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6日| 联系热线:19503500891
首页 > 教育科技 > 正文
潜美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如何落地 
2024-04-15 13:40:59 来源:三晋传媒网

       什么是潜美教育?

  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都有着巨大的潜能。只不过不同的学生是在不同的时间得到唤醒,学校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创设这种情境。教育的作用在于唤醒学生潜意识中对知识和美的追求,学生对知识到兴趣和对美的欣赏及创造,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心去激发、去唤醒、去培养。

       潜美教育之“潜”

  就是发觉潜能、保持潜能、优化潜能,唤醒自觉,拓展思维,培养创造力!就是科学发展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唤醒他们心中的巨人,给天赋插上翅膀。

  一、“潜能和价值”的探讨

  人的潜能和价值是多维度和深层次的。苏联维果茨基区分了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儿童能独立完成智力任务;第二种水平,即发展的潜在能力,称为“最近发展区”,表现为儿童不能独立解决难题,但经过成人帮助和自己努力、模仿能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水平,这又称潜在水平。

  人的潜能与天赋有关,先天占五六分,后天占三四分,潜力可以后天激发,但需要受到强烈的心理冲击,长期的影响可以使人的天赋得到提高。潜能也就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如果将人类的整个意识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话,95%隐藏在冰山底下的意识就是属于潜意识的力量……

  人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拥有的财富和物质,而在于其体魄、头脑、境界和思想等内在核心。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决定了人的内在价值。

  人的尊严与价值、目标感和意义感以及个体创造力与自我实现等都是重要的议题。只有当人们真正认识自我,并充分实现其潜在的能力时,他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美国著名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人是永远不能满足的动物”。他第一个提出著名的人生需求理论。马斯洛的学生根据他的最新研究观点补充了求知、求美、天人合一境界三种需求。自我实现这一高级需求不仅建立在生理、安全、归属、尊重等基本需求满足的基本上,更以“求知”为前提,以“求美”为过程。人出生后的第一个需求是生理需求;第二层次的需求是对安全的需求;第三层次是对友爱和个人归属的需求;第四层次是受尊敬的需求;第五层次是求知的需求;第六层次是求美的需求;第七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潜美教育之“潜”,在于从第五层次着手,深挖、刺激、唤醒、拓展学生的求知、求美、自我实现的需求。

  二、“潜能”在潜美教育中的地位

  潜美教育理念强调,通过潜能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我们反思传统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寻找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突破口,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潜能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发展平台,变封闭的、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开放的、主动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营造宽松、民主、和谐、平等、美好的学习氛围和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幸福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学习潜力(学习潜能)

  根据加得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观点,人类具有语言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七种智力。他认为,通常人们并非一种而是几种智力在相互作用。学习潜力由与学习活动相关的10项基本能力组成。包括:注意力,信息加工能力,工作记忆能力,思维转换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能力,表象能力,空间能力,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中学生学习潜能包含3个维度、10个因素:

  认知能力——感知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信息加工;

  自我效能感——自我预期、学习信念、学习信心;

  自主性觉醒——目标意识、监控调节、评价补救。

  (二)学习潜能与智力的关系

  学习潜能与智力并不完全相同。智力往往是指一个人当前的认知能力,而学习潜能更关注于一个人未来的学习能力。了解这种区别对于教育和职业规划都非常重要。

  (三)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展“潜能”

  在教育教学中,尤其到了高中阶段,教师往往基于自己的学科视角和凭借个人的经验、习惯、常识观察学生学习潜能,作出的常常是一些主观判断,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由此导致学习潜能挖掘的效果有限或发生偏离。

  作为一种潜在的能量,学习潜能需要激活。但是,学习潜能的有效激活有赖于恰当的教育载体、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和教育艺术等各个方面的优化。学习潜能的激活应该是潜美教育迈出的第一步,充分挖掘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潜能是潜美教育的更高追求。

  三、学习潜能的有效激活

  学习潜能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持续学习: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提高学习潜力;提高学习策略:例如,使用更有效的记忆方法和学习技巧;保持好奇心:对新事物持开放态度,不断探索和尝试;实践和应用: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分享和讨论知识,可以增加学习的深度。

  我们总结概括起来,将中学生学习潜能的挖掘分为自我生长、外部刺激和环境催化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自我生长

  自我潜能开发就是自我觉醒,自我认识,自我奋发,自我教育,自定目标,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培训,自我成长,直至成功、成才的过程。就是通过自我唤醒和开发让潜能拥有者得到最全面、最好、最快的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一部分,基于一个学生从小到大性格、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培养,到了高中阶段,已经形成一个半成熟的自我生长状态。

  我们重点要做的工作,就是基于学生的情况,通过外部刺激和环境催化,不断促进学生的自我生长。

  第二部分:外部刺激

  外部刺激是学习潜能挖掘的培养皿,包括教育活动中的课程开发,课程是知识的载体,是实施潜能挖掘的媒介。

  第一方面:潜美教育课程开发

  潜美教育系列课程体系构建:

  在做好“4+x”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结合秀容中学文化特色和发展优势,逐步构建了潜美教育系列课程。潜指教师潜心育人、激发学生潜能;美体现我校大美育观,包含审美、情感美、劳动美、行为美等。通过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想象力教育和创新能力教育,达到以美育人、以美养德、以美铸魂!

  潜美教育系列课程共有四个系列:善学课程、健美课程、明德课程、修身课程,分为三大类型课程: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提升类课程。

  善学课程属于基础类课程,包含语言与文学、数学、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技术等课程。

  健美课程属于拓展类课程包含阳光体育课程、音乐鉴赏课程、美术鉴赏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脱口秀课程、筝筝向上课程、大展宏图课程、舞动人生课程、笛韵悠扬课程、笔墨生花课程、歌韵绕梁课程、青出于篮课程、飞跃巅峰课程、艺术节课程等。

  明德课程包含新生军训课程、军事课程、梦想启航课程、国旗下演讲课程、主题班会课程、安全教育课程、法治教育课程、爱国教育课程、团员主题活动课程等。

  修身课程属于提升类课程包含学习规范课程、生涯规划课程、综合实践类课程、劳动课程、研学课程、策划创意课程、百日誓师课程、毕业典礼暨成人礼课程、阅读课程等。

  通过课程建设,丰富学生潜能激发的介质,创建学生潜能激发的通道。

  第二方面:教师提升自身素质

  在教育领域中,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导者与帮助者。他们担负着培养学生潜能的责任,因此,研究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要激发学生的学潜能,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开阔的知识视野、善于变通的教学技能和自觉的创新精神等职业素质。

  一要了解每位学生独特的潜能。教师首先需要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潜能。通过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兴趣、优势和个性特点,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潜能所在。教师需要通过与学生亲近的交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背后的潜能,并根据他们的兴趣和才能,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二要确立平等的教育观。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和意识并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为,从培养德才兼备的各类各层人才的需要出发,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密切注意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善于发现和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和一技之长并给予平等的实践机会加以培养。

  三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学生潜能的培养离不开内在的动力。教师应该尝试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可以通过提供有趣的学习资源、开展竞赛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的榜样力量也是重要的,他们应该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和实现自身潜能的欲望。

  四要不断完善知识结与反思。除了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之外,应把自己的视野放宽,多懂得一些非本专业的知识,不断用新知识补充自己、完善自己,同时应具备知识转化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还应有意识培养一两项特长,一则提高自身的素养,二则有利于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模仿对象。

  五要拥有娴熟的教学实践技能。研究并掌握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过程中能操作的教学策略与技能,通过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学生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六要具备课题研究能力。要自觉地参与教育科研,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主动地敏锐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和研究问题,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根据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确立研究课题,以课题研究促教学,以课题研究促教改,以课题研究促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探索出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

  七要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授之以渔”就是要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教学生“学会学习”。要让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如问题研究法、探究学习法、讨论辩论法、互教互学法,使他们主动地学、生动活泼地学,由不会到会地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学习风格和节奏,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资源和方式。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使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第三方面:营造民主宽松的潜美课堂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景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活动能力最强。这就是说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有不怕失败和出错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和充分动手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潜能得以被充分激发。

  (一)潜美课堂环境的构建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正常教学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多了解学生情况;跟他们谈心,一起制定学习计划等,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和他们一起探讨教与学的方法。与学生的交流多了,课堂上学生的心理负担、精神压力没有了,课堂气氛自然活跃了。同时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让学生享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藉此让他们产生学好知识的强烈欲望。

  2.建立美好和谐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关系

  老师和学生不是对立的施动者和受动者,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来自于教学双方的美好和谐互动,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表征。任何旨在挖掘学生潜能、拓展学生思维的课堂教学,都应该是老师与学生紧密互动的。在互动中,密切师生的情感,释放师生的智慧,扩张实践的空间,提升实践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此外,生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上,既需要老师的实践指导,更要求学生的合作互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合作中进行思维的碰撞,知识的互补。

  (二)创设有利于潜能激发的课堂情境

  许多知识和规律是人们在实践中提出或总结出来的,相对比较枯燥,作为老师很有必要将它们还原成具体形象的生活情境,把学生带回生活,让他们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发现前人已经发现的问题,或总结出前人已经总结出的规律。对学生来说,这一过程更是一个激发潜能的过程。

  第四方面:重视学习潜能的挖掘:授之以欲

  对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授之以渔”,更要“授之以欲”。

  要通过筑梦、追梦、圆梦、树雄心立大志活动,通过定目标、分任务、搞达标活动,通过比学赶帮超等活动激发潜能;

  要通过激发好奇心、兴趣、爱好、求知欲、求新、求美、求真、求善、求好、求一流、求名、求利、求功的举措让潜能展现;

  要通过唤醒激情、热情、热心、热爱的能量,通过展现活力、朝气、主观能动性的力量让潜能释放;

  要运用表扬、鞭策、欣赏、赞美、激将、刺激、煽情等措施焕发无法估量的潜能出现;

  要利用好由快乐、惬意、满足、娱乐、唯美、乐观、和谐、团结、亢奋、激昂等所产生的正能量让潜能凸显;

  要唤醒和利用好由信念、价值观、理论、自信、正确认知、意念、幻想、灵感等产生的超乎想象的潜能迸发;

  要唤醒和开发好由危机、压力、逼迫、强制、惩戒、批评、谴责、约束、严管、督查等所引发的潜能爆发;

  要做好目标激励、情感激励、奖罚激励、物质激励、考评激励、榜样激励、诱惑激励、训练激励等工作,让潜能充分涌现。

  第五方面:改进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当今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看其是否具有迅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本领和进行创新的能力。

  首先是突破单纯的结果性评价,将学生的发展性、过程性评价纳入教师的考核范围。比如我们为学生建立一生一档过程性档案,从中考成绩一直跟踪到高考毕业。

  其二,基于事实与证据,始终将潜能的发现、激活与挖掘作为课堂观察与课堂评价的核心内容。

  其三,在分层教学的框架下,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变化,严格实行动态流动的分层教学。

  我们要积极探索、改进评价标准。改变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不仅要以掌握知识多少来评价学生,而且特别注意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角度来评价学生。

  第三部分:环境催化

  第一方面:为师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我校每年为师生举办艺术节、运动会、篮球赛、演讲比赛、研究性学习活动、青年教师各科高考试题解题比赛、教师基本功大赛等,给师生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师生在享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激励进步、树立信心。这些创建潜能激发型学校的活动,增强了教师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师生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使师生整体地思考问题,动态地思考问题,本质地思考问题,以变化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人和事物。体现的正是社会发展对师生学习的最新要求,通过激发师生内在的潜能发展,引领师生不断地走向新的起点,迈向新的成功。

  第二方面:文化氛围的浸润

  学习潜能的挖掘,需要营建恰当的教育环境,学校的文化氛围是其中个重要的环节。

  一是,文化氛围的优化。

  首先,确立和践行“以内生的力量求发展”“以潜能的唤醒做教育”两大办学哲学。

  其次,让“发掘潜能”“保持潜能”“优化潜能”深入每位教师的内心,并自觉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

  最后,让每位学生浸染于“各有所长、各美其美”的班级文化和学校氛围之中。

       潜美教育之“美”

  就是通过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想象力教育、创新能力教育,达到以美育人、以美养德、以美铸魂的育人效果。并不是狭义上的艺术教育,而是从学校的视野,把美的规律运用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还应关注到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和人生。

  潜美之美,并不是狭义上的艺术教育,而是从学校的视野,把美的规律运用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还应关注到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和人生。美就是通过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想象力教育、创新能力、潜能教育,达到以美育人、以美养德、以美铸魂的育人效果。

  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美育与人生》一文中提出:

  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源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感情的陶养。这种陶养就在于美育。塑造全面完整的人,也正是美育的宗旨。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

  我们所讲的美育,追求的并不是抽象的美学理论,而是通过美的陶冶来影响人的情感、品格和行为。它涵盖传统美育定义中的美术、音乐、文学、自然、人文等方面,也包括各学段、各学科之美。潜美教育强调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全方位、多层次,有效地实施美育,把美育教育向各科教学渗透和各科教学向审美特质方向转化的教学模式作为重要融合手段,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融合,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感官美、情感美、理性美、品德美、社会美、科学美、健康美等丰富美育资源,分学科推动制定美育教学指引。

  第一部分:思想引领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做好学校美育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美育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方式,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新的征程上,学校美育肩负着新的使命和作为。

  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回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多次对学校美育作出重要指示。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时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提出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等战略目标,要求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美育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具有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价值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实现强国目标的必然要求。根据教育部党组部署,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已列入教育强国规划纲要,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工程。

  四、着力破解当前学校美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020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学校美育做出全面统筹部署。近年来,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对标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学校美育仍然是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亟需对新时代美育价值功能再认识、再深化。教育部在前期已试点开展浸润行动基础上,为巩固深化试点成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美育工作体系,经过深入充分的调研、起草、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明确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

  五、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包括实施美育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行动、艺术实践活动普及行动等,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强化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

  第二部分:美育功能探究

  一、美育能提升审美素养

  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审美素养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美育能帮助个体培养审美情感。例如,通过学习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个体能够体验到不同的艺术创作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使自己在审美活动中更加理性、细腻地感知、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这不仅有助于强化个体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还可以提高个体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其次,美育能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通过美育教育,个体能够了解和理解不同艺术形式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内涵,形成较为全面的审美观念。这种正确的审美观念能够帮助个体辨识和评价艺术作品,从而在多样化的审美体验中培养自己的审美品味和审美习惯。

  二、美育能激发创造力与创新意识

  首先,美育能够激发个体的创造力与创新意识。美育注重培养个体的审美情感,通过观摩、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激发他们对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从而点燃内在的创造潜能。艺术作品中的创新元素和独特视角,常常会启发个体从中获取灵感和创意的火花。通过美育这一环节,个体可以培养出对美的独到见解,进而不断发挥出创造力,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敏捷。

  其次,美育能够让个体从跨学科的角度去思考和创新。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通常涉及到多种艺术形式的学习,比如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这些艺术形式的交叉融合能让个体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个体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整合各种知识与技能,从而形成针对问题的多维度思考和解决能力。

  三、美育能促进社会文化繁荣发展

  美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

  首先,美育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不同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通过美育教育,个体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这不仅有利于文化传承,还能够让个体在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神底蕴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从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其次,通过美育教育,个体还可以接触到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促进文化的多元交流和融合,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只有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变化。

  第三部分:目标和路径

  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要求:深化学校美育内涵,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实现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功能。

  我们根据要求制定了以美浸润学生、以美浸润教师、以美浸润学科、以美浸润课堂、以美浸润学校五个层面的任务,提出阶段性实施目标,推动探索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学校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第四部分:具体措施

  一、以美浸润学生

  学生作为参与者,积极参与到学习内容的掌握和知识迁移创造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和理解美;作为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科知识,获得审美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作为创造者,通过学习成果展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作为合作者,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等等。

  1.以美浸润学生,秀容中学积极打造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全力打造积极、多元、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活力更加彰显,人格更加健全。

  2.构建完善艺术类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推进的潜美教育系列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艺术类课程在学校美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遵循美育特点,突出价值塑造,强化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3.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融合,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丰富美育资源,分学科推动制定美育教学指引。

  4.学校大力推进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打造潜能课堂,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参与度,展现学生自信和风采。

  5.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普及行动,完善面向生生的常态化学校艺术展演机制,让每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和平台。

  秀容中学每学期都会定期组织持续一个月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类艺术展演活动,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各种艺术形式,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这对于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升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6.发挥评价的牵引和导向作用,重在关注学生个体全面成长,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全面考查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一生一档”的建立完善过程中,我们结合新高考综合素质评价要求,积极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功能,注重对学生美育方面的客观、真实、引导性评价。

  二、以美浸润教师

  教师是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关键。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不同学科蕴含的内容之美,提供审美知识和技巧的指导;作为促进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探究、创作,促进学生的审美思考和情感表达;作为示范者,通过自己的示范,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作为评价者,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给予建设性的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美浸润教师,就是要发挥教师职业的美育功能,提升全员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塑造人格魅力,涵养美育情怀。

  首先,美育浸润教师,要使学校和教师更加重视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学校着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力培养一支懂得美育教育方法、富有艺术修养的教师团队,充分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为学校美育注入更多新的活力。

  第三,实施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行动,强化与提升各学科教师的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将美育纳入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培训计划。

  一方面,在潜美课堂的打造中,我们要求教师教学要以跨学科美育教学的形式重构课程内容,引入体现美的生活价值、具有真实性的学习问题和情境,建构有意义的审美生活和学习。

  另一方面,教师跨学科美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成为重点环节。教师队伍需要建立跨学科共同体,实现学科间的互补支持,将信息技术作为跨学科学习开展的重要助力,为教师的美育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全过程的数据记录、可视化的教学管理、精准的教学诊断,并为跨学科共同体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教研环境。

  三、以美浸润学科

  潜美教育坚持美育与全学科融合的理念,即在传统学科教学中融入美育元素,旨在发掘学科存在的审美因素,增强学科融合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通过艺术与人文、科学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新思维。这种融合不仅限于艺术类课程,更扩展到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各个学科领域。下一阶段,教师们逐步打破学科壁垒,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新模式。

  在潜美课堂上,教师们积极探索融合各个学科、不同层面美育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感官美、情感美、理性美、品德美、社会美、科学美,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素养和学业水平,让学生体验成长与收获,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从而达成“潜美课堂”的终极目标“生成之美”,达到全方位立德树人的目的。

  1.感官美在学科教学中的体现

  地理/音乐/体育:地理中地球环境和宇宙现象带来的视觉冲击;音乐中旋律、和声和节奏带来听觉上的享受;体育中身体动作、协调性和竞技技能的掌握,都可以培养学生对美感的共鸣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2.情感美在学科教学中的体现

  语文/历史/英语: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历史事件的研究和英文文学作品听力训练,学生可以在语言的音韵美、形象美和意境美中,品味体验跨年代、跨国界的文化传承的情感美。

  生物/美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美术的色彩、线条和构图都可以体现生命的奥妙和多样性,展现视觉上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美。

  3.理性美在学科教学中的体现

  数学/物理/化学/政治/信息技术:数学中简洁、对称、逻辑性;物理中观察物理现象和理解物理原理;化学中实验操作和化学知识的学习;政治中对社会制度和政治观念的学习;信息技术中实验和技术创新等,都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的严谨理性美。

  4.品德美在学科教学中的体现

  我们从文学诗词歌赋中感受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颂之美、从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中感受高尚人格之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宇宙万物也有“人格”,具有类人的“品德”。从数学、物理等科学学科中,能够感知宇宙博大雄浑之美、感受大自然无私奉献之美,能够体会到“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大德之美。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入品德美的内容,帮助学生从“知”到“信”再到“行”,让学生将美的道德知识向美的道德行为转化。

  5.社会美在学科教学中的体现

  社会美的第一种类型是人的美。在科学、音乐、美术课上,我们欣赏人体自然美和人的内在素质美。人体美是自然的一种作品,四肢五官具有一定的比例,加上适当的身材和美好悦目的色泽,便产生了美。此外,人的内在素质美,如风度气质、言谈、举止、态度等,相较于自然美更加重要,如坚守信仰、大义凛然等精神气节之美。

  6.科学美在学科教学中的体现

  科学美既指科学本身的美,也指科学所揭示的自然之美。它是人类在探索、发现自然规律、创造、发明中所产生的成果。如元素周期律理论所揭示的规律,给人以深邃隽永的美的享受,中医学的阴阳、虚实、寒热、表里等以理论结构的合理匀称、相互联系的丰富多彩等反映了科学之美。

  7.综合实践:美的整合和运用

  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将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和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跨学科的美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美育与全学科融合的新实践,师生双方都能在审美教育中获得成长和愉悦。

  挖掘各学科蕴含的丰富之美。各学科都蕴含着独特的美,是进行美育的有效载体和媒介。

  8.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构建跨学科美育教学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美育教学,强调对学生思维的培养、美感和创造力的培养,实现对学生个性化培养和评价,提升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效果。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凸显信息科技课程的跨学科属性,需要在与学生生活、学习经验相关的数字化场景中,明确学习目标,以问题链的形式组织学习任务,设计与学习任务相关联的表现性学习评价。同时,要依托教师群体形成跨学科思考的教学理念,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跨学科共同体和技术赋能的支持保障体系

  四、以美浸润课堂

  在潜美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秀容中学打造具有学校特色、体现大美育观的潜美课堂,探索以美浸润课堂的教学模式。具体潜美课堂三阶段三环节六要素如下:

  第一阶段:集体备课: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创设情境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任务(问题)情境,设置合理的学习任务、问题清单。

  第二阶段:课堂实施三环节:发现美: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任务(问题)驱动,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观察或教师引导,去寻找生活、知识、文化之中的美。

  欣赏美: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任务设置问题清单等形式,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或教师的专业引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美。

  创造美: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升、迁移、拓展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创造美。

  第三阶段:效果评价及课堂升华:去评价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与学生资助学习能力的评价,渗透大美育、大思政思想,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六要素: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制定,情境创设,任务(问题)驱动,探究问题,问题解决,巩固提升。

  五、以美浸润学校

  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个体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传承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要求:以美育浸润学校,打造昂扬向上、文明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建设时时、处处、人人的美育育人环境。

  对学校来讲,我们紧紧围绕上述目的和任务,制定实施规划、方案,确定工作目标、步骤和措施,落实美育浸润。

  1.秀容中学按要求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传承基地建设探索,制定学校建设标准,争取推出一批典型案例和文化资源。

  2.美育教学课程探索。秀容中学一直重视美育教学改革,开齐开足上好艺术课程。从高一年级开始,在全部学生中开展美育课程,每周二和周四下午,安排三节美育课,共有美术、舞蹈、书法、声乐、乐器、播音、篮球、航空等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每周日下午,三节“阳光体育大课间”;高二开始,重点培养;高三开始,专业集训,对接高考。同时,将艺术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发挥育人价值上,用美育改造并升华艺术教育,从而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实现价值塑造、丰富精神生活、完善人生品格。

  3.目前,秀容中学已经建设成了十多个丰富多样的艺术社团,并且已经成功运行四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完善和打造这批社团,建立本地区重大演出与学校社团的活动交流机制,争取成为学校特色、学校品牌。

  4.我们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平台,特别是楼道、展示屏、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为师生打造校园文化艺术展示空间。

  5.环境创设,文化浸润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说话。如班级公约、励志格言、班徽设计及其创意解读展现热爱祖国、遵规守纪、自律自强的班风,潜移默化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集体观念,助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6.除了校园环境的生态美,学校还从管理制度的人本美、课程建设的艺术美、活动开展的创意美、人际关系的和谐美、学生发展的前景美等方面整体推进校园“美”文化建设。

  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时代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指导思想,也是潜美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

  秀容中学将在潜美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迎来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思维、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一次全过程性的革新,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潜美教育的生根落地之路,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具有时代特点、地域特色的区域品牌学校。

  作者简介:郭俊阔,1982年2月生,中共党员,山西师范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忻州市忻府区秀容中学校长。《潜美教育》创始人;2001年参加工作,2005年起担任校长一职,历任忻府区曹张中学校长、忻府区兰村中学校长,忻府区秀容中学校长,任校长20多年一直从事学校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山西省名校长”、“忻府区名校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带领团队创设“自主教育教学”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实践“精细化”管理理念,探索和践行“潜美教育”理念,同时发表论文《自主教育教学模式探究》、《“抓而不细,等于瞎抓”——精细化管理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研究》、《潜美教育》,《潜美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如何落地之“潜”》《潜美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如何落地之“美”》研究成果应用到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学校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团队多人收到各级各类荣誉表彰,单位被评为“市级先进集体”。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对美的需要,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甚至伟大的自我,潜美教育就是要帮助孩子实现心中自我!

 “教育的作用在于唤醒学生潜意识中对知识和美的追求,学生对知识到兴趣和对美的欣赏及创造,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心去激发、去唤醒、去培养”。
 

责任编辑:任晓妹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