份的天镇县夜色如水,于虫鸣中看一弯冷月斜挂峰巅,似与长城相接,有一种体现戍边情怀的文化美感;秋为“长城红叶”,国庆长假前后,长城内外杏叶飞红,有一种丹青秋景的艺术美感;冬为“雪拥坚关”,春节前后,雪拥苍山,长城龙盘,登临而望,枯枝如戟,天地辽远,有一种铁骨峥嵘的遒劲美感。所谓“一怪”,是指这里有一对一错两道长城。“对长城”东西走向,沿山势蜿蜒,“错长城”南北走向,由山脚而起,沿山脊直攀到山巅,两道长城呈现倒“T”形,凭山借势,愈发显得雄奇俊伟。据说,这段“错长城”是监工官员到村里喝水之时,工匠错修而成。这一错,却错出了别具一格。
李二口长城民俗文化村就坐落于“错长城”脚下,这里曾是守护农耕文明的前沿锋线。在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的历史回音中,新时代农民载歌载舞、喜庆丰收,恰似一场历史与现实的隔空对话,为丰收节庆祝活动注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该村还是天镇小杂粮主要种植基地,好粮丰收的场景,更是体现出了丰收节的原汁原味。
开幕式上,天镇县委书记王建江致辞。他说,今天,我们在天镇县最具诗情画意的季节里,最具文化底蕴的村庄里,致敬劳动,礼赞丰收,隆重举行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献礼新中国七十华诞。天镇小杂粮是“大同好粮”中的精品。山泉植根、火山造化,阳光种子、富硒土壤,温差孕育、传统耕种,每一粒天镇小杂粮,都是天地的精华。近年来,天镇县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发展小杂粮产业,叫响了“天镇山泉粮”公益公用扶贫品牌,构建起“政府搭台、农民唱戏、绿色护航、品牌开路”特色模式,致力打造京津“米袋子”“粮垛子”,努力让昔日“糊口粮”,变成今天“脱贫粮”,成为明天“振兴粮”。
开幕式文艺表演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蓝天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现场所有演员观众起立注目。随后,在呈现“好粮丰收”景象的背景下,歌声《在希望的田野上》悠扬响起。舞蹈《蒸喜糕》、活动《农民报喜》、晋剧《打金枝·劝宫》、歌曲《五彩大同粮》、歌舞《我的家乡大平原》、器乐《扬鞭催马运粮忙》……一个个带着泥土芬芳的节目纷纷登场,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演员与观众在互动中共享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幸福。最后,开幕仪式在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旋律中,缓缓落下帷幕。
天镇县李二口长城民俗文化村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以好粮丰收渲染欢庆景象,以长城精神彰显天镇底蕴,以民俗表演激发乡土情怀,以媒体直播构建营销平台,共分为欢哥笑语庆丰收、好粮展示晒丰收、电商促销助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四大篇章,在今后4天中,该县还将陆续举办特色农产品展销、天镇杂粮网络营销、魏碑书法拓片展、“迎华诞·庆丰收”农民书法摄影展等系列庆祝活动,借此表达天镇县以及全市农民兄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奋斗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
丰收节活动期间,大同市各县区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大同好粮”“农耕文化”“乡村旅游”“农产品+美食”五大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具有大同特色的主题活动和基层庆丰收活动。(郭斌)
(责任编辑: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