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国家公布正式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录,在首批入选的24座名城里,几座历史古都合计占据了7个名额。
其中在中原故土里,便有西京长安(现西安)、东都洛阳、汴京开封,还有首都北京;在南方,六朝古都南京和南宋都城临安杭州也自不用说,而能和这些传统的中国古都相媲美的,就是山西的塞外古都城——平城大同。
大同,也是首批入列名单中唯一的山西古城。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位于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的交界处。
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对大同地理形势如此描述:“大同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居边隅之要塞,为京师之藩屏。”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中,曾先后有三个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将此地选为国都或陪都,分别是“北魏”“辽国”“金国”三朝。而在明清时期,这里又作为边防重镇,以山河固险,设重兵驻扎。
▲大同古城
所以,大同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
对北魏孝文帝来说,其执政期间最有名的一件事是迁都洛阳,而在入主洛阳之前,北魏的都城便是平城,也就是如今的大同。
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称皇帝,在平城“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定礼乐”,开启北魏的平城时代,至迁洛前于平城建都97年。
到了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一座流传至今的绝世文化珍宝开启了它的传奇经历,这就是知名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5A级景区——云冈石窟。
“徙凉州吏民三万户于京师”,北魏的统治者们带着古印度犍陀罗的艺术基因,承袭古希腊、波斯等国的雕刻技艺,结合鲜卑贵族审美和汉化礼佛的要求,在总设计昙曜大师的主持下,创造了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位于大同城西的武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一幅“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的地上佛国之景。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当时世界上各大重要文化也在这里汇聚。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巴比伦文化通过一条长长的通道,与平城(大同)连接。
山西大同,实现了“世界大同”。
北魏孝文帝在搭建起汉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桥梁的同时,也为大同这座古城书写了壮丽的一笔。而云冈石窟同时也成为世界文化融合的绝美佳品。从那时起,融合在云冈、在大同、在中国,也在整个世界。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景区的一处,有一方白玉石碑,上面是学者余秋雨手迹:中国由此迈向大唐。
《中国由此迈向大唐》也是余秋雨写过的一篇文章题目,“一群流浪汉闯荡一座大城市,很快变成了城里人,这是一件小事;但是,如果他们快速改变了这座大城市的气场和视野,那就是一件大事了。”
大唐盛世正是起源于山西。
▲李渊父子及群臣像(山西·晋祠)
公元617年,晋阳城西南的悬瓮山麓,背负悬山,面临汾水的晋祠里,李渊、李世民父子及亲信在晋祠用陈年汾酒,祭祀天地。李世民手把汾酒,口念檄文,为将士们壮行。
翻开《全唐诗》,一股汾酒的清香则穿透时光而来。
由于坐落在长安通往北都太原的路上,杏花村的汾酒得到了许多达官显贵的垂青,从唐初开始,文人墨客们便“闻香而来”络绎不绝,为汾酒留下了不少诗篇。杏花村因此有了“诗酒天下第一村”的美誉。
此时的杏花村,已经开始采用固态拌料、蒸馏取酒,并使用大曲、地缸发酵,制出了最早的蒸馏酒“干酿”。
李白在这里,留下了“醉校郭君碑”的美谈,为研究李渊太原起兵的历史补充了参考史料。而他那首著名的《行路难》,因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之句,也被认定写于山西,其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盆珍羞直万钱”中的清酒,或许,就是汾酒。
紧接着,轮到杜牧上场了。
公元825年,唐敬宗宝历元年。23岁的长安人杜牧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远行,然后,就写下了那首名垂千古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将汾酒的美名又延续了千余年,杏花村的汾酒也因这首诗更加声名远播。
千年时光走过,在“大同世界 清香天下”2019国际清香(成都)论坛上,汾酒、劲牌、衡水老白干、牛栏山、红星等多家大清香品类企业代表齐聚,共同开启清香白酒大发展的新时代。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 王新国
“酒是全世界通用的最好语言,是追求大同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好的介质。”在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看来,酒是人类共同的智慧,是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人们之间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的友谊大使,而中国清香类型白酒与世界主流蒸馏酒的口感如出一辙。
正如古城大同在千年前引领“世界大同”一样,产自山西的汾酒,同样带领着清香型白酒企业与世界的对话。这其中,既有战略、方向、饮用方式的“大同”,也有以其品质、口感优势和积极创新的理念和改革步伐,表现出“大不同”的更高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