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传媒网大同讯:去年以来,大同市进一步提高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实现“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铺就绿色底色。截至去年10月底,大同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73,同比持平;优良天数268天,同比增加12天;优良比例88.2%,同比上升4.0%,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向好。
出重拳、敢亮剑,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向优。大同市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结果严控,落实“治企、减煤、控车、降尘、转型”等重点治污举措,出台《大同市2022年空气质量再提升计划》,对电力、钢铁、水泥等13家重点企业NOx排放量超过300吨的严格落实管控;对68家涉VOCs重点行业落实重点时段内错时生产;完成重点工业企业治理工艺提效升级改造8家,完成活性炭储备和更换企业29家;加强餐饮油烟、道路和建筑施工扬尘管控;强化重点工业企业和燃煤锅炉整治,积极推动工业炉窑深度治理,实施钢铁行业深度治理改造试点,深入排查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
硬举措、铁手腕,断面水体质量显著改善。为推动水质提升,大同市凝心聚力、合力攻坚,全面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落实,科学谋划市西郊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云州区污水处理厂扩容搬迁、天镇县新城污水处理厂建设等一批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加大入河排污口整治,推进实施截污纳管、雨污分流、活水畅流等措施,强化水污染“源头防控”。大同市生态环境局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对重点排污企业、城镇污水处理厂、地表水监测断面实施调查监测和水质预警,及时将超标数据转发相关县区和排水单位实施预警。该局执法人员对排污口、污水处理厂、河流及湿地等关键点位开展突查和夜查,加强涉水重点污染源和监测断面水质巡查监管,不定期使用无人机对市域内的御河、十里河等9条主要河流实施航拍巡查,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全面监控污染源和河流水质,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解决,有力保障了河流水质达标。去年上半年,大同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全省排名第三。
全覆盖、零容忍,土壤污染防治深入开展。土壤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大同市切实从规划布局、用地准入等方面入手,严把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强化土壤污染重点企业监管。目前,大同市已经对2021年度涉及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37个地块全部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对全市29家重金属全口径清单企业完成了排查,《阳高龙泉工业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实施方案》《大同市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实施方案》等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估项目正在推进中。
优服务、助发展,服务事项办理更加便捷。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支持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的系列决策部署,大同市生态环境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了涉及生态环境多项措施,聚焦环境空间、政策服务、审批服务、管理服务4个方面,配套12条环境要素保障措施,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悉,该局对未列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项目豁免环评,对环境影响轻微的项目实施备案。去年上半年500个建设项目中,392个项目是通过网络完成‘不见面、零跑腿’环评手续办理的。(韩云峰)
(责任编辑:薛剑飞)