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 电话:0359-5755922 监督电话:18303596296 邮箱:376627188@qq.com
首页 > 今日新闻 > 正文
运城市加快推进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1-03-22 10:47:27 来源:运城新闻网
 

我市处于汾河下游,是保障“一泓清水入黄河”的最后一道关口。汾河自新绛县龙兴镇南梁村入境,在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附近汇入黄河,境内河长145.2公里,流经新绛、稷山、河津、万荣4县(市),是我市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人口密集区、粮棉主产区和经济发达区。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殷殷嘱托,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根据省委、省政府制订的《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方案》,立足运城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意见》,积极推动《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深入实施,全面打响保护山西“母亲河”的攻坚战。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出征、躬身入局,议大事、抓大事、谋全局,在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奋力突破、攻坚克难。

2020年6月,市委书记丁小强在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十工程”推进会暨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与修复现场会上强调,要尽快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为改善汾河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山西作出运城贡献。

2020年10月,市委副书记、市长储祥好在调研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时强调,要下最大决心,用更实举措,加快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与修复,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

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示范带动下,沿汾4县(市)和市直相关部门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以河长制为抓手,全面推进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与修复:

——构建“河湖长+河湖长助理+巡河湖员”工作模式,建立了汾河四级河长体系,确定河长155人,构建“五位一体”河湖长工作机制,聘用54名汾河流域专职巡河员每天不定期巡河,实现对水域岸线的专业动态监管,推进河道日常巡河及管护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全面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高压推进沿汾排污口全面清理整顿,对发现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违法违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制度,沿线89个排污口全部整治到位,清除违章垃圾等堆积物10.3万立方米、违章房屋6座、其他违章建筑近2000平方米。

——成立高规格的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督查组,紧盯阶段性目标任务,以“四不两直”方式实地督查34次,印发情况通报19期,下发督办卡12期,开展公益诉讼13起,剑指问题,狠抓整改,推动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与修复取得新成效新进展新亮点。

……

2020年,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迈入“快车道”:河水全年均值达到地表Ⅳ类标准,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汾河新绛、稷山城区段新增蓄水面积140万平方米;稷山汾河湿地公园恢复湿地2000余亩、绿化3000亩;万荣入黄口段建成生态廊道十余公里……

“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旁……”

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里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令人心驰神往。如今,随着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治理工程的推进,汾河清流奔涌“哗啦啦”的醉人美景正在重现。

实干为要,坚持项目为王,全力以赴破解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仲春时节,新绛县汾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PPP项目建设现场,挖掘机、推土机等各类机械来来往往,一处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秀丽公园正在呈现;稷山县汾河公园,西南边的大型停车场正加快推进,河岸上工人们在对各类绿植进行养护;河津市主河道堤坝上,工人们在对新植的红叶石楠树浇水,并栽植下苜蓿、波斯菊等彩花植物;万荣汾河入黄口附近,工人们在黄土崖台坡面上打眼、挖坑,种下一株株松树……     

汾河两岸春潮涌动,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实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正加速提质。

2020年以来,沿汾4县(市)以创建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牵引,以实施“双十工程”为抓手,立足处于汾河最下游的实际,紧紧抓住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工作机制以及大幅度增加生态治理建设投资的机遇,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建设运营,总投资24.7亿元的16个项目全面启动,全力以赴破解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开局决定全程。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起步之年,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新项目、大项目、基础性项目的原则,确立了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

围绕“水质好起来”,推进水质提升行动,投资2.84亿元,实施水质在线监测、污水处理厂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9个项目;

围绕“风光美起来”,推进绿化美化行动,投资1.65亿元,实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城市段堤坝两侧拦蓄林生态绿化、汾河堤岸绿化提升工程等6个项目;

围绕“水量丰起来”,推进流域水环境修复保护行动,加大水保小流域综合治理、巩固支流浍河生态修复、抓好汾河入黄口人工湿地建设力度;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投资2.23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4.13万亩;

推进美丽乡村连片建设行动,投资1亿元,重点推进沿汾4县(市)23个行政村连片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

推进堤坝道路硬化连通行动,以现有坝面为基础,投资3800万元,实施80公里的堤坝道路硬化连通,打造一条高标准的沿汾旅游公路;

推进常态化管护行动,拓展河道日常巡河和管护范围,强化河道“四乱”整治,加强河道环境监督和沿汾排污口整治和监测;

推进沿河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行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汾河流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原则,深入挖掘一批沿汾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推进公益诉讼拓展行动,市县两级检察机关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开展“防治汾河水污染、助力高质量发展”公益诉讼,强化流域污染治理刚性监督。

“十大行动”是创建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汾河流域(运城段)的落地版,更是加快推进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硬核举措。

目标已经明确,号角催人奋进!唯有奋斗才能实现沿汾两岸的高质量发展风生水起、动力澎湃!

再接再厉,坚持超常规举措,久久为功,着力打造“生态长廊”“绿色长廊”“宜居长廊”和“富民长廊”

汾河流经的新绛、稷山、河津、万荣4县(市)是我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转型发展的主阵地。做好汾河治理和保护,不仅要再现清水复流的动人景象,更要推动形成一条崭新的绿色生态经济带。

2020年9月,我市制定出台了《汾河流域运城市生态景观规划(2020—2035年)》,明确提出,通过5年—10年左右的涵养林种植、生态综合整治修复、养护治理和水资源供用科学调度,10年—15年左右的维护、培育和持续监管,在流域内重现山水相依、林泉相伴、河湖相映、溪水长流、湖光山色的田园风光,使汾河水系重现河畅泉涌、碧波荡漾、鱼鸟翱翔的大河风光,将汾河流域建设成为三晋腹地植被葱郁、水流清澈的“生态长廊”“绿色长廊”,凸显河东文化的“宜居长廊”和经济发展的“富民长廊”。

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要打赢这场战役,沿汾4县(市)和相关部门不仅要有坚定的决心和破釜沉舟的勇气,更要坚持超常规举措,以不动如山的战略定力,推动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歌猛进——

沿汾4县(市)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市场化建管模式,以项目为载体,建立符合市场化运营的政策机制,导入多元产业增加收益,让好的生态成为绿色发展的强劲动力;

市水务局将根据已完成的汾河干、支流生态景观规划,梳理出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水利项目15个,总投资48.9亿元;

市交通局将进一步加强同上级部门的对接,全力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认真研究解决好沿汾旅游公路的土地、规划、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资金落实、项目落地、工程见效;

市生态环境局将投资340万元完成7个水质在线监测设备、15个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对沿汾污水处理厂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建立工作台账,以项目化、清单化推动工作落实:

……

汾河流域(运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工程按下了“快进键” 。

3月9日,丁小强、储祥好带领市直相关部门和沿汾4县(市)主要负责同志,就加快推进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现场观摩。观摩路上,总结成绩、指出问题,优化路径、加压奋进,对加快推动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压。

丁小强在观摩结束时强调:“要久久为功、蹄疾步稳,做到每年有目标、有任务、有成效,积小胜为大胜,为汾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交上完美答卷。”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汾河,这条古老的“母亲河”已从沉睡中苏醒,植被葱郁、水流清澈的“生态长廊”,溪水长流、湖光山色的“宜居长廊”,河湖相映、道路通畅的“交通长廊”,一川清流、两岸锦绣的“富民长廊”正踏歌而来。

(责任编辑:姚云)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