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清明,今又清明。位于运城市市区北郊的峨嵋岭上,三路里镇后沟村村民和往年一样,早早把通往王真纪念碑碑亭的道路台阶清理打扫干净,按照民间习俗祭拜缅怀。随后,运城市盐湖区政府办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来到这里祭扫,开展清明主题党日活动,缅怀先烈。
王真,沁源县人,在运城长期工作,曾任运城县委副书记等职,1980年在岗位上去世,被当地党员干部不断深情缅怀。王真纪念碑是后沟村村民在他牺牲10年后自发设立的。
4月4日,山西晚报记者见到了王真的家人,并一起来到他曾经挥洒青春的地方,他当年种下的树木已经成荫。
“造林战士”大战乱石滩
王真,沁源县人。1956年在山西省委办公厅工作,当时32岁的他被派到晋南地区,担任中共解虞县委第二书记。解虞县后来合并成运城市的一部分,而王真当时被人们称为解虞县史上“最年轻的县委书记”。
王真的爱人、现年85岁的史秀芳老人告诉山西晚报记者,王真是有名的“笔杆子”,文采好,写了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曾给现在的运城市中心医院、人民剧院等多家单位题字。运城市西姚村的大戏台上“人民舞台”四个大字就是当年王真题写的。
王真来到运城后,主管林业工作。他很少在县委坐班,总是骑着自行车到农村看看庄稼收成、乡镇的植树绿化情况。
在中条山上调研考察几个月后,他发现中条山风大,气候干燥,山下几个村的庄稼地受到了很大影响。常年山风肆虐,庄稼被刮得长势差,产量少。而想解决老百姓的收成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植树造林,改善气候环境。于是,王真把植树造林的目光投向中条山下被当地老百姓称之为乱石滩的地方。这块地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石头,总面积5.4万余亩,多少年来荒凉到连一株草都不长。
王真要在乱石滩种树的想法一提出就遭到众人反对。他的女儿王小平说:“父亲是个敢想敢干、有担当的人。当时他刚提出要改造乱石滩的想法,县委里的人都觉得不可能完成。”
1972年11月,王真说服县委领导,开始了“大战乱石滩”。当时,王真几乎住在了乱石滩上,带领着当时人民公社的社员们开始做人们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事”。
王真的女婿赵树海说:“当年乱石滩植树造林时,我还上高中,学校也组织上山种树。山上满是石头和沙子,种下去的树成活率极低。种了死,死了种,人们就是靠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和恶劣的环境气候斗争着。”
站在当年的乱石滩上,满眼绿色,听着赵树海的讲述,山西晚报记者很难想象,40多年前,这里是怎样的荒凉。
下山时,路过西姚村,有村民正聚在村口打扑克。山西晚报记者走上前打听村民们是否听说过王真。年长的村民一听到王真的名字,便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也不打扑克了。
村民焦尚荣说:“我们这里的人没有不知道王书记的。这里十村八乡年龄大的老人当年都跟着王书记种过树。我们这祖祖辈辈流传着一句话‘一年只刮一场风,初一刮到了年终’,王书记硬是把石头山改造成了绿山,把风挡在了树林外头,不容易啊。”
“乱石滩里面全是石头,哪有土啊,我们跟着王书记天天就是把石头拉出去,挖出一个个深一米、宽一米的树坑,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把好土运回来将树种进去。乱石滩没有水源啊,每个种下的树要浇一百斤水,都是人担来的。”村民老王就是当年种树的参与者。
经过5年时间,王真带领着老百姓在乱石滩3万余亩地上种树534.9万余株,建起了22行树的防风林和水土保持林,为中条山下农业发展撑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石头山植树造林成功的消息传遍了中国,小小的县城就这样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1973年7月,国家林业工作会议专门到运城召开,全国林业系统都来到运城参观学习。这是运城历史上的首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当时的运城最宽的街道是只能容纳两车交会的砖头路,为了这次会议,专门修了一条直通中条山下盐池的四车道大马路。
猝然离世 百姓立碑缅怀
1980年的一天早上,县委开会时间到了,从来没迟到过的王真没有来。因为他常年以办公室为家,同事来到他的办公室找他。门是从里面锁着的,怎么敲门都没有回应。情急之下,同事们破门而入。
王真去世了,终年57岁。
前一天,他还在和同事们商量着第二天的工作,一夜之后,他再也没有睁开眼睛。常年的高强度工作使他积劳成疾,早早离开了他挂念的造林事业、他的妻儿。
王小平说:“父亲走得太突然了。印象中父亲总是很忙,有时候半夜三更别人来找他,他二话不说骑着自行车就跟着去。记得父亲刚到运城上任那年的雨季,解州发生水灾。父亲组织了4000多人去抗洪抢险,他带头下水,连着在水里泡了40天。从那之后,就落下了头疼的毛病。后来又没日没夜地植树造林,他的身体透支太厉害了。”
王真追悼会那天,举行仪式的礼堂里里外外站满了闻讯赶来的人,群众送的花圈摆满了礼堂。县长阎克惠在念追悼词时都泣不成声。
王真去世时,家中的小儿子王树民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王小平说,父亲给弟弟取名叫树民,就是要让他长大后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990年,王真去世十周年,后沟村村民自发为他立了纪念碑,碑文里刻有“把群众的疾苦当做自己的疾苦”,把他称为“人民战士”。因为怕史秀芳老人知道后反对,纪念碑立好后村民们才告知她。
王真走了,他给后沟村不仅留下了泉水,还给后沟村留下了财富。他带领村民们种的果场里结出来的苹果,让后沟村变成了当地有名的致富村。
“父亲的人生不长,但活得精彩”
1958年王真在中条山植树造林开始,直至1980年因病逝世,他用自己的半生换来了南北两山的万亩林带。他去世了,可是他的事业已经被传承下来。
赵树海因为种树而发明的“树葆”于2017年4月获得国家专利授权,这是一种收集雨水、促进植物生长、干旱时期保证植物存活的装置,为干旱地区大量种植林木提供全新的技术手段,能提高农业收入、改善大气环境。“树葆”适用于荒山造林、沙漠治理等,节水节肥,深受林业、园林部门和农民欢迎。
现在,赵树海的“树葆”在中条山下有多处试验地。在王真奋斗过的地方,他的家人继续着他的植树造林事业。
清明节,王小平带着家人来到王真的纪念碑前祭奠。五岁的外孙女对着纪念碑给太姥爷敬礼的模样让王小平眼睛湿润了,她说:“父亲的人生虽然不长,但是活得精彩。父亲走时为运城留下了南北两山郁郁葱葱的林木,走后的四十年,党和人民始终也没有忘记他,父亲的一生活得有价值。”
山西晚报记者 胡增春 通讯员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