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王建忠 杜丽)7月15日17:40,山阴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介入导管室成功为一名81岁急性心肌梗死老人,实施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CI),心梗“罪犯”血管被开通,濒临危急的生命被挽救。
▲手术中
今晨七点左右,家住山阴县何庄村的八旬何大爷在坐车时突然出现胸骨后憋痛,伴大汗、恶心、呕吐,且有肩背部放射痛。在儿子驱车护送下迅速赶往山阴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路上,拨打电话向其在医院上班的亲戚——120院前急救任玉清求助,拥有着丰富急救经验的他一边指挥一边在医院大门口做好迎接准备。8:35到达医院大门,在任玉清的带领下,实现绕行急诊科,直接前往心血管内科CCU,以节约胸痛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提前接到通知的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早已严阵以待,做好一切抢救准备。开通绿色通道,先诊疗后付费!“做心电图、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急查心肌酶谱……”8:40分,首诊心电图完成,提示异常Q波(Ⅱ、Ⅲ、AVF、V1、V2导联),前间壁心肌梗死,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主管医生白乙宾简明扼要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签署病危通知书,告知当务之急先行溶栓,这是开通心梗血管的最佳途径。但老人高龄,溶栓出血风险很高,家属救治愿望强烈,心内科戎菊文主任、白乙宾医生及护士决定大胆为老人进行静脉溶栓。
9:31,静脉溶栓完毕,医护人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2小时后,老人主诉胸前区憋痛较入院前明显缓解,心电图提示V1-V3胸导联ST段回落到基线,考虑溶栓成功。而就在中午12点多,老人又感胸前区憋痛,为进一步查找原因明确诊断,该科戎菊文主任建议为患者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手术中
16:30,老人被推入介入导管室。冠脉造影结果示“三支病变”。此次心梗罪犯血管为前降支(LAD)——近中段弥漫性狭窄,最重95%,第一对角支开口狭窄90%。建议立即施行支架植入术。术中,专家和山阴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介入医师根据血凝ACT结果不断调整着抗凝药物用量,在血压下降时,护士积极配合着抢救。最终,历时一小时成功为老人在病变血管植入2枚药物涂层支架,闭塞血管瞬间被开通,血流恢复三级,老人转危为安。
▲术后老人恢复良好
该名老人是山阴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于今年4月11日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后,成功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年纪最大的一例。为向急性心肌梗死这样的危重患者提供最快速的诊疗通道,山阴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整合多学科、修订规章制度、优化诊治流程、进行分级培训,积极申报符合国家级标准的胸痛中心,成为晋北地区胸痛中心建设的榜样和典范,承载起朔州区域救治急性胸痛患者的使命。
(责任编辑:赵义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