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办的2024届运城生源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双向见面选择会上,共有115名部属、省属公费师范生回运从教,为运城市教育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是中小学教师队伍补充的一项制度创新,是教师教育制度的重大改革,对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具有重大意义。为切实确保公费师范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今年,运城市共设置679个就业岗位,其中部属157个,省属522个,实行“部门集中、公章跑路”一站式工作机制,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全部携带公章参会,毕业生与学校达成协议的,现场签约,办结手续,让毕业生感受到从教的自豪感和被尊重、被需要的幸福感。
“能签约成为运城中学的教师,特别荣幸,签约现场组织有序、区域分明、服务周到、岗位充分,让我感到非常温暖,既有‘学成归来’的归宿感、幸福感,又有‘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自豪感。接下来,我将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课上课,积极虚心求教,再做回一名‘好学生’。我将以平等的心态、欣赏的目光、发展的视角对待每一名学生,满怀新的憧憬、开启新的征程,不辜负家乡和学校的培养。”2024届山西师范大学毕业生李佳怡在双选会上感慨地说。
持续深化“双减”,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运城市教育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要课题。
近日,在垣曲县英言中心校,孩子们正开心地参加“桃花灼灼·点亮春天”主题活动。赏桃花、护桃花……依托山区的自然优势,该校通过打造特色主题课程,将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引导孩子走向户外、亲近自然,将“双减”工作落到实处。
让农村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是运城市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目标。今年,该市将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打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单位,丰富学生课后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持续发力。
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运城市正实现“从无到有”向“从有到优”的战略性转变。去年,运城市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75所,总投入资金近6亿元,总建设面积逾22万平方米,新增学位6280个,在补齐运城市教育短板、兜牢教育底线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新建的平陆县第四小学,高大宽敞的教学楼、宿舍楼等主体建筑充满现代感,还有风雨操场、报告厅、音乐教室等各类场所,让人眼前一亮。“新校解决了老校发展面积小、各功能室不足等诸多问题,目前新校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工程验收上的准备工作,预计今年9月,孩子们就可以搬进新校区。”平陆县第四小学校长王智军说。
与此同时,平陆县、绛县两所特殊教育学校建成,实现了运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县域全覆盖。“以前,县里的残疾儿童只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接受送教上门的教育安置,对有特教需求的孩子,我们只能介绍到外县的特教学校。现在,县里有了自己的特教学校,孩子们上学就更方便了。”绛县特殊教育学校负责人刘国栋说。目前,绛县特殊教育学校主体已经完工,预计今年9月投入使用,建成后可容纳90名学生就学。
做好负担“减法”,落实五育“加法”。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该市正打造一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单位。去年,垣曲县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综合评估,基本达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今年,平陆县也正在强力推进校园环境改善、文化建设、功能室改造提升和档案资料整理等重点工作,迎接即将到来的评估验收。
音体美课堂百花齐放,课后服务丰富多彩。走进大山中的学校,记者看到互联互通的电子屏、智能的多媒体教室、自助图书借阅机等新设备一应俱全,孩子可以通过屏幕与北京、上海等地的学生共上一堂课,城乡间的教育教学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运城市各级教育部门将持续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深入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持续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扎实落实“双减”任务,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呵护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记者杜磊 见习记者陈怡霏)
责任编辑:郭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