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张满红 董艾芳)山西中青旅建设有限公司在办理企业变更登记时,正在进行招投标活动,无法现场提供部分申请材料。受益于阳泉市推行的容缺受理制度,该公司在提交申请材料后不到3个工作日便领取到了新的营业执照。“让信息多传递,让百姓少跑腿,在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降低企业时间成本。”3月12日,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以“大讨论”为契机,阳泉市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持续优化市场主体准入环境,实现从“照要求办事”到“依需求服务”转变,让管理者成为服务者,真正让各项惠民政策落实落好落到位。“起名难”是长期困扰企业设立的一大难题。为便利企业名称登记,阳泉市对经营范围不涉及前置审批的企业和无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预先核准名称的企业,全面实施企业名称自主申报。2019年1月至2月,全市已受理企业名称自主申报1600余件,已有800多户市场主体完成营业执照申领。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是惠及企业民生的大事,更是积极打造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原来增值税缴税限额从每月3万元变成10万元是真的,真是太好了。”阳泉郊区生生大酒店的财务人员一大早就到办税服务厅申领发票,她说,“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真好,按原来的标准,一年要缴3万多元的税,现在按新政策,一季度我们可以不用缴税了。”同样,阳泉郊区一家耐火材料企业的财务人员激动地表示:“这次针对我们小微企业减税降费的新政策力度之大、优惠之多,让我们很惊喜,我们办企业更有干劲了。”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目前成为阳泉上下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鸿雁归巢——贴心行动”返乡青年座谈会、“情系家乡、共谋发展”回乡企业家新春座谈会,众多阳泉籍在外工作人员从身边的一点一滴,感受到家乡营商环境的变化。
阳泉北京商会会长王春诚告诉记者:“这给广大企业注入了创业的激情,也给企业家增添了信心。我们将把浓浓的桑梓之情转化为助力家乡发展的强大动力,助力人才、资金、项目早日在阳泉落地。”
(责任编辑:侯宗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