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红军东进后的重点控制地区与回师陕北的必经之地
红军东征初期,进入山西后大致按照三片区域来部署经营:依托吕梁山屏障,东部作战、获取物资区域;西部在“柳林镇、金罗峪、中阳城、暖泉镇、坪底、小蒜镇、三交镇,这一线以内”以留誉为中心为创建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区域;南部石楼、永和为拓展发展区域。背靠河西陕北为老苏区。
随着关上、蓬门战斗的胜利,阎锡山第三道防线被突破,形势豁然开朗。在3月1日红军总部对东征作了新的部署。彭、毛在《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中,提出了“停止一切内战,红军、白军联合起来,一致抗日”的口号。3月1日彭德怀、毛泽东给林、聂、徐、陈等的电报指出:“特别是关上的胜利与水头的占领,使红军取得了在山西创立根据地的初步自由。今后的任务是确切粉碎新进攻与用切实工作创造根据地。”“争取打第二个胜仗”。形势的向好变化,使红军东征总部更加关注与赤化留誉镇地区,留誉镇不断在敌我情报与互相争夺中显示着其重要性。
1.红军东征总部努力保持对留誉镇地区的控制
在关上战斗胜利后,彭德怀、毛泽东于2月28日19时致电林彪、聂荣臻等首长:“甲、关上、水头之线,即石楼、中阳、孝义、隰县四县交界地区,是我军作战枢纽,在地形上又是最好的临时后方根据地。”乙、工作重心,放在该线附近及通石楼、通暖泉、通留誉、通中阳、通汾阳、通孝义、通大麦郊、通水头、石口、川口,通双池各条大道上,每地派一工作组。”显然在东征总部的谋划中,留誉镇仍是全盘棋中的重要区域,通暖泉、通留誉主要目的是巩固已有地盘。
关上战斗的胜利,迫使阎军陕北“剿匪”总指挥孙楚5个旅10多个团的兵力撤回山西,减轻了陕北红军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东征红军各部从大局出发,维护留誉镇地区在我手中。3月3日2时林、聂致彭、毛电:“为争取我军赤化时间,调动由陕北撤回之敌向汾阳前进,免其经留誉南进,威胁我左侧及后方联络线,故我除佯言攻汾阳外,本日以一部攻击汾阳。增敌恐慌并可震动太原。”这里所谓“争取我军赤化时间”,是指为当时在留誉镇地区开展赤化工作的红一师部队争取时间与空间。
到3月4日,彭德怀、毛泽东在给林、聂、徐等首长的电报中对敌情指出:“判断阎敌进攻部署业已完毕。其主力四个团,将由中阳、傅家塔、留誉镇向关上、暖泉镇之线前进。”“十五军团在暖泉、乾村之一个团,特别注意邢家岭、普善庄、留誉镇情况。”兑九峪战斗前夕,据3月8日《晋阳日报》报道显示:“阎军方克猷旅攻占田家峪、马家畔以西地区。八日上午进攻留誉镇”,“红军五百余人尚在镇内坚守。”表明红军一直在留誉镇地区开展建立根据地的工作。
2.留誉镇地区始终为红军与闫军争夺的中心地区
九峪战斗结束后,3月12日红军东征总部在孝义县郭家掌(今交口县)召开会议决定兵分三路,北上、南下在山西广大地区作战。为了围堵毛泽东率领的中路军并占领黄河渡口,3月26日,晋绥军第四纵队(孙楚部)进至三交镇、留誉镇地区;第一纵队(杨澄源部)3个团从石口镇一带进至石楼,与石楼守军一个团会合。尔后,第一、第四纵队分别向义牒镇、转角镇进攻。为此,3月27日,彭、毛给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兼中路军总指挥叶剑英的电报指示:“杨森同志(黄河游击师)率所部坚决在留誉、三交、小蒜地域活动。”
四月初,红军粉碎了阎锡山部署的分别将红军左中右三路大军,封锁、消灭于南、北两线的图谋,到四月上旬逐步向中阳、石楼、隰县、永和晋西地区收拢集结。这时阎锡山又采纳了李生达(晋绥军第十九军军长、第三纵队长)的建议,仿照江西筑碉方式,以71师方(克猷)旅于三交镇、留誉镇之间,72师于留誉镇、暖泉镇东西线上,护路军于弓阳镇、水头线上,69师于石口、隰县线上,开始一月时间修筑半圆圈的包围碉堡线,企图将红军围歼。表明留誉镇在闫军的总体谋划中,也是一直被关注的地区。
彭德怀、毛泽东立即侦察到敌军这一企图,于4月9日24时致电徐海东、程子华:“1.孙楚三个旅在三交镇、转角、辛关、贺家湾、义牒、石楼城一带,我杨森率二个营在三交、平底、中阳、离石、柳林之中间地带。闫敌必有令李生达部进占离石、中阳、关上三城,杨耀芳部进占柳林、离石之线,与令孙楚之敌包围你们与杨森部队于留誉一带狭小地带之企图。2.十五军团于十一日后,应经离石、中阳之间,逐步移至车鸣峪、关上、汾(弓)阳镇一带集结,休息整理。二十八军进入留誉、暖泉一带,与杨森联络,侦察河防情形。”仔细分析这份电报,从敌军部署与我方应对之策可以看出:一是敌人的包围圈紧紧围绕留誉镇周边部署,并企图把我军消灭在留誉一带;二是表明我杨森部两个营一直在留誉镇及其周边地区活动、赤化。
3.红军预设的回师陕北的休整和必经之地
征总司令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谈到:“我接到军委这个指示后,是拥护毛主席这一决定的。但是内心有两点顾虑:一是怕渡不过去。”“二是东渡黄河后,在蒋军大增援下,要保证能够撤回陕北根据地。在这一点上,也是不能大意的。”彭德怀的想法是当时所有红军指战员的共同心理活动。
留誉镇、三交镇地区是红军回师陕北的必经之地,也是东征筹集的重要物资运回陕北的重要路线,因此东征总部一直关注并掌控着留誉地区。到3月25日,叶剑英根据军委指示,指挥中路军和游击队、赤卫军、少年队等一切武装,负责“首先以赤化石楼全县为中心及永和、隰县以北,中阳、柳林以南”,打通石楼到水头,到石口镇,到隰县,到永和,到坪底、留誉五条道路,发动群众,坚壁清野,阻截敌军的物资供给。(彭、毛3月25日给叶剑英、李富春电报)
根据黄河各渡口正被蒋、阎军队占领的新情况,东征总部于3月31日电令在神(木)、府(谷)地区活动的刘志丹红28军东渡黄河,协同左路军行动。刘志丹率部边战斗边运动,于4月5日与从岚县过来的左路军徐海东红十五军团在白文镇会师。4月10日蒋介石在太原召开“剿共”会议,决定中央军和晋军严密封锁黄河各渡口,围歼红军于黄河东岸。为此,4月12日红28军与红15军团奉总部命令,在中阳县金罗镇分兵。刘志丹率部计划恢复黄河交通,打通与陕北联系。红28军从中阳以南,经合龙庙,于4月13日达到留誉镇。并把大量的军用物资经留誉向西部黄河一带运去。在留誉镇刘志丹军长亲自审问了阎军俘虏,召开了红28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东征总部的决定,通报了我军战果,分析了三交镇敌情,部署了三个团的战斗任务。为打通与陕北苏区的联系,保证东征主力背靠苏区,28军连夜急行军,于4月14日拂晓挺进到黄河沿岸三交镇以南党家寨。在发起向阎军重兵把守的三交镇进攻的战斗中,刘志丹军长壮烈牺牲。考虑到东征战场格局的变化,在红军夺取黄河渡口后,只把相关人员与物资运过黄河,红军总部放弃了经留誉到三交渡口回师的方案。
其时入晋的蒋介石军队与阎军有了围剿红军的新部署,陕西张学良、杨虎城奉命向陕北进攻,红军东征的扩红、筹款、宣传抗日等重要目标已经达到。在这种背景下,为了避免红军抗日后方计划被蒋介石干扰,避免大规模内战、保存国防实力,有利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于5月2日至5日从清水关、铁罗关西渡黄河、回师陕北。
红军东征期间,红一军团的红一师、红二师,杨森部黄河游击师,先后在留誉地区活动达四十多天。红军虽然没有在山西建立起吕梁山根据地,但是通过东征,红军深刻认识了山西,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打下了基础,为建立晋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时留誉镇曾经作为红军东征重要战略经营与控制地区,留誉人民筹款、筹粮、带路,抬担架、运伤员、捐物资,支援红军,在中国革命历史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王书平)
(责任编辑:李鑫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