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 联系热线:13934909985
首页 > 教育科技 > 正文
幼师乐保教 幼儿趣玩学
2020-04-17 13:32:10 来源:三晋传媒网

新世纪、新时代下要求幼儿园园长必须具备“三个十”。第一个“十”是十个意识:①政治意识。②角色意识。③目标意识。④素质意识。⑤服务意识。⑥民主意识。⑦法制意识。⑧经济意识。⑨安全意识。⑩发展意识。第二个“十”是十个思辨:①抓大放小。②眼高手低。③继往开来。④承旧立新。⑤填谷造空。⑥删繁就简。⑦求同存异。⑧扬长避短。⑨嘘寒问暖。⑩严己宽人。第三个“十”是十大难题:①安全问题管理难。②家长干预去小学化难。③性质尴尬决策难。④多重领导办事难。⑤责权分离放手难。⑥队伍复杂要求难。⑦成本收费,经费难。⑧事务繁杂,课题难。⑨教师保障,无米炊难。⑩优秀教师成功难。俗话说:“三十而立”,三个十已别无选择地摆在面前,但我们还是要扛起,不能爬下,必须“立”起来。立什么?立德、立行、立言。要办好幼儿园,就得有所作为。

幼师乐保教

大爱无私,不纠结,突出“爱”。幼儿教师从吃喝拉撒、起居饮食、环创安全、至备上研都要亲自操办,我用一个数字反映,一个幼师从走进教室开启步数计算,一天下来,步走数为2万步。说不辛苦不切实际,说不纠结不合实情。怎样才能做到幼师不纠结,乐于进行工作呢?这就需要管理层做出相应的决策方法。我是从讲“爱”这个汉字的造字与含义,让大家释然,不纠结。实话实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本性,爱别人的孩子才是伟大。心甘情愿为“爱”而付出,为“爱”而工作,实属不易。从“爱”的构造看,现在的“爱”是简体字,推到繁体字是“愛”,再推到篆字 原来这个“爱”字的形状是内外两只手,都在向“心”而撕去,同时,两只手从内托举到从外保护着这个“心”。从字意上看,“爱”有三个字意,①给予、付出,这是行动与志向。如我园有一位班主任叫高婕,代小班时刚结婚,家长担心她结婚生孩子而耽误了幼儿,高老师了解到这一顾虑后,给了家长一个承诺:“把幼儿带到毕业后自己再要孩子”。这样一推就是三年,“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就是给与付出。②喜欢,这是情趣与兴趣。如一位老师叫程娟。她还没结婚时,一对夫妻遇到困难,帮助他们带了整整一周孩子,用家长自己的话说:程老师带孩子比父母还精干放心。程老师说:“我就是喜欢孩子们”。“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便是情趣与喜欢。③珍惜,这是感恩与收获、品德和回报。如有一位老师,因太劳累,晕倒在教室,孩子们紧张的围上来,学着大人的样子,有的端水、捶背、舒胸、屈腿、切人中,有的大声呼唤,老师终于醒过来了,看到此情此景,老师的泪水簌簌地流了下来。孩子们还说:“老师别哭,要坚强,有我们呢”。“善小而为功昭彰,良言一句三冬暖”是爱的回报啊!爱不是单向的,你付出了,也在获得回报。老师们用行动诠释着“爱”的意思,当然不会感到纠结,而是更加投入到爱的行动之中。

立德树人,提素养,突出“德”字。人有喜怒哀乐悲恐惊七情,幼师也不例外,而幼师不能表现出其他的心情,只能表现阳光坚强的“喜与乐”,要想做到这些就需要修炼,难为之事,必须做到,从“德”修起,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教育是五术”。 ①教育是道术:即育人与成长的规律。②教育是学术,是功底、素质与本领。③教育是技术,即技能,即解决问题,提高水平。④教育是艺术,是特色,是风格与特点。⑤教育是仁术,即仁爱心。修五术集于一字“德”,“德”的修炼又转化到五术的修养上。我园有一位尹鹏慧老师,捡到三百元钱,当时她着急的样子,好像是拿着烫手的山芋一样着急,到处呼喊谁丢钱了?无人应答,最后她把钱交到了我这儿,并说一定要找到失主,不要告诉钱是谁捡到的。试想她一个月才1700元工资,而现在就是三百元不小的数目,最后,我终于找到了失主还给了她,并未告知捡钱的人是谁。不求扬名,只图无愧。还有一件事就是尹老师班的幼儿每当爸妈买到好吃的东西,非要喊着把老师叫到她们家跟老师一起吃,原因是我就喜欢老师妈妈,她吃不上我就不吃。有术者人敬之,人爱之,德就是从“术”中修的。

苦练内功,展才华,突出“功”字。“德”从“术”修,“术”从“功”字来,修“功”先从内功修起,内功就是基本功。幼师的基本功常六项:“学、说、弹、画、舞、写”,为了修好这六项基本功,要求教师每周一副简笔画,每周一张钢笔字,每周一篇教学心得体会,从2016年始,幼儿园把老师的作品都整理成册,让大家在比较中进步,在进步中提高。涌现出了好多老师,如马文丽、徐磊、关一芳的书写有很大进步。张德婷由不会双手弹钢琴,现在已能自由双手弹。赵生庆、武顺莉的简笔画画的很好。幼师自我提升,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觉得,通过练内功,提高了素养,养起了才华,如果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令人叹服,我倒觉得“功到自成才必佳”更让人羡慕。

幼儿趣玩学

遵规律、养习惯、培兴趣,突出一个“趣”字。规律就是《纲要》与《指南》,遵照这两个指导性文件,即按规律办园,把握现在本园的保教现状,做到心中有数,引导教师拟定出实际的保教工作计划,做到思路清晰,教师组合、新旧结合、特长互补,形成团结合作的小团队。定期评价做到科学准确,在这样的氛围中,从抓幼儿的基本习惯:礼仪、自理、守时、说话、卫生、吃喝、安全、感恩等,从这一系列的良好习惯中培养生活的兴趣,并逐步扩大兴趣点,我园免费开设了兴趣课:如绘画、舞蹈、口才、小钟琴、折纸、剪纸、手工、筷子舞、珠算秀、情景剧等。真正做到一个“趣”字。

多展示、创特点、喜欢玩,突出“特”字。在兴趣的驱使下,幼儿乐意自我强化,强化后总想表现,幼儿园搭建各种展示的平台:如“讲故事” 、“说笑话”、“国学秀”、“舞蹈秀”、“筷子舞精灵”、“珠算小能手”等活动,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特长,这就激发了孩子们对这些活动的喜欢,这样孩子也就乐意玩,实现了玩与展示、展示与特点有机结合。园方也就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游戏,区域活动、传统文化、筷子文化、珠算文化各项活动自然也就在我园成为特点。突出了一个“特”字。

联家庭、共同育、玩中乐,突出一个“玩”字。让家长走进课堂,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我园为进一步增强家园联系,充分发挥家园教育合力,会经常性向家长开展“开放日”活动、亲子活动、游戏活动等,家长在活动中了解孩子在园学习与生活的情况,共同实现“人和为魂、和谐育人”的目标。

幼儿与家长一起上课,一起玩游戏,一起开心,一起呐喊助威;一起搬椅子,一起说“再见”。各类亲子游戏,“你藏我找”话教育,“你抛我接”论成长。在课堂教学中,幼师用游戏的方式教学,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并把打击乐、音乐游戏带进课堂中,非常灵活、创新。

小孩本来就是活泼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孩子们在幼儿园里,还有更多无形的东西,幼儿在“玩”中,也就是在“活动中”学,看似在玩,其实是在帮助幼儿获得知识、培养习惯。“玩”是方式,“育人”是目的,在活动育人中,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强调幼儿的学习是快乐和自主的。

保安全、唤自护、乐中学、突出一个“学”字。安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幼儿园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我园开展安全活动课进课堂,开设安全活动课程,教师通过有趣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幼儿要保护自己的五官,不能把小物品放进自己的鼻子、嘴巴和耳朵里;在家要勤剪指甲讲卫生,不能吮吸手指,勤洗手;不能喝生水,要养成健康饮水的好习惯。孩子在亲切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不少安全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各班学期计划中对安全教育统一安排,每月都有安全教育活动,还利用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对全园幼儿进行安全疏散演练,我园将安全教育与主题教学相结合,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学习、训练、实践活动,给幼儿介绍交通规则、认识交通标记,让幼儿掌握简单的自救技能,并积极开展各种疏散、消防、防震、传染病隔离等演练活动,从而使幼儿的安全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心理素质、应变能力都明显加强。从家庭、学校;从生活、学习多角度积淀安全自我防范与保护意识,为健康成长做好铺垫。

大多数幼儿园,在下午放学后,会迅速清园,我园则有意识的向幼儿开放了小黄车、滑梯、蹦蹦床等园内设备,让幼儿有更多的自由去选择游戏的内容和机会。放学之后,离开了老师的“约束”,幼儿进行着一种“撒欢式”的自由活动,在规定游戏区,大家根据兴趣自由玩耍,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难免会出现争夺小黄车、滑梯排队等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遵守秩序,学会了等待,学会了沟通与分享、团结与协作。当游戏结束时,会把玩具归放原位。或许,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之间会发生冲突,家长指导孩子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家长可以利用相关图书、故事,结合孩子的交往经验,和孩子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保护自己。幼儿的游戏如果仅仅是玩,那么就失去了游戏的价值,真正的幼儿游戏应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遵守规则、友爱他人、学会合作等能力的发展。

关于楼梯是否铺设防护垫的尝试与思考: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在楼梯上铺设防护垫,以达到安全的保护,但我是这样想的,幼儿园外其他公共区域的楼梯上并不会处处铺设防护垫,幼儿自然要进入这些公共场所活动,应该具备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而这些安全意识习惯的培养需要在幼儿园生活中进行,如果铺垫了防护垫,幼儿就失去了这种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的积淀。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冒着很大的风险,决定我园楼梯不铺设安全防护垫,尝试让幼儿习惯与适应没有防护垫的的环境,以增强自我保护,经过三年的观察与记录发现,孩子上下楼梯井然有序,小心翼翼,并不会发生在楼梯上追逐、嘻戏、打闹以致磕碰伤的现象。

这些尝试说明:幼儿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中就适应了自然的生活环境,又在自然的环境中得到自我防护能力的提升,所以我觉得这种尝试也就是“适度减少过度防护的设施”唤醒幼儿自我安全防护的意识与能力才是我们应该提倡并实施的。

做幼教人,“爱”而不憋,以苦为乐。“爱”聚修“德”、德依练功、行模示范、顺理成章;激“趣”为“玩”、“玩”显“特”点、“特”点促“玩”、玩中自“学”、学会本领、启智广才,正是:“爱”寓厚“德”彰显“功”、“趣”促“特”点乐“玩”学,做法粗浅,不足百出,诚请诸位,批评点拨、帮助提高。大家参与,感激不尽!(朔城区第一幼儿园园长 徐龙)

(责任主编:赵义富)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