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监督举报电话:0351-5687051 邮箱:sjbkjb@163.com
微信
微博
首页 > 山西非遗 > 正文
阳城焙面娃娃
2018-10-24 06:59:54 来源:太原日报

阳城焙面娃娃是我省阳城县一种独特的面塑艺术,它的制作不同于一般面塑的笼蒸,也不是在鏊子里直接烤制,而是用一种当地特制的砂土套锅烤成,其特点是看着美、闻着香、食着脆,为阳城县独有,在我国的面塑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传说故事

 

阳城县剪纸与面塑老艺人王玉环(已去世)曾经讲过一个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清朝光绪初年,北方连年大旱,灾情十分严重,近臣向小皇帝奏本说:“天下大旱,赤地千里,百姓饥饿,甚至闹到人吃人的地步。”不谙世事的小皇帝说:“只要朝廷有粮吃,民间人吃人怕甚。”慈禧不悦,传旨:“让民间捏面娃娃食用,再不可人吃人造孽。”这道旨意传到阳城,荒灾大劫已过,十室九空,幸存的百姓正逢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就焙制面娃娃做纪念,之后延续成俗。事实上,当地早已流行有七月十五蒸老娃和蒸面羊献地官爷的习俗,焙制娃娃恰巧与蒸老娃和蒸面羊献地官爷的习俗交合。

 

 

制作方法

 

焙面娃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传统戏曲故事、富含民间吉祥如意的各种图案等上百种。

 

制作方法大致可分为八个步骤:用杏仁水和面,按构图用料将面切成小块,用擀面杖将面泥按作品需要的形状擀薄;接着用刀或剪刀按所要塑造的物象裁剪出大体基础即底料;再捏制头、手、人物的身姿动态等;分手执的道具、花朵、云纹等立体与平面装饰;立体的需捏出具体的形状,如花朵可用细面条缠绕出花形,也可剪出几片花瓣形的薄面泥,其上用梳子压纹道,然后用镊子从一边向另一边轻轻推挤,自然地成弯曲卷边的花瓣,然后成单瓣或复瓣组合,再蘸少许水粘在该装饰的部位;平面装饰,用八角(即大料)压纹为花;上色,除面部、手脚或某朵花该露白部分外,用熬制好的糖稀搭色水均匀反复地涂在作品上;最后放置在加热后的套锅烤焙,烤焙时不能翻动,必须掌握好火候,一次成形。

 

 

独特工具

 

焙制套锅的独特工具产生了焙面塑与蒸面塑的截然不同。由于焙烤工具是铁锅内壁用砂土抹过一层泥浆的套锅,分上下两口锅,焙时两口锅预先烧热,一口锅扣在火口上,锅底(此套锅为平底)上置鏊子,捏好的面娃娃放在鏊子上,再将另一口锅扣在鏊子上,面娃娃凭上、下锅散发的热烤熟。正因焙制的特殊性决定了面塑只能取浅浮雕式。若捏汉钟离袒胸露乳的乳之高度,常用半个杏核扣在基础上,再用薄面泥裹包住杏核。一保持高度,二容易熟透。用八角(大料)印花,半圆的竹筒用力裁透基础面泥,继而提升竹筒时将裁透的半圆面泥带起,轻轻向面泥连接的一侧压一压,就呈凸起状。用此工具、此法可以组合排列出各种花形、图案。

 

由于焙制工艺的独特决定了捏塑时只能采取浅浮雕的艺术样式,在物象造型上必然取概括、夸张的艺术手法。上世纪50年代成立合作社,取消了套锅馆,百姓们捏制出面娃娃无处焙制,这项手工技艺也就从此萧条冷落。

 

 

传承人

 

阳城县焙面娃娃代表性传承人璩鸿琪,培养了大批民间艺术骨干。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学会了全套焙面工艺,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他组织老艺人马贞元、王玉环、白青蕙等人传承这项技艺,使这项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蓓蕾重新获得了生机,在省市乃至全国展览中荣获大奖。如今的阳城县内为数不多的既蒸面又用套锅焙面,并且加工其他面食品的商户,虽然生意不及以往兴隆,但在过传统节日、举办喜事时,焙面娃娃需求量依然不少。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