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的一生充满献身精神,他从不以特殊人物自居,时刻告诫自己不搞特殊,并时刻提醒其他人也不搞特殊。
1947年开春,蒋介石悍然向延安大举进攻,毛泽东审时度势,决定撤出延安。当时,毛泽东一再叮咛工作人员要照顾好已经70高龄的徐特立。组织上为徐特立配备了骡子,可他坚持走路,把骡子让给那些有病的同志骑。
那时,行军打仗每到一个宿营地,吃的都是大锅饭。那米很硬,也没有啥好菜。部队考虑到徐特立年纪大,又要长途行军,工作人员便偷偷地用茶缸为他煮点大米饭。徐特立发现后就批评工作人员,他说:“谁叫你们这样搞的?不许搞特殊化。和大家一起吃更香,更有味道……”
就这样,徐特立硬是和同志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从延安一直走到了河北的平山县。有一次,贺龙前来迎接他,看他年龄已大,便安排其住一间屋子,还为他派了一个排的警卫。徐特立知道后,立即对工作人员讲,让他们撤走警卫,他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乡下老人”,不需要这样的排场。
不要排场,不搞特殊,这对徐特立来讲,还有许多这样的故事。红军长征途中,他衣服破了,自己缝补鞋子坏了,也是自己修。他常常忘了自己的年龄,忘了自己的特殊身份。难怪丁玲、周小舟等人在延安时编了顺口溜赞扬他“徐老徐老真正好,马儿不骑牵着走”。原来,在红军长征从江西出发时,组织上给他分配了一匹马,还有一个警卫员。可他却很少骑马,而是将马让给体弱多病的同志。有时看部队辎重太多,运输困难,他也将马让出。看到徐特立在长征途中不搞特殊的一举一动,大家都很感动。
新中国成立以后,干部子弟比延安时期多了,问题也多了,有些青年往往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徐特立告诫他们说:“如果对自己要求不严,很容易造成特权思想。”针对青年中产生的问题,他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不要有特权思想。特权思想是封建社会的,不是什么好东西;第二,不要有优越感。父母对革命有功劳,那是父母的光荣,与自己没有继承的关系;第三,不要脱离群众,对广大人民要有同情心。”
徐特立不图虚名,工作无论多么紧张,任务多么繁重,都是倾心努力。有时出外工作,赶不上吃饭时间。他回来后,厨师想给他烧些热的,他不让,而是用开水泡饭。工作人员看不下去,他便说:“这样吃饭好,既不影响你们,又不耽误我的时间。”这正如一本写徐特立的书中所讲的那样:“他没有半点特殊,和大家同吃、同住、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