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方山县秉承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底蕴丰厚等旅游资源优势,借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武当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村城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武木楼、贺龙中学旧址、于成龙故居及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张家塔村等丰厚旅游资源,多措并举,全方位、立体化促进文化和旅游日渐融合发展,彰显了文旅融合发展新成效。据统计,今年1-8月份,全县旅游人数105.98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5.3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79亿元,同比增长24.15%,荣获了2019年“中国最佳康养休闲旅游名县”“2019中国最美县域”荣誉称号。
A立足本土文化 深入挖掘文旅资源
今年方山县成立了旅游文化研究会。汇聚各类专业人才,广泛收集本县文史资料,同时划拨了专项资金,用于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例如:编制完成了于成龙文化系列丛书(一辑7种8册),撰写了讲解词,将于成龙廉政文化和于成龙故居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科学布局,充分展示“于成龙父亲的德、于成龙兄弟的孝、于成龙的廉”。同时,对北武当山道教文化、左国城匈奴文化、张家塔民俗文化等文旅资源进一步挖掘,开发了一批具有县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通过北武当山品牌开发出老传统酒、北武当山莜麦醋、北武当山辣酱等一系列文旅产品,年均销售额2000余万元,畅销省内外;通过不断挖掘文化内涵,植入旅游产业和旅游产品,赋予其文化灵魂,使“北武当胜境、于成龙故里、左国城故都”三大品牌走向全国,“三晋夏都、天然氧吧、于公故里、匈奴圣地”的品牌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圣地。
B实施重点项目 构筑旅游产业支撑
大力实施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打造特色景区景点。与山西文旅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加快开发4A级景区北武当山,争创国家5A级景区,目前已完成景区评估工作;投资1.5亿元、28.015公里的“圪洞—张家塔民居”旅游公路,已完成30%工程量,年内可望竣工通车;投资0.89亿元、19.67公里的北武当山景区环线公路北线项目年内可开工建设;北武当山架空索道项目已经办结前期手续,左国城遗址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已完成立项,梅洞沟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可研编制、土地初审和总体规划,于成龙茔园广场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建成。贺龙中学旧址已完成征集史料文物400余件并布展。新民村离东县抗日旧址已完成总体规划、详细规划;配套完善景区景点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休闲、观光、采摘等基础配套设施。真武山庄以及周边乡村客栈、农家乐等,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营业额3亿多元。同时加快无线网络全覆盖,推进旅游“厕所革命”,从2017年至今,共修建150余座旅游公厕,以基础设施改善带动服务水平提升,拉动旅游经济发展。
C强化宣传推介 提升全域旅游知名度
从去年起,连续两年举办了北武当山半程马拉松赛暨吕梁市健步大会,共7000余人参加(志愿者800多人);承办了二青会吕梁方山火炬传递,共5000余人参加;举办了北武当山传统庙会首届旅游美食节、“中国好声音—唱响吕梁”全国海选吕梁赛区方山—北武当山专场等旅游季系列活动,共吸引13万余人前来旅游参观,通过系列活动提升了方山著名景区旅游的知名度;注重传统市场营销,在高速公路、人流密集区制作大型旅游宣传展图,设置外宣旅游景区景点图版12块;参加汾酒号——“吕梁,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并散发资料2000余份;编制完成北武当山文化系列丛书(初稿),“于成龙廉政文化”实景剧完成了剧本创作,正在组织人员排练,于成龙传说、北武当山传说被列入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D整合各类资源 促进旅游多元发展
围绕打造宜居宜游宜养生态营地目标,创新启动“旅游+”模式,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和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旅+农业”。抓住方山县被列为全省“农林文旅康试点县”的机遇,重点在北武当镇建设种养加游融合发展园区。2018年,确立了15个乡村旅游重点村,成功申报两个市级乡村旅游景区(张家塔和碧浪漂流乡村旅游景区)、四个乡村客栈(郭家湾匈奴大营、溪林小住、松泉村农家乐、下昔农家乐);今年,将来堡村和新民村申报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从去年至今,游客数量年均增长10%,经营业主营业额年均增长15%(景区和乡村周边占到全县旅游总收入的50%以上),真正实现了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景区建设相结合,极大地增加了当地居民和贫困户的收入。逐渐形成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推农、农业反哺”的协调发展格局;推动“文旅+电商”。将文化旅游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去年修建了持续推广县域电商公共品牌“一方粮川”,今年1-8月份,全县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额达到2375.98万元、网络零售额达到379.2万元。(记者 解德辉 刘志刚)
(责任编辑:李鑫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