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林草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林草工作紧紧围绕“塑造表里山河生态美好壮丽形象”战略目标,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全方位筑牢生态屏障,精准化实施生态扶贫,努力让表里山河“美起来”、政策机制“活起来”、农民群众“富起来”,开启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新篇章。
国土绿化成效显著。古代的山西是森林茂密之地,但由于历史和战乱,到1949年全省仅残存森林55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4%。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不懈绿化三晋,持之以恒修复生态,林草事业全面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着眼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山西、促进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小康大局,出台了《太行山吕梁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方案》,启动实施了“两山”生态修复工程,创新“十大机制”,谋划“十大工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围绕生态修复机制创新试验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试验区、“一圈一带”生态修复先导区、生态保护修复助推脱贫攻坚先导区“四大定位”,将80%以上造林任务安排到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环京津冀生态屏障区、重要水源地植被恢复区和通道沿线绿化区等生态环境最为脆弱、治理任务最为艰巨、群众期待最为迫切的“四大区域”,全流域布局,按山系治理,整区域推进。“两山”工程已经成为统领全省林草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全省完成通道绿化2.1万公里,沿线荒山造林88万亩,建成2个国家森林城市、42个省级林业生态县,绿化村庄1753个。森林面积4816万亩,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相比增加4265万亩;森林覆盖率20.5%,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相比提高了18.1个百分点。2016年森林生态总价值为3172.64亿元。《2017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显示,2000年-2017年山西的植被生态质量改善在全国最快。
生态产业富民增收。坚持依靠林草、发展产业,努力提升林草富民的贡献率,特别是在发展灌木经济林产业上取得了较大突破,开辟了群众依靠林草产业增收的新渠道。从启动红枣、核桃等传统干果经济林产业提质增效,到创新“小灌木大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连翘、沙棘等特色经济林,都体现出了厚积薄发、兴林富民的坚强决心。在大力发展传统干果经济林,努力做强叫响“山西红枣”“山西核桃”等优质品牌的同时,充分发挥沙棘、连翘等灌木经济林丰富优势,鼓励开展经济林经营权流转,推行“企业+合作社+技术服务队+农户”模式,通过对低质低效干果经济林和野生灌木林经济改造提升,增加农民收入。现有经济林1894万亩,特色经济林535.06万亩。紧紧围绕全省打造“黄河之魂、长城博览、大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编制完成《山西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推进文化、旅游和康养的融合发展,努力让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生态美、百姓富正在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生态扶贫全国样板。坚持把治理生态、改善环境的过程作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过程,在脱贫攻坚战役中走出了“山西路径”,特别是在推进造林合作社扶贫机制上取得了较大突破,成为全国生态扶贫的样板示范。从“在一个战场打赢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两场战役”目标的提出,到启动实施以合作社为主的生态扶贫“五大项目”,到扩大合作社参与的范围,推进贫困社员逐步由“平面参与”转变为“立体增收”,体现了立足生态、心系贫困,致力打造实现“生态生计良性互动、增绿增收互促双赢”的坚强决心。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惠及贫困人口达到52人左右。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在我省召开现场会,推广我省生态扶贫经验。
依法保护严守红线。全省依法治林、保护生态,有效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特别是在立法保护上取得了较大突破,初步形成了林业和草原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从出台封山禁牧办法实施条例、制定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保护条例,到规范省级公益林界定办法,划定并严守涉林生态红线,都体现着依法治林、依法保护的理念。全省5600万亩永久性生态公益得到依法保护。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广泛应用实现音频视频实时传输,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防治减灾三大体系初步建成。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坚持深化改革、推进发展,稳步推进林草事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在国有林场改革上取得了较大突破,解决了国有林场做先导、全省林草上水平的问题。从“三减三增三加强”措施落地见效,到保护生态、保障民生的“双目标”机制运行,体现了坚定走好现代林区、美丽林区道路的执着信念。通过改革,实现了林场瘦身、财政减压、管理高效的目标。特别是省直林局108个国有林场实现了由弱到强、由疲到兴的历史蜕变。在推进生态修复保护机制创新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创新国土绿化机制上取得了较大突破,开创了以机制创新推动三晋大地绿化美化的新篇章。从依靠广大农民投义务工和积累工,到建立了以工补林、以煤换林、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金、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到探索开发式、购买式、置换式等造林绿化新机制,体现出了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敢为人先的实践精神。全省先后涌现出太原市开发式造林、大宁县购买式造林、黑茶林局合作式造林等典型示范,形成了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良好氛围。
注重经营提升效益。坚持强化经营、注重质量,森林质量提升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在退化林分改造上有了较大突破,初步解决了修复单层低效林、建设复层混交林的问题。从20多年前就开始探索的“小老杨”纯林改造,到依托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推进中近熟林可持续经营和中幼林抚育,开展灌木林改造,到中德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示范林场建设,体现出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总结探索出的“小老杨”纯林改造退化林修复模式,正在使晋西北杨树林局600多万亩退化林,成为具有多树种混交的沙区生态稳定系统,为推进全国退化林改造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坚持科学态度,讲求科学方法,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全省累计攻关完成林业科技成果325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2项。建成油松、落叶松等树种的优良无性系种子园和母树林,审定认定215个国家级和省级林木良种。在晋北晋西北风沙区,全面推行针阔混交、乔灌搭配、灌草结合的生态修复方式,加快建设以樟子松、柠条、沙棘为主的防风固沙体系;在吕梁山生态脆弱区,采取山水田林湖相互配套、综合治理的办法,推动林路、林水、林苗、林田一体化发展;在太行山区,大力推行径流整地、石片保墒、容器苗造林等抗旱造林技术;在采煤沉陷区,实行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在盐碱滩涂,采用挖沟排碱、客土抗碱、打井洗碱等办法;在干果经济林发展区域,全面推广红枣搭雨棚防裂果、核桃综合丰产、仁用杏抗晚霜等技术,实现了科学造林、集约造林、高效造林,促进了林业提质增效升级。
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坚持爱护植物、保护动物,有效地维护了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特别是在优化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上取得了突破。从出台《山西省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开展全省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到历山原始森林科考,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坚持按照“多桥梁多隧道、少挖土少垫方”原则,严格审批审核占用林地项目,体现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目前,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地269处。
林草投资多元多样。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林草投资逐步实现多元化多渠道融资,特别是在投融资机制上取得了较大突破,建立财政资金、金融股资金、社会资金融合的多元化投资体系。从组建成立林业投资管理集团公司,到成立林业产业公司、森林康养公司、林草科技服务中心和林业工程技术中心等,启动林草PPP项目,都体现了整合财政资金,发挥市场作用,撬动社会和金融资本参与投资的思路和理念。目前,全省通过PPP项目已在财政部入库,初步融资89亿元,用于推动退耕还林、生态扶贫、提质增效等项目实施。
精神力量持而不息。坚持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典型。右玉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改善生态,将昔日的“不毛之地”建成了如今的“塞上绿洲”,右玉精神成为推进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的不竭动力。全省在植树种草和生态建设中,处处闪烁着艰苦奋斗、持之以恒、苦干实干、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和感人精神,以黄土高原的黄色和煤炭工业的黑色为主色调的山西开始换上绿色新装,美丽的“塞上绿洲”诠释了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干石山造林的突破诠释了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太行精神,贫困群众致富的喜悦诠释了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吕梁精神。
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我省林草事业要把“塑造表里山河生态美好壮丽形象”作为执着追求,坚持以创新促增绿,按照“绿化彩化财化”同步推进的思路,砥砺前行、奋发有为,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展现绿化山西、美丽山西的新成效。
太行山绿化工程
石头缝里造出葱郁森林 矿渣堆上筑起绿色屏障
我省太行山绿化从1984年开始,到目前经历了3个工程建设阶段。截至2018年年底,总计完成建设任务142.1万亩,完成率100%。2019年,国家下达投资计划任务11.2万亩,将于今年11月底全部完工。
我省太行山绿化工程经过30多年的建设,太行山区生态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扩大了森林资源,提高了林分质量。太行山绿化工程实施以来,始终坚持“点上出经验、面上出成果,点上建精品、面上见成效”的建设原则,在造林工程大面积实施的基础上,建成壶关十里岭、平顺消军岭、平顺青羊线、广灵马蹄岭等一系列技术含量高、景观效果好、综合成效大的太行山示范精品工程。改善了生态环境,优化了人居环境。随着有林地面积的逐渐增加,森林的多种功能得以发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同时,造林工程建设,除了采取径流林业整地、大容器苗造林、石片覆盖、营造混交林等技术提高造林成效外,还配套了道路建设,方便了经营管护,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兴起了特色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太行山绿化工程实施以来,始终以兴林富民为第一要务,一手抓生态治理,一手抓兴林富民。调整树种结构,大量栽植山桃、山杏、连翘,为山区农民创收开拓了新领域。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户积极发展干果经济林产业,带动了以红枣、核桃、连翘、仁用杏、花椒等干果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发展,林农复合经营的模式优化了产业结构,带来了经济效益;工程专业化解决了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积极鼓励和扶持当地私营苗圃的发展,解决了工程用苗难,调整了产业结构,拓宽了致富渠道。同时,鼓励大户参与造林,提高工程投资标准,使农民能够有活可干、有利可图。而林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一批干果深加工企业的崛起。
吕梁山生态脆弱区工程
山上治本身边增绿 产业富民林业增效
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涵盖了临汾、吕梁、忻州3个市的23个县(区)和4个省直林局。2013年,我省决定将吕梁山生态脆弱区列为全省综改试验区建设的主战场。工程启动6年来,通过实施干果经济林战略、科技兴林战略和森林保护战略,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使生态环境退化和土地沙化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2013年-2018年共完成建设任务110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928万亩,封山育林完成181万亩。2019年区域内林业建设任务达121万亩,超额完成规划任务。
工程坚持“山上治本、身边增绿、产业富民、林业增效”的思路,整体推进、区域突破、机制创新、政策跟进。2013年-2016年省内拿出4.85亿元对区域内国家工程乔木林造林进行了配套;2017年起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84亿元,下达人工造林任务36.865万亩。各工程县区出台采取优惠政策、提供配套资金、加强队伍建设等措施支持脆弱区工程建设。
针对吕梁山生态脆弱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造林条件差的现状,工程创新造林技术,采用了径流林业整地、垒石坑客土造林、索道运苗、地膜覆盖、截杆覆土、阔叶树穴盘育苗、容器苗造林等多种科技措施,注重乔灌混交、针阔搭配等生态修复方式的应用,因地制宜地选择造林树种、配置造林模式、确定造林方式,实现绿化与美化相结合、造林与造景相结合、植绿与富民相结合,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
为确保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我省创新营造林机制,在实行合作社造林、完善购买式造林、探索合作造林、推动开发式造林四大造林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尝试大户流转经营、企业开发经营、专业(队)合作社联户经营等林业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林业,坚持走生态经济型的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
退耕还林工程
改善生态环境 增加农民收入
我省退耕还林工程2000年启动,截至2018年累计承担完成国家退耕还林任务2730.3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062万亩,工程涉及全省11市113县(市、区)、1100余乡(镇)、14000余行政村,退耕农户153万户、547万人。工程的实施不仅推进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而且对增加贫困地区农户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省上一轮退耕还林从2000年开始试点,2002年全面启动,截止到2013年年底,累计完成国家退耕还林任务2347.5万亩。工程涉及11个市、113个县(市、区)、1104个乡(镇)、13908个行政村,退耕农户100.7万户、383万人。
上一轮退耕还林:一是大幅增加林草植被,为我省储备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十一五”期间,全省森林覆盖率由14.12%增长到18.03%,是我省森林覆盖率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其中,退耕还林工程的贡献率高达41%以上;二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据2016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公布数据,我省前一轮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显著,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增加;三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拓宽了致富门路。据统计,工程区劳务输出人员达115.52万人,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四是增加退耕农户收入,国家现金补助农户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截至2018年,国家直接兑现给前一轮退耕农户补助资金总计132.5亿元,全省100.7万退耕农户户均1.3万元。我省退耕还林农户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905.61元提高到2014年的6746.87元,增幅高于全省农村平均水平,并呈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2014年启动实施至今,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379.8万亩,促进了全省国土绿化和脱贫攻坚工作。
环京津冀生态屏障建设工程
为首都经济圈生态 环境质量优化作贡献
我省环京津冀生态屏障建设工程规划实施范围包括全省从北到南的晋冀交界区域,桑干河、大清河、滹沱河、漳河等海河水系主要发源地和水源地所在区域,涉及我省大同、朔州、忻州、太原、阳泉、晋中、长治7市40个县(市、区)以及省直杨树林局、五台林局、管涔林局、太行林局、太岳林局5个省直国有林局,共45个实施单位。
根据我省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环京津冀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完成505万亩任务,其中,人工造林430万亩,封山育林75万亩。从2016年开始,省财政每年投入8046万元,加大造林绿化进程。
2016年项目启动实施,当年安排40万亩人工造林任务,2017年、2018年,每年安排新造林任务16.092万亩,目前,2016年-2018年任务已经全部完成。
为了高质量完成工程,省林草局起草完成了京津冀生态协同圈山西部分“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以及《山西省京津冀生态屏障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初稿)》《山西省京津冀生态屏障建设项目检查验收办法(初稿)》,工程管理流程图、工程规划位置图等一系列基础工作。
通道绿化工程
车在林中走 人在景中行
通道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生态建设水平、展示山西对外形象的窗口工程。1998年我省启动绿色通道建设,2006年启动通道绿化工程开始,近20年来,全省主要干线绿色通道骨架基本形成,两侧荒山大面积得到治理,基本建成“车在林中走,人在景中行”的景观廊道。期间,1999年国家林业局在我省召开全国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现场会,推广山西经验。2006年4月,省政府专门印发《关于搞好全省六大造林绿化工程的实施意见》,启动实施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村镇绿化、厂矿区绿化、环城绿化、城市绿化等省级六大造林绿化工程。目前,全省完成各类通道绿化主林带建设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完成4519公里,国省道1.18万公里,旅游公路及其它公路4897公里,铁路绿化1279公里,县乡公路绿化1.3万公里;通道沿线荒山绿化419万亩,其中,公路沿线绿化荒山281万亩,汾河等主要河流沿线绿化荒山138万亩,工程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重要水源地项目
为维护“华北水塔”生态安全打基础
重要水源地两侧宜林荒山荒地绿化工程:涉及全省11个市、50个县区,16条河流两侧宜林荒山荒地。主干河流源头主要包括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7大河流源头宜林荒山荒地。汾河一级支流主要包括岚河、昌源河、洪安涧河、潇河、文峪河、浍河、白石河7条河流。另外,永定河一级支流南阳河两侧宜林荒山荒地和黄河河津段两侧宜林荒山荒地面积也纳入了规划范围。
2016年正式启动,完成配套建设任务20万亩,是对布局在省域内主干河流和汾河一级支流源头及其流域范围内的国家工程给予一定资金配套,即在国家投资基础上,由省级再给予一定的配套资金,使得工程投资标准达到550元/亩。建设任务20万亩,涉及全省10个市29个县,3个省直国有林管理局。2017年开始单独立项,每年完成人工造林10万亩。2017年重要水源地造林工程区域布局:围绕汾河流域和海河上游流域这两条主线,突出增强涵养水源功能和控制水土流失两大主旨,实现维护“华北水塔”生态安全这一目标。重点是恢复和保护汾河、清漳河、浊漳河、沁河等主要河流源头的森林植被,突出汾河一库、二库所处区域及文峪河、涑水河等汾河一级支流流域宜林荒山荒地的治理,推进我省主要河流源头及其流域内森林植被得以逐步恢复和保护,为维护“华北水塔”生态安全夯实基础。
三北工程
区域防护体系建成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我省三北工程是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范围包括吕梁山系的晋西、晋西北地区,涉及大同、朔州、忻州、太原、吕梁、临汾和运城7市57个县(市、区)及省直杨树、五台、黑茶、管涔、关帝、吕梁6个国有林管理局,区域面积819.9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52.3%。1978年启动实施以来,先后完成了一至四期工程建设,目前,正在实施的五期工程到2020年结束。40年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林业部门精心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三北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是森林面积持续增加。三北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223万公顷,区域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8.3%提高到2015年的18.82%,净增10.52个百分点。初步建成了北部风沙区防风固沙林、中南部水土保持林、汾河上游水源涵养林、沿黄地区经济林及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等区域性防护林体系。二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区域内450万亩沙化土地和120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自然灾害得到明显遏制,生态环境整体上实现根本好转。三是林业产业长足发展。三北工程坚持把发展以经济林为主的林业产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形成了晋南以红枣、苹果为主,黄河沿岸以红枣为主,北部以仁用杏为主,核桃遍布工程区的经济林基地,总面积达到920多万亩,基本实现人均1亩经济林的目标,部分县农民林果业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四是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三北工程把防护林建设与构建环城森林公园相结合,把生态建设与森林旅游相结合,增绿与增景统筹推进,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绿色多样的生产生活环境。
天保工程
创新森林管护机制 保障森林生态安全
我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998年9月22日,省政府发布《关于停止天然林采伐的通告》,先行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2000年按照国家部署,在黄河流域正式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2011年至今,我省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
国家天保包括朔州、忻州、太原、晋中、吕梁、长治、晋城、临汾、运城9个市的72个县和6个省直国有林管理局以及杨树丰产林实验局、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实验林场等83个县(局)级实施单位。省级天保涉及五台林局、太行林局。
为了高质量推动工程建设,我省科学划分管护区域,不断创新管护机制,大力推进设施管护,取得了良好效果。强化工程管理手段创新,推动工程管理模式转型。立法保护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为工程建设提供法律保障。2017年3月1日,《山西省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保护条例》正式颁布施行,这在全国属于首创。在此基础上,还编制了《山西省永久性生态公益林规划》,全省53条河流、64座大中型水库、19个重点保护的岩溶泉域和28个水源地纳入永久性公益林立法保护范围。深化国有林场改革为天保工程建设奠定了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保障。同时,还积极探索集体公益林托管新机制,努力提升森林经营水平。
20年建设成效明显。生态效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森林服务功能增强。据监测数据,山西省天保工程区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涵养水源物质量67.12亿立方米,保育土壤物质量为11033.66万吨。二是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发展。在经济效益方面,森林生态增值明显。按西北院监测报告,我省天保工程区森林生态系统每年生态效益价值总量为940.46亿元。据2016年山西省统计年鉴,我省天保区内林产品总价值量达305032万元。在社会效益方面,工程区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明显好转,工程区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由2010年的4736元增加到2016年的9454元,增长了1.99倍。工程的实施打通了贫困人口参与造林获得劳务收入的通道,吸纳贫困人口28815人,贫困户年平均收入1.2万元。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林兴沙退生态趋好 生态生计互促双赢
我省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大同、朔州、忻州3市23个县(区、市)和杨树、五台、管涔3个省直林局。一期工程从2000年启动实施,2012年结束,完成治理任务1661万亩。二期工程建设从2013年启动,2022年结束,规划治理任务1900余万亩。截至2018年,林业建设完成治理任务289.05万亩。
经过连续20年的治理,我省京津风沙源地区治理成效逐步显现。截至目前,共完成治理任务2000多万亩,建成了万亩以上集中连片工程130多处,晋北生态环境明显得到改善。通过建设晋西北丘陵山地防风固沙治理区、大同盆地生态经济治理区、恒山土石山水源涵养风景林治理区、晋西黄土丘陵沟壑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治理区、滹沱河流域水源涵养治理区5大生态治理区,建立和巩固了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体系。“十三五”以来,平均每年治理沙化土地面积百万亩左右。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晋西北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广大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期工程自2013年实施以来,创新建设思路注重民生,工程治理取得新进展。
致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构建五大治理功能区。工程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连续实施大规模生态治理,形成了新旧工程相衔接的西北丘陵山地防风固沙治理区、大同盆地生态经济治理区、恒山土石山水源涵养风景林治理区、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治理区、滹沱河流域水源治理区5大集中连片防沙治理区域。致力改善晋北人居环境,增绿增彩优化景观布局。各地坚持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与城乡绿化美化工程统一规划,大同市云州区、新荣区,朔州市朔城区,忻州市偏关县等地打造了火山群森林公园、古长城森林公园、西山城郊森林公园等多处城郊森林公园,县区人居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致力全民参与社会治理,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工程建设中,各地积极传承弘扬右玉治沙精神,用足用好国家投资,创新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生态治理。大同市每年拿出5500万元用于生态建设与保护。致力生态生计互促双赢,深入推进生态扶贫。2016年以来,各地坚持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推行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造林,探索创新林业资产性收益机制,把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过程变成群众增收脱贫的过程,在防风固沙增绿增效中让群众增收脱贫。(文图来自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
(责任编辑:贺佳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