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新春,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本平安喜乐的正常秩序,抗击疫情成为举国上下头等重要的大事。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坚持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维护广大师生健康安全,坚持国家课程学习与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相结合,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一、备战篇
朔州市第四小学根据教育部“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要求,以及《朔州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延迟开学期间中小学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提前周密部署,出台一系列线上教学的实施细则。
开学在即,时间紧,任务重,从2月9日开始,全体四小老师开启居家在线工作模式,利用钉钉平台进行直播,将线上教学与线下学习相结合,课程学习与防控知识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教育资源,以应对特殊时期不能面对面上课所带来的困局。“抗疫”这门“课程”,挖掘出了四小人的别样潜能。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很多问题,特别是大众在公共卫生知识和科学素养等方面的不足,如何在教育中补足这个短板,如何把灾难当教材,让全国的中小学生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完成好这场科普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教育、道德教育,进一步树立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全校老师在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上好“网课”的同时,鼓励学生多关注疫情,把疫情当教材,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厚植家国情怀、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二、实战篇
上好一堂生动的爱国教育课。在朔州市第四小学,老师们认真上好“开学第一课”。大家通过分享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抗疫故事,阐释伟大的中国精神。让学生明白:疫情面前,有无数勇士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斗”,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发光,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面对磨难,每个人都应该守望相助、共赴国难。山海有涯,大爱无疆,每至时艰,便是中华儿女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时刻。孩子们纷纷表示“这堂课教会了我们爱国与责任,感恩与担当”。
上好一堂疫情科普与生命教育课。教师们通过制作课件、播放短视频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孩子宣传科学的防疫知识,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防疫理念、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同学们从自身做起,做到讲科学、懂知识、养习惯,做疫情防控的小卫士。同时,还对学生加强人类生命共同体的教育,让学生深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生死与共、和谐相处的生命关系,为孩子们播下科学精神的种子。
上好一堂自我管理课。利用网络学习等机会,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积极强化方式,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鼓励在家学习的学生,必须从自我做起,认真听讲,博览群书,注重思考,动手实践。从小树立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意识,用科学战胜愚昧。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抓紧时间学习科学,掌握规律,创新创造,争做国家栋梁和有用人才,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上好一堂安全健康课。针对复工的家长出门在外,老师们利用直播等形式,叮嘱独自在家的孩子不做危险的事,注意防火、防电,做好安全教育,成为家庭安全“小管家”。同时,学校组织相关教师编写了指导学生生活作息,规律饮食、防控近视、注意卫生、适当运动的美篇。倡导开展一些适宜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在家庭环境中进行的亲子活动,既锻炼体格,也增进亲子关系。
上好一堂心理教育课。学校组织已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多名教师集体备课,为孩子们用心打造“疫情心理课程”。帮助学生探究面对重大事件时,如何冷静、理性地调适心态,从而培养强大的抗逆力。四小人努力从多角度引领孩子们接近这场疫情,相信这一堂堂意义深远的课,必将使孩子们理解生命的真谛,收获智慧的成长。
三、课后成果
学校为了让学生在这段特殊时期,经历不一样的成长,精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手抄报及征文创作活动,邀请全校师生一同拿起手中纸笔,用最美的话语致敬逆行者!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学校就收到大量同学们精心创作的作品。他们用童真的视角、细腻的笔触,传递出对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敬意,为他们送上满满的祝愿!这些稚嫩而铿锵的话语,生动而温暖的画面,交汇成了这个特殊时段最美好的祝福: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疫情当下,朔州市第四小学把疫情危机转化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和一堂堂意义深远的“思政课”,践行教育者使命,守护孩子们成长。教师和孩子齐心协力讲好“抗击疫情”的中国故事,引导广大师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进一步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忍不拔、从容不迫的奋斗精神和赤诚仁爱、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树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树牢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信心和决心,真正与祖国一同成长。(朔州市第四小学 徐春艳)
(责任主编:赵义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