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朔城区教育局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抓手,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将教育监督、服务管理、欺凌排查、平安建设等工作向基层校园末梢延伸,探索出一条教育系统“微治理+网格化”融合互促的平安校园创建新模式,实现了校(园)更安全、管理更先进、风气更良好的新局面,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学校治理新格局探索了一条“四微”有效路径。
促进党政融合发展,组建“微组织”。围绕学校党政融合发展,创新学校自治机制,统筹考虑学生数量、区域位置、教学便利等实际情况,朔城区教育局将560多名在职党员和家长代表纳入网格管理,组建覆盖全区42所公办学校、幼儿园(15个乡镇学校、22个城镇学校、4个幼儿园和1个特教学校)和9所民办学校、59所民办幼儿园的“微组织”和“微网格”,将教育系统涉及的人、财、事、物等各类事项纳入“网格”中,编织起了一张覆盖全区校园治理的“综合网”,发挥覆盖广、功能全、力度大的作用,依法打击“师霸”“校痞”,依法整治教育乱象,用一个个网格的“小稳定”汇聚起了全教育系统的“大平安”,真正让学校党政更加融合,凝聚力更加增强。
强化典型引领,推行“微教育”。聚焦社会教育短板,朔城区教育局坚持从思想抓起,依托教师队伍,以“微组织”为单位,全面推行“微教育”。综合教育广覆盖。整合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等各方面的力量,围绕道德法治、扫黑除恶、平安建设、“三零创建”等内容,持续在线开展“菜单式”“点对点”的家校共育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家长进行线上讨论交流,受到家长和社会一致好评。专业人员精指导。发挥网格员全面覆盖的优势,在每个学校、幼儿园设兼职法治副校长,进一步加强平安校园建设专业力量,提升校园法治教育专业化水平。各学校结合“党日活动”、“党务活动月”、“政务法治普法活动”,广泛组织发动师生,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欺凌排查、环境整治、扶贫济困等活动,引导师生讲正义、比奉献、尽义务。党员标兵做模范。大力开展“先进集体”、“师德标兵”、“劳动模范”等评选活动,通过先进典型选树,教育引导师生防欺凌、争先进、讲文明、树新风。
激发内在动力,强化“微管理”。朔城区教育局结合各校实情,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参与作用,积极开展家校共育活动。邀请家长加入学校家长委员会,实行家校共育,形成“微管理”,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通过“微管理”,教师和家长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初心,一起线上线下交流学习,拉近了距离,创造了和谐,有效维护校园平安稳定。在“三零”创建中,朔城区教育局坚持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围绕学校治安风险、教育纠纷、学生安全等问题,影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突出问题抓起,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制约校园平安建设的瓶颈问题改起,坚持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前,把隐患消灭于事故前,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化解在早在小,不断推动全区校园平安建设水平上档升级。
压实工作责任,健全“微监督”。朔城区教育局坚持将“平安校园”、“三零”创建结合起来,不断加大对校园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始终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健全廉政防控网络,强化局校监督力量,以教师、家长、社会监督为主力,全面开展监督、检查、预防和宣传工作,有效提升学校干部和“微组织”成员的廉洁自律水平。家长参与“微决策”,实行“微监督”,一起为平安校园创建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建设“幸福之城、首善之区”下好教育先手棋。
(责任主编:赵义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