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 联系热线:13934909985
首页 > 生态环保 > 正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塞上可望“朔州绿”
2019-05-31 12:14:59 来源:新华网

初夏的山西朔州,尽管已是满目苍翠,这个市正在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仍是绿化植树。

 

资料图

  森林覆盖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不足1%,提高到现在的24.54%,荒山、石头山变成青山……随着朔州市“生态立市、稳煤促新”战略的推进,打造“朔州绿”成为这里干部群众“咬定”的目标。朔州市正努力走出一条资源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挖出的“堡垒”

 

  驱车行走在朔州市朔城区南山上,可以看到,已经进行了三期的南山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带来的绿化效果正在渐渐显现,近两年新种植的油松、樟子松整齐地排列在山坡上,虽然树尚未长高,却也是郁郁葱葱了。

 

  在这里随处可见一个奇怪的现象:几株松树旁边总会“相伴”着一堆“规模”不小、垒得很整齐的“石头堡垒”。

 

  朔州市朔城区林业局局长裴晔解答了这个疑惑:“也不是全为了景观,这都是植树时从土里挖出来的石头,太多了,没办法一下都运走,垒起来好看点。”

 

  “南山这里的土是以前洪水冲积下来的,石头很多,都是劣质地,没有水,全靠水车往上拉,所以植树的难度挺大。”裴晔说:“我们必须对树的管理要求要更高,才能保证成活,其他地方种树浇三水,我们必须浇五水。栽植的技术也要求更高,不但要保证三年成活率,还要有保存率,要让树种下去、留下来。”

 

  朔城区南山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平均8公里,总治理面积50万亩,目前正在进行的是三期工程。工程建成后,将与已建成的西山50万亩生态工程相连接,形成“双百工程”:市区西南部百万亩绿色屏障、百公里生态走廊。

 

  在山上增色、增绿的同时,这里也注重了农民增收。朔城区南山缓坡地带种植有大约400亩的山楂林,2019年就进入盛果期了。

 

  “这些山楂树是三年前我们统一种植的,按说现在应该是老百姓管理了,但是有的管理不起来,我们就得多管管。”裴晔说,“树干上套着的这种带孔的塑料管,是用来防止羊啃树的,种下了,就得想办法管好,不然可惜了。”

 

  朔州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当天,南山上的风很大,却没有扬起沙土,满眼的绿色植物在风中摇曳。

 

“拧拧”的柠条

 

  在朔州市不少山上生长着一种叫“柠条”的植物。用当地的方言读来,叫nìng条。

 

  “这种植物‘泼辟(音,朔州方言:生命力顽强)’,好种好管,即便是被羊啊、兔子啊啃两口,也不影响生长。虽然是灌木,但它是豆科植物,扎根深,是个固沙固土、绿化荒山、改善土质的好树种。”山阴县林业局副局长兰春叶指着山阴县西山上一片开满小黄花的灌木丛介绍道,柠条与油松搭配种植,既能提高荒山绿化的效果,也是对乔木树种的补充,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对生态环境改善有很好的作用。

 

  “二十多年前,这个西山没治理的时候,一下大雨,洪水就可能会进了县城,现在没有这个情况了,有雨水也下不了山,被森林吸纳了。”兰春叶指着远处的山阴县城说。

 

  兰春叶1995年大学毕业就一直从事林业工作,介绍起山阴的植树造林工作如数家珍。

 

  谈到2019年山阴县的造林绿化任务时,兰春叶坦言,“市里下达的营造林总任务是5万亩,目前还没有全部完成,大约完了80%左右。春季植树期快结束了,庆幸的是今年气温比较低,我们能抓紧时间多种几天,秋季植树期再努努力。绿化这个事,只要根据树的生长规律来,坚持干,就能真正绿起来。”

 

  在朔州市,与绿化一起“坚持干”的,还有扶贫。

 

  50岁的赵志刚是山阴县伟杰扶贫攻坚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正在山阴县下喇叭乡的山上参与造林绿化。“以前就是在村里种地,土质不好,再咋种,收入也不高。如今,我们合作社干得好的人,一年能收入七八千了。”

 

  全县像这样的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有20余家,目前已经完成1.3万亩造林任务。

 

  初夏的中午,一天中太阳最烈的时间,那一簇簇小黄花依然不打蔫,“拧拧(nìng)的”,有点像朔州人的性子。

 

“咬定”的青山

 

  2018年以来,朔州市启动了以全域绿化为目标的大规模植树造林工程,推进“山上治本、身边增绿、生态富民”。这样的绿化成果改善了朔州市的区域生态环境,也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新尝试。

 

  “迎难而上、久久为功”,如今,朔州市的森林覆盖率已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不足1%、建市初的9.35%,提高到现在的24.54%。

 

  在被问到“为什么现在植树绿化的地方都是荒山”时,朔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刘树彬解释说:“随着植树造林的推进,宜林地已基本完成绿化,目前在进行的都是绿化比较困难的区域,比如坡度较大的荒山、盐碱地、矸石山等等。”

 

  据刘树彬介绍,朔州年均降雨量在400毫米左右,境内山区占33.3%、丘陵占28.7%,立地条件较差,栽活一棵树往往要付出其它地区几倍的努力。

 

  即便如此,朔州市在荒山绿化方面仍“不放松”,通过推行“规模造林、连片治理”的模式,建成以平鲁、右玉荒山绿化为主的百万亩樟子松基地,以城区、怀仁、山阴洪涛山绿化为主的百万亩西山坡森林景观林带,以应县、山阴、城区恒山山系绿化为主的60万亩南部山区水源涵养林带,以应县、怀仁龙首山困难地造林为主20万亩龙首山劣质地绿化带,以城区、山阴、应县南山乡土经济林为主的10万亩南坡生态经济林带。

 

  提到发展经济林,刘树彬掰着指头介绍了情况,朔州市目前发展经济林42.26万亩,其中仁用杏3.56万亩、枸杞1.52万亩、沙棘28.68万亩、连翘2.7万亩、文冠果2万亩、米槐0.22万亩、钙果0.03万亩,其它小杂果3.75万亩;建成千亩以上经济林示范园13个。

 

  “这只是富民的一个方面,我们目前正在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等方面‘做文章’。‘绿水青山’的优势一定要转化为建设‘金山银山’的资源,虽然需要一个过程,但这是我们‘咬定’的目标。”刘树彬说。(王俊玲

(责任编辑:赵义富)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