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张晋康 孙娜)今年以来,神池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3月6日在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努力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大决战,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神池县位于山西省的西北部,管涔山脉的西北麓。总面积1472平方公里,总人口10.92万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7.94万人。可耕地面积91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1.5亩。辖3镇7乡1个居民办。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总规模为139个贫困村,11717户28406名贫困人口。2014—2019年,累计退出139个村,贫困人口减少11659户28265人,剩余未脱贫人口58户141人(含返贫1户2人),贫困发生率降低至2019年底的0.177%。2019年4月18日,被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
一、因地制宜,狠抓落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一)坚持健全体制机制,做到责任工作“两落实”。
一是完善作战体系。2月28日,召开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脱贫攻坚大决战动员大会,聚焦交总账,打赢大决战,下达总攻令,作出新部署。成立了县脱贫攻坚大决战总指挥部、六个专项作战指挥部和十个乡(镇)战区指挥部,制订印发了《神池县2020年脱贫攻坚决战完胜“交总账”实施方案》,和全面脱贫狙击战、全面补短防御战、全面查改排雷战、全面巩固持久战、全面普查大会战和全面总结收官战六大作战方案,以及问题排查整改、脱贫攻坚专项审计、专项扶贫政策评估、数据核查、生态扶贫、就业扶贫六个专项行动方案。二是提高作战效能。六大专项作战指挥部全部实行“双指挥长”制,下设45个专项工作组和6个督战组,各工作组围绕自身职责制订专项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十个乡(镇)战区由县委常委、人大政协主要领导任政委,坐阵一线抓主攻,按时按要求抓好脱贫攻坚政策、责任、工作任务落实,真正把脱贫攻坚大决战部署落到实处。三是实行定期调度制度。大决战总指挥部定期听取六大作战指挥部指挥长、十个乡(镇)战区政委和45个专项工作组组长工作进展情况汇报,通过定期调度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问题,协调解决问题,一体推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今年以来,已召开9次脱贫攻坚总指挥部会议和6次调度会。
(二)坚持分类精准施策,做到减贫防贫“两手抓”。
实行县四套班子领导、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单位一把手带头结对帮扶制度,县、乡、村三级建立了“三类户”帮扶台帐,逐户分析研判,因人因户精准落实帮扶措施。一是聚焦58户141名剩余贫困人口,在帮扶发展产业项目、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外出务工、落实小额信贷政策,增加产业就业收入的同时,对51户因病致贫户,全面落实“三保险三救助”“双签约”“先诊疗后付费”“136保障机制”和“一站式”结算等健康扶贫政策,对符合规定的门诊慢性病患者及时办理鉴定手续,提升医疗保障与服务水平;对6户因残致贫户,持续落实残疾人辅助器具免费适配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政策;对1户因学致贫户,统筹落实“雨露计划”教育资助和航信集团教育奖励基金给予帮扶,确保未脱贫户6月底前达到脱贫标准。二是聚焦402户912人脱贫不稳定户,持续跟踪监测,分类精准施策,同时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对照标准,多措并举,巩固提升,促进稳定增收,提高脱贫成效,防止返贫。三是聚焦378户868人边缘易致贫户,建立了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采取以工代赈务工、公益岗位就业、低保和临时救助等方式,分类跟踪帮扶,防止致贫。同时,全面摸排完成“三类户”中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安全饮水等保障情况,以深度贫困帮扶发展基金和精准防贫“忻保障”救助基金为依托,及时开展救助帮扶,做足脱贫质量成色,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三)坚持产业就业带动,做到巩固提升“两促进”。
1.强化技能提升,提高工资性收入.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制订出台《2020年就业扶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多措并举为贫困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一是完成贫困劳动力务工情况摸底,建立了就业扶贫基础台帐。强化劳务输出带动,对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按县外省内500元、省外800元的补贴标准给予一次性交通补贴。二是面向16至60周岁的贫困劳动力组织参加7—15天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合格颁发相应证书,并在培训期间按照15元/人/天的标准给予生活费补贴。对今年通过定点培训,领取B2级以上驾驶证的贫困人员,按不同等级给予1000—3000元的技能培训补偿。三是针对边缘户、脱贫不稳定户、易地搬迁贫困户和零就业家庭困难人员,开发135个公益岗位,解决这部分人员就业难题。政府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按10%—20%的用工比例安排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四是全力支持扶贫车间的建设和发展,按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数量,给予企业800—3000元的培训就业补贴和3000—8000元的奖励资金。五是重点打造“神池饼匠”“神池月嫂”“神池辅警”三大劳务品牌,使更多贫困劳动力在劳务品牌带动下实现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截至4月9日,2020年已务工人数5381人,占2019年务工人数的108.3%。
2.强化产业发展,提高经营性收入。一是高质量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按照“标准化、规模化、良种化、机械化”要求,继续深入推进地力培肥、地膜覆盖、节水灌溉、机械化旱作、耕地治理、良种覆盖、绿色农业、生态建设八大工程,重点打造“两核一村六片”共计31896亩有机旱作农业核心示范区,覆盖9乡21个村,可直接带动1376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500元以上。同时,通过核心区建设、示范村示范、示范片带动,辐射带动全县有机旱作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4300余贫困户从中受益。二是持续推进以羊为主的健康养殖业“六个一工程”是我县畜牧业发展三年规划的总目标,今年在前两年奋战的基础上,继续实施“63311”羊业富民项目,完成6000例腹腔镜人工授精,发放3000只妊娠湖羊母羊,置换纯种杜泊或湖羊公羊300只,续建1座扩繁场,新建1个肉羊精深加工屠宰厂,有效提升神池羊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实现羊产业优种羊数量稳定增长,羊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比稳定增加。引进牧原实业集团实施5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在贺职乡赵官庄村、义井镇大黑庄村、庄儿上村和八角镇韩家坪村流转土地1303亩,建设四座规模化标准化养猪场。同时,计划建设年产18万吨饲料加工厂一座,加速粮食就地转化,增加务工就业岗位,促进养殖多元化发展。三是示范推广中药材种植。以神池圣海公司为依托,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在龙泉、义井、虎鼻、烈堡等乡(镇)示范种植中药材4000亩左右,主要种植黄芪、柴胡、黄芩等品种。由公司统一提供种源,指定有机肥料,负责种植技术培训与田间管理指导,并按市场价(或保底)回购,解除种植户后顾之忧。四是扎实做好光伏扶贫电站运营维护和收益分配。2016—2019年,累计建成186个4.04万千瓦规模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实现13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破零”。今年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及时出台了《神池县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行维护管理暂行办法》和《2020年度光伏扶贫收益村集体二次分配实施细则》,建立了光伏产业运行管理平台,强化运营管理,规范收益分配,提高项目长期效益。1—3月份,累计发电1408.13万度,结算电费564.99万元,拨付到村525.16万元,139个贫困村的村集体经济平均增加3.77万元,采取设置公益岗位、开展小型公益事业、设立奖励补助等形式,带动6825户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五是大力推进金融扶贫。今年以来,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554笔、2226.69万元,完成全年发放任务的60.2%,全力支持贫困群众通过发展生产实现稳定增收。六是切实加强生态扶贫建设。出台《2020年生态扶贫专项行动方案》,落实生态扶贫政策,加大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实现增绿与增收互促,生态与生计共赢。由31家造林合作社承担4.55万亩造林绿化任务和2万亩沙棘林改造提升任务,带动455名贫困社员参与林业项目建设,提高项目区林业经济收益。继续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森林管护员373人,促进稳定增收。
七是积极开展消费扶贫。持续推进消费扶贫“十进十销”活动,发挥扶贫企业、合作社带动作用,组织开展消费扶贫产品认证工作,已认定供应商3家,扶贫产品15个。整合多方资源,拓宽销售渠道,通过神产神销、党员干部帮购、省市地域内对接统销、“以购代捐”助销等方式,帮助销售小米、杂粮、胡麻油、胡麻、玉米、高粱、谷子、黑豆、土豆等各类农产品389.15吨,价值495.69万元,多渠道、多层面提升消费扶贫成效。
3.强化产权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一是推进莲花山整沟生态治理工程、绿之林整沟治理农林牧生态复合系统建设项目,密切利益联结,巩固提升带贫益贫成效。二是制订出台《神池县关于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指导意见》,明确流转形式和方向,指导流转价格和期限,规范流转程序和管理,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让贫困群众增加财产性收入。
4.强化政策落实,增加转移性收入。统筹落实“三农”特惠补贴、扶贫特惠补贴、行业部门优惠补贴,做到应补尽补、叠加落实、集中兑现,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一是落实产业扶贫专项补贴。包括耕地地力保护补贴67元/亩;有机旱作示范农业补贴3万余亩,每亩发放200公斤有机肥、20公斤配方肥,种子作业补贴300元/亩;中药材种植补贴4000余亩,每亩补贴500元;优质胡麻保护种植1万余亩,每亩补贴100元等。二是兑现退耕还林补助。2017、2018两年共退耕4.2453万亩,补助资金973.59万元,惠及农户2157户644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58户3050人。三是及时发放社会保障补贴。农村低保每人每月提标30元,达到每人每年4718元;农村特困供养人员每人每月提标39元,提高后集中供养对象每人每年7787元,分散供养对象每人每年6217元;及时发放1381名特困供养人员、13名孤儿、17名失能老人、1111名高龄老人、1429名困难残疾人的生活补贴和1172名重度残疾人的护理补贴。
(四)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做到成效成色“两提升”。
1.巩固提升“三保障”水平。义务教育保障方面,全面摸清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状况,对未能随班就读的15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及时送教上门。积极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解决适龄儿童的入园问题。为全县1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购置教学设施设备,实现义务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基本医疗保障方面,持续深化“健康扶贫再发力”专项行动,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参保缴费全额资助,医疗救助覆盖到位。县乡村医生、村干部与因病致贫的2813户、5838名贫困群众全部签约,按时履约。完成慢性病筛查鉴定2457人并全部纳入慢性病健康管理,新增38人正在组织专家鉴定。对9所乡镇卫生院和34个村卫生室进行升级改造,持续落实“136”保障机制、“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和“三保险三救助”等政策,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障与服务水平。住房安全保障方面,制订《2020年农村危房改造逐户排查工作方案》,对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的四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进行逐户核查,加快实施10户的“动态保障”改造任务,5月底前完工。安全饮水保障方面,投资301万元在全县25个村建设25座分质供水站,投资352万元实施11个村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和质量。
2.持续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实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县级领导包保责任制,一包到底,全责落实,促进入住、拆旧、复垦、零就业全部清零。健全完善后续产业就业帮扶台帐,逐户逐人落实后续产业就业帮扶措施,在集中安置点增设保洁环卫、社区巡查等扶贫公益岗位,配套建设扶贫车间,明确政府性投入工程和生态绿化项目用工重点向贫困搬迁劳动力倾斜。县委组织部和居民办制订组建社区“两委”成员方案,选拔年轻党员群众、致富带头人、离任村干部担任社区“两委”、居民小组、楼栋负责人,构建“社区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代表、党员”和“社区长、楼长、单元长、搬迁户”网格化管理机制,促进有序融入社区。
3.不断深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全县共有帮扶单位161个、驻村工作队244支、驻村干部644名,全力保证驻村干部稳定性和延续性,期满的驻村干部延期到2020年12月31日后轮换,一干到底。严格落实驻村干部属地管理原则,县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宏观管理、乡镇直接管理、派出单位间接管理、县驻村办具体协调管理,各级驻村干部以“七大行动”“送政策促就业保增收”“帮扶干部大走访”三项行动为抓手,对贫困户进行遍访,解决具体问题1664个,办实事1733件,群众认可度进一步提高。强化督查问责力度,实行指纹签到和到村住夜情况周通报制度,成立督查指导组,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驻村干部进行全天候督查,每月一检查,半年一测评,促进提升帮扶实效。
4.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水、电、路、网、环境整治为重点,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水平。开工建设长城1号旅游公路73.9公里,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农村公路38公里,形成畅通高效、安全便捷的公路网络;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52.8公里,为6个乡(镇)居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居民提供更加稳定的电力供应;完成30个村的第五批电信普遍服务建设任务,提升农村网络服务能级;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三个行动”,特色风貌整治10个村,农村污水治理2个村,农村改厕450座,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
5.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持续引深“健康扶贫再发力、干部帮扶大走访、关爱老人在行动”专项行动,利用4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宣讲队伍在乡镇巡回宣传党的政策和理论,开展教育感恩孝善活动和道德“红黑榜”评议活动,点赞文明扬正气,曝光陋习促进步。总结18个爱心超市建设管理经验,进一步推广“爱心公益超市”创建,通过以劳动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方式,促进贫困户自立自强、自主脱贫。通过利用光伏收益设置公益岗位、造林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劳动力参与生态治理、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设扶贫车间等促进务工增收措施,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主动性和创造性。在122个行政村推进完善“一约四会”规章制度,群众文明素质大幅提升,文明新风充分彰显。开辟“党旗飘飘”“脱贫攻坚”等栏目,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积极选树脱贫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营造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做到整改治理“两手硬”。
1.全面抓好脱贫攻坚问题排查整改和风险防范化解。出台《脱贫攻坚问题排查整改专项行动方案》,紧盯交叉考核发现问题、巡视巡查发现问题、专项审计发现问题、督导检查发现问题、评估检查发现问题、工程项目排查发现问题、“三保障”发现问题、月度通报指出问题、专项工作发现问题和县级自查发现问题等10个方面,聚焦“三落实”“三保障”“三精准”、重大政策、重点项目、重要机制等6类排查重点,针对省集中交办问题举一反三,组织县直部门和乡(镇)逐条逐项全面排查,严实整改。包乡镇县领导深入包联乡镇,主动认领责任,带头查摆问题,推动整改落实;纪检监察机关强化跟踪监督,严格对账督办,狠抓执纪问责;各责任单位分类建立“三清单”整改台帐,实行清单管理,压实整改责任,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建立长效机制,推动专项行动取得实效,确保各级各类问题5月底全部整改到位。同时,结合《神池县扶贫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化解专项行动方案》,紧盯产业扶贫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扶贫小额信贷逾期风险、扶贫项目资金效益风险和涉贫事件舆情风险等各类风险隐患,由牵头部门分别制订了防范化解工作预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排查监测,及时跟进落实处置措施,实现精准拆弹、排雷。
2.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一是强化政治监督,制定出台《2020年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方案》,从强化监督检查、精准执纪问责、坚持以案促改等5个方面,提出10项具体举措,持续巩固深化专项治理成果。二是强化监督检查,按照“每周一重点、每周一汇报”工作安排,强化监督检查、精准执纪问责,重点对省集中交办问题整改情况、“三类户”因人因户施策落实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研究制定《中共神池县委驻村帮扶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强化驻村帮扶工作管理,督促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人员主动履职。三是督促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问题排查整改责任人签订排雷战责任书276份。四是开展2016年以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清零百日行动,现已完成对2016年以来550件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大起底”工作。五是结合问题排查整改监督检查,持续深化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跟踪监督”,督促各乡镇各单位进一步充实完善“三清单”和整改措施,推动巡视整改取得实效。截至3月底,全县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3件33人,以反腐正风实效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
二、统筹发展,扶贫扶志,激发内生动力,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一)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发展根基。产业发展是脱贫增收的根本支撑。针对我县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整体效益不高的问题,落实“项目为王”要求,围绕打造月饼产业、神池杂粮食品、果饮品、酿品、药品、肉制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六大产业,深入推进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发展根基,提升带贫益贫成效。重点推进投资3亿元的中农富神高原农作物种植开发、投资8.5亿元的牧原实业集团60万头生猪养殖、投资2.4亿元的神池圣海中药材物流基地、投资3100万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中心等一批体量较大的项目尽快开工,如期达产达效。推进神池月饼集团建设,做精做大月饼产业。全力推动全县农产品加工向“精细化、特色化、功能化”方向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建强建好基层党组织,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通过并村简干等做法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让村级党组织成为引领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坚强战斗堡垒。配强基层干部,推动德才兼备的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深入实施农村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加大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力度,打造过硬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加强乡村自治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引导群众在党组织领导下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加强乡村法治建设,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乡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基层法治示范创建,完善农村法治服务,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强乡村德治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建村规、立家风、讲家训等活动,引导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
(三)坚持扶贫扶志并举,持续激发内生动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变简单给钱、给物、给牛羊的做法,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谋划项目时,因地制宜确定适合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的项目或项目部分建设内容,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积极组织贫困群众参与工程建设,以多劳多得的方式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阵地,充分发挥“一约四会”村民自治和道德引领作用,开展道德“红黑榜”评议活动、“金不换”典型人物评选活动、感恩孝善活动、家风家训传承活动、新乡贤引领活动活动、爱心超市积分活动,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同时利用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组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 王慧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