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 联系热线:13934909985
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锦绣大地唱丰歌 —— 朔州市农村经济蓬勃发展
2019-08-22 11:58:42 来源:朔州日报

七十年栉风沐雨,七十年沧桑巨变。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朔州建市30周年,从1949年到2019年的70年,抑或从1989年到2019年的30年,风云激荡,沧海桑田。

无论您是50后 、60后 、70后, 还是80后、90后……你我虽然年龄不同,际遇不同,但都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亲历者、建设者和受益者。今天,本报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朔州市发展巡礼》大型专题报道,邀您共叩记忆大门,回望改革开放历程,分享在这宏大的历史变革交响乐中,个人、家庭、社会奏出的动人音符,表现朔州人民70年来尤其是30多年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继续不断前进!

改革开放前的朔州,农业生产力相当落后,农村经济十分脆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朔州建市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全面推行,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农村经济逐步向商品化、市场化转变,农林牧工商综合经营方式取代了之前的单一经营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整个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经过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化运动,彻底革除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进一步释放了农业生产潜力和活力。特别是近年来,中央把“三农”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极大提升了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产量屡创新高,种植业取得长足发展。2018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141.4万吨,比1949年增长8.6倍;肉类总产量达9.5万吨,比1949年增长74倍;生猪存栏数为34.1万头,比1949年增长24.3倍,羊存栏为159.6万只,比1949年增长10.5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23.74亿元,是1949年的95倍。特别是畜牧业生产以超常规速度向前发展,畜牧业产值比重由1949年的16.2%提高到2018年的43.0%。

  生产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随着地方财力的不断增强,各级政府重视加强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广泛实施现代农业技术,全市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2018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31.1万千瓦,比1978年增长5.9倍;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329.3千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54.64千公顷,农用化肥(折纯)使用量7.38万吨,比1988年增长1.76倍;农村用电量2.81亿千瓦时,比1988年增长2.13倍。农业现代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18年全年全市机耕面积达27.7万公顷,机播面积达25.6万公顷,机收面积达17.5万公顷。(文/刘淑花 师德军  图/马占俊)

(责任主编:赵义富)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